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121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3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520312165 ; 978-7-5203-1216-5

本书特色

  《唯识研究(第5辑)》是论文集,收录了国内唯识研究学者的代表性论文,以下是部分作者简介:1、周贵华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专业方向是印度与东亚佛教哲学。2、程恭让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教授、博导。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多年致力于梵本佛教典籍的研究;3、赖贤宗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台北大学哲学系教授。4、释惠敏日本东京大学院文学博士,法鼓佛教学院校长、台北艺术大学教授,精通梵、巴、藏、日、英等多种语文,并对中观与瑜伽研究,成果卓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论文集,收录了国内唯识研究权威学者的代表性论文,以下是部分作者简介:1、周贵华,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专业方向是印度与东亚佛教哲学。2、程恭让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教授、博导。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多年致力于梵本佛教典籍的研究 3、赖贤宗 : 德国慕尼黑大学 哲学博士,台北大学哲学系教授。4释惠敏:日本东京大学院文学博士,法鼓佛教学院 校长、台北艺术大学 教授 精通梵、巴、藏、日、英等多种语文,并对中观与瑜伽研究,成果卓著 。

目录

唯识学相关研究
试析“寂因作意”于《六门教授习定论》的含义及禅修特色
唯识学对无分微尘的破与无分刹那识的立
试论唯识学中的二种势力变——以《成唯识论》为例
“同时因果”与“异时因果”问题之争——重新衡定唯识学派时间哲学中的疑难
唯识宗回忆理论若干问题探讨

与唯识学相关的早期、部派、中观佛学及量论、因明研究
《杂阿含经》中“意识”与“解脱”的学理探究
《俱舍论》与《成唯识论》之法数分析的比较研究
论《成唯识论》的四缘说——兼与《俱舍论》的略较
从《中观心论·入抉择瑜伽师真实品》考查“空有诤论”的焦点
应成派批判唯识宗阿赖耶识理论的探析释则生
陈那“三分”说成立的论证以及“‘对象底认识’底认识”是“自证(分)”吗?
法上《正理滴论注》第二章“为自推理品”翻译

近现代佛教语境下的唯识学相关研究
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以法舫为例
“社会名想”与吕潋后期的“唯识学”形态
妙境长老的唯识观
唯识学现代推广教学的教案初探——以《唯识三十论颂》与《成唯识论》为例

唯识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
意向构造与意识分别——胡塞尔现象学与瑜伽行派的意向性思想比较研究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