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列家书(八品-九品)

包邮基列家书(八品-九品)

1星价 ¥20.2 (3.4折)
2星价¥20.2 定价¥59.9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35004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889×1194毫米 米1/32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020135004 ; 978-7-02-013500-4

本书特色

当之无愧的“作家当中的作家”

前美国总统奥巴马 无比挚爱的小说

惊人而恢弘的格局 不朽的美国现代经典

爱荷华州基列小镇 三代人的父子情深

壮阔而瑰丽的家族往事 深邃而庄严的美国精神


内容简介

《基列家书》是基列三部曲的*本。整本小说其实是年事已高的牧师约翰•埃姆斯给自己的幼子写的家书,亦是一部浓缩的美国近代史。

在爱荷华州一个叫“基列”的小镇,鳏居多年的牧师埃姆斯在礼拜日的教堂里邂逅了现在的妻子莱拉,并在不可能生育的年纪拥有了一个儿子。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为了向幼子解释他从哪里来,又将生活在怎样的世界,埃姆斯借托这封书信回顾了自己的家族历史:他身为牧师的祖父如何狂热地参与美国南方如火如荼的废奴运动,让家庭陷入分裂和绝望,并与持和平立场的儿子至死无法和解;而埃姆斯自己又如何在漫长的孤独岁月里,调和自身的悲剧和对上帝的信仰的冲突。

《基列家书》是玛丽莲•罗宾逊*负盛名的作品,它用“父与子”的主题诠释了一个属于美国的悲伤的故事,隽永而平实地呈现了存在本身神秘而惊人的力量。

相关资料

宗教如此深刻地与个体的思考和经历缠绕在一起,它和意识本身一样无法穷尽。如果小说的目的是为了灌输教条,那无论它的说教是关于基督教式的,还是安·兰德的世界观,都是很糟糕的。作家们似乎经常假定宗教是一种姿态,用来自欺或者欺人,但这只是偏见。——玛丽莲·罗宾逊 加尔文在什么地方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 员,上帝是观众。这个比喻总是让我感到新鲜贴切。因为它使我们成为自己行为的艺术家。上帝对我们的反应可以看作是从美学角度而不是从平常意义上的道德角度做的评判。我们对自己的角色有多少了解?罗宾逊勇气非凡,能在一个宗教通常具有消极、暴力意味的时代里,如此书写信仰。 ——《纽约时报》

在那个万籁俱寂、月光如水的夜晚,父亲和我离开墓地——我们在那儿找到他老人家——沿着那条路走。父亲说:“你知道,堪萨斯的每一个人都看到了我们看到的东西。”那时候(记住,我十二岁)我以为他的意思是,整个州都见证了我们创造的奇迹,整个州都可以证实父亲站在他父亲坟前祈祷带来的那份特别的福祉,或者在焦干的土地中长眠中的祖父以某种方式表现出他的荣耀。后来我才意识到,父亲的本意是,太阳和月亮结成“联盟”,按部就班地运转,并没有特别垂青于我们两个人。他从来不鼓励你大谈梦幻或者奇迹,除了《圣经》里的故事。

然而我无法告诉你,那天夜里沿着布满车辙的公路走在他身边,穿过那空空荡荡的世界,我心里是怎样的感觉——我在他身上,在我自己身上,在环绕我们的万物身上,感受到一种令人愉快的力量。我很高兴自己那时候对这一切并不真的了解,因为我很少感觉到这样的快乐和自信。就好像在某一场梦里,你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从来不曾体验的放纵的感情,至于那是怎样的感情并不重要,哪怕是歉疚或者忧虑。你从中认识到,你是怎样一个令人惊异的工具——可以这样说——你有怎样的力量去体验你实际上也许永远不需要去做的事情。谁能想到月亮会这样耀眼,辉煌?尽管父亲说出那样一番话,我还是看出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他不得不停下脚步,擦了擦眼睛。

祖父给我讲起过,他有一次看到的异象a。那时候他还住在缅因州,不到十六岁,因为帮他父亲拔了一天树桩,累得要命,躺在炉火旁边进入梦乡。突然他觉得有人拍他的肩膀,抬起头,看见上帝向他伸出一双胳膊,胳膊上戴着锁链。祖父说:“铁锁链一直陷到骨头,周围都红肿、溃烂。”他把这景象作为悲惨的事实讲给我听,用那只独眼看着我,往昔的忧伤重又浮现,闪烁着六翼天使才会有的目光。他说于是他明白了,必须到堪萨斯州去为废奴运动做些有用的工作。“有用”是老年人对自己的希望;活得没有目标,是他们担心的事情。我非常看重这种观点。我对父亲说起祖父描述的幻象,他只是点了点头,说:“这是那个时代造成的。”他自己从来不曾宣称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似乎想让我确信,用不着担心上帝会带着他的痛苦出现在我面前。这种担保让我感到安慰。这是一件值得思索的不同寻常的事情。 在我看来,祖父饱经沧桑、历尽磨难。事实也的确如此。他宛如一个被雷电不停轰击的人,衣服总是土灰色,头发从来都乱作一团,不是真正睡觉的时候,独眼闪烁着凄惨和惊讶的光。他是我知道的不悠闲的人——除了他的几位朋友。他们都可以盘腿坐着直到垂暮之年,他们都心甘情愿地这样做,仿佛对家具什物怀恨在心。他们个个骨瘦如柴,就像不情愿地待在某个隐退之地的希伯来预言家,或者仍然等待对天使做出裁决的早的牧师。有一个老人,他的那只曾经为许多人祝福、洗礼的手上有一道烫伤的疤痕。因为他曾经紧紧抓住一位年轻的游击队员的 枪筒。“我琢磨,那个孩子不想朝我开枪,”他经常这样说,“他乳臭未干,本来应该和妈妈一起待在家里。于是我说:‘把枪给我。’他真的把枪给了我,脸上还挂着一丝微笑。我不能把枪扔在地上——我心里想,倘若那样会给人留下笑柄——也没法把枪递到另外一只手里,因为那条胳膊受了伤,用吊带固定在胸前。只好抓着那支枪一走了之。”

作者简介

玛丽莲.罗宾逊(1943—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生于爱达荷州,多年来一直在爱荷华大学教授写作,被公认为“作家中的作家”。1980年出版小说处女作《管家》,获得美国笔会/海明威奖,并获得1982年普利策小说奖提名。《管家》出版后的20余年里,她没有再涉足小说创作,而将注意力投向环保和美国当代思想领域的纷争。小说《基列家书》(2004)获2005年普利策小说奖,这也是奥巴马*爱的小说之一。《基列家书》的续篇《家园》(2008)获得2009年度橘子奖,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莱拉》(2014)可以被视为基列三部曲的结局,获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并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长名单。

此外,罗宾逊一直关注美国社会思想、实证主义和新教传统的关系,著有多部散文集《祖国 :英国、福利社会和核污染》(1989)、《亚当之死:当代思想随笔》(1998)、《思维的缺失:消除自我之现代神话的本性》(2010)、《论事物的给定性》(2015) 。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为她颁发国家人文奖章。

基列三部曲是罗宾逊*负盛名、技巧几近完美的作品,优雅而深邃地勾勒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也可以被视为美国国家和文化的一种自我疗愈过程,它用那些强有力的灵魂,呈现出美国失落已久的道德谱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