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1931-1949-东北大学往事

1931-1949-东北大学往事

1星价 ¥28.8 (6.0折)
2星价¥28.8 定价¥4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860164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0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10860164 ; 978-7-5108-6016-4

本书特色

正如陈平原先生所言,“抗日战争中,于颠簸流离中弦歌不辍的,不仅是西南联大,还有很多同样可歌可泣的‘大学故事’”,比如东北大学。 1931年“九一八”的炮声,让东北大学成为近代中国*所流亡大学。从此,东大师生背井离乡,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借住开封,南渡潼川,抗战胜利之后方复员沈阳,至辽沈会战打响之际再迁北平,*后伴随着全国解放而解体。 十八年的流亡路,让东北大学成为近代中国流亡时间*长的大学。

内容简介

东北大学的命运,始终与“不抵抗将军”张学良联系在一起。东北大学因张学良而发展、壮大,也因张学良而流徙、衰败。 东北大学的命运,也始终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东北沦陷、华北危局、西安事变,直到迎接北平解放,都有东大的身影。

目录

引言:这是一部国难史
**章 流离燕市(1931.9—1937.2)
一、炮弹从校园上空飞过
二、国难当头,士报国恩
三、短暂的辉煌
四、离家,流亡到北平
五、北平东北大学
六、留学生束装归国
七、学生军事训练
八、奥运场上的**个中国人
九、张学良旅欧前后
十、宁恩承去职,王卓然主校
十一、站在“一二· 九”运动的*前列
十二、“一二· 一六”大游行
十三、反西迁运动
十四、大逮捕始末
十五、办抗日的大学
十六、“一二· 一二”大示威
十七、同学会与学生会的冲突事件
十八、反“接收”运动
第二章 转徙长安(1936.2—1938.3)
一、西安分校
二、艳晚事件
三、抗日救亡运动
四、西安事变
五、接收与改组
第三章 南渡潼川(1938.4—1946.9)
一、蒋鼎文密劝南迁
二、蜀道难
三、杜甫寄寓处
四、办学经费与衣食住行
五、组织变化与人事更迭
六、名师汇聚,盛极一时
七、“精明人物”臧启芳
八、国史研究部与文科研究所
九、从草堂书院到草堂国专
十、学术刊物与学术团体
十一、疾病与校医
十二、日祸与防空
十三、闲情与雅兴
十四、雨后春笋般的壁报
十五、东北问题研究社
十六、十万青年十万军
十七、学潮催生学生自治会
十八、抗敌国剧社与实验剧团
十九、文协川北分会
二十、学习社与祖国社
二十一、抗战胜利了
第四章 复员沈阳(1946.5—1948.6)
一、三千公里回乡路
二、方永蒸筹办先修班
三、回到母亲的怀抱
四、包围朱家骅
五、从冬令营到集中营
第五章 再迁北平(1948.6—1949.2)
一、铁狮子胡同和光明殿
二、“七五”惨案
三、“七九”大游行
四、时局变化
尾章:1949 年前后
后记
附录:弦歌不辍的流徙史诗 丁乙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在军,生于1972年9月,湖北人,独立学人,自由作者。已出版文史作品《苦难与辉煌: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西迁与东还:抗战时期武汉大学编年史稿》《坚守与薪传: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才情与风范: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续编》《战乱与革命中的东北大学》(台版)《当乐山遇上珞珈山:老武大西迁往事》《发现乐山:被遗忘的抗战文化中心》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