×
1516-1848-社会主义思想-从乌托邦到科学的飞跃

包邮1516-1848-社会主义思想-从乌托邦到科学的飞跃

1星价 ¥51.9 (4.9折)
2星价¥51.9 定价¥10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32083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624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303208357 ; 978-7-303-20835-7

本书特色

本丛书围绕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为主题,在内容上,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突出道路与抉择过程。本丛书系列*部《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1516—1848)》着重展现“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变动为线索,以生动语言配合名家视角梳理社会主义空想阶段的发展特色;丛书第二部《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1848—1917)》集中展现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开启拓荒之路;第三部《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1917—1991)》以宏观视角配合精妙点评展现社会主义发展由一国到多国的情状与特点;丛书第四部《社会主义革新:从地区到全球(1991—2013)》,以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为根基,展现社会主义发展变化的全新面貌。

内容简介

本丛书围绕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为主题,在内容上,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突出道路与抉择过程。本丛书系列**部《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1516—1848)》着重展现“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变动为线索,以生动语言配合名家视角梳理社会主义空想阶段的发展特色;丛书第二部《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1848—1917)》集中展现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开启拓荒之路;第三部《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1917—1991)》以宏观视角配合精妙点评展现社会主义发展由一国到多国的情状与特点;丛书第四部《社会主义革新:从地区到全球(1991—2013)》,以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为根基,展现社会主义发展变化的全新面貌。

目录

导论 **章 16—17世纪欧洲“刚刚萌生的共产主义思想” **节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第二节 托马斯·闵采尔的“千年天国” 第三节 托马斯·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第四节 约翰·瓦伦丁·安德里亚的“基督城” 第五节 德尼·维拉斯的“塞瓦兰” 第二章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欧洲“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 **节 杰拉德·温斯坦莱的“自由共和国” 第二节 让·梅叶的“教区公社联盟” 第三节 摩莱里的“巴齐里阿达” 第四节 马布利的“完美共和国” 第五节 巴贝夫的“平等共和国” 第三章 19世纪初欧洲“批判的乌托邦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节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第二节 傅立叶的“和谐社会” 第三节 欧文的“新和谐公社” 第四节 大师身后闪烁的流星群 第四章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比较有科学根据的共产主义” **节 布朗基的“共产主义全面协作制度” 第二节 卡贝的“伊加利亚共和国” 第三节 德萨米的“共产主义大家庭” 第四节 魏特林的“民主共产主义家庭联盟” 第五章 19世纪40年代“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发展” **节 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登上欧洲历史舞台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变成科学 第四节 科学社会主义对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继承、批判与超越 第五节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蒲国良,河南柘城县人,1966年生,先后就读于河南大学、山西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会长等,著有《中苏大论战的起源》《美国人民史》等专著、译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编教材、教辅十余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