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传播学总论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781004720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91
- 出版时间:2005-01-01
- 条形码:9787810047203 ; 978-7-81004-720-3
内容简介
片断:
**章传播学论
传播学起源于本世纪一二十年代,形成一个学科是在四五十
年代。从此以后,传播学在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地位日益提高,同
时其在实践领域的影响也在扩大。
**节传播学的兴起
我们将本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视为传播学的诞生期。但
是人类社会对信息传播的关注和重视却古已有之,这些关注有的
演化成对信息传播活动的研究。
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传播学是传播研究进入到成熟阶段,能够利用自己的学术范
畴、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科学研究的结果。我们考
察传播学产生之前的传播研究活动将对我们认识传播学的起源和
发展及其学术传统将大有裨益。
我们知道,人类的传播活动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人类社
会便是建立在人们利用符号进行互动的基础上的。自从人类的传
播活动建立以来,对传播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便没有停止。
*早的传播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和我国的春秋战国时
期,在各种古代文献中,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我
国的《论语》等,都有相当多的对传播现象的研究和探索,其中
不乏精辞的论断。
从那时开始,许多学者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涉足过传播现象,
如哲学家卢梭、孟德斯鸠等人。我国学者也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
出许多有关传播活动的认识。
虽然早期的传播研究提出了不少值得后人珍视的观点,但是
它们都不可能实现从传播研究向传播学的转化。这种转化实际上
是一种飞跃,即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学术范畴的完整性、研究方
法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系统性的形成与确立。
真正认识到传播活动的本质,利用自己学科的范畴研究传播
活动,从而认识传播规律,进而产生传播学,是在本世纪初。那
时人类的认识能力、研究能力在学科爆炸的背景下大大提高;另
外,人类的传播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影响日益扩大,形成了独
立的传播行业,而且日益壮大。
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如前所述,传播研究起源于本世纪一二十年代,形成一门学
科是在四五十年代。传播学的形成是有基本前提条件的,它*初
在美国出现也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前言
前言
即将跨入21世纪的今天,信息的流动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
视。这不仅仅是因为有关信息和传播的理论日见繁多,表现在
“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化工业社会”、“文化批判”等
各种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出现和壮大,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宏
观上,现实社会及经济形态中信息资源的地位越来越高,信息流
动带来的价值和效益越来越大;微观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信
息及各种信息传播媒介不仅不可或缺,而且极其重要。在各种信
息传播形态中,可以说,大众传播的作用*大,因而*引人关注。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理论环境中,我们研究传播学或许也可
以做出某些调整和努力。一方面,原原本本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经
典方法和成果,建立与国际传播学学术社区对话的“共同经验范
围”;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立足基础,调整研究方法和研究
对象,深化我们的传播学研究,提升我们传播学研究的水平。
我们似乎可以从更广、更远的范围来认识我们的传播学研究。
我们面临的是经济社会的信息化和全球化,同时,我们的基础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理念、机制以及由此而来的一系列变革
为我们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而难得的素材。我们还可以从更
具体、更微观的层面来审视我们的传播学研究。我们看到的是多
样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看到的是从多层面和多角度对研究
对象的关照,看到的是研究结果带动的认识与实践的变动。目睹
到的学术状况可以使我们有所收益。我们可以加强经验量化描述、
价值论层面的研究,也需要关注质化批判、本体论层面的研究。
正是在这种学术意识的支配下,作者努力尝试对传播学进行
总体把握。这次努力是在作者近十年传播学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的。1988年下半年,作者开始备课讲授传播学。那时,资料
较少、视野有限不说,单是传播及传播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认知
度之低就足以令初涉传播学领域的人茫然。90年代的今天,传播
的作用增大了,传播学的影响也随之扩大了。
本书力图对传播活动,特别是大众传播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的
研究。共分十一章,**章论述传播学自身的产生与发展;第二
章至第五章研究传播、传播材料(信息、符号)、传播类型和传播
过程;第六章至第十章研究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即传播者、传
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效果;第十一章论述传播实践与传播
学研究的关系,并且对五种具体的传播实践(广播电视传播、广
告媒介传播战略、整合营销传播、西方宣传以及跨文化卫星电视
传播)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传播学理论之于传播实践的价值
和意义。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许多同志和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
我院的领导和同事,正是在他们的催促和支持下,才得以成书。由
于写作时间较短,加上本人学术浅陋,书中不足之处,乃至浅薄、
错误之处定有不少,在此,敬请批评指正。
1997年4月8日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传播学论
**节传播学的兴起
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传播学的发展
一、国外传播学的发展
二、我国传播学的发展
第三节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对传播学及其研究对象已有的认识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二、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层次性
三、传播学研究方法体系
第五节传播学的奠基人及创立者
一、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
二、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
三、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费尔德
四、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五、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
第二章传播论
**节传播
一、传播的含义
二、传播的类型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演进
一、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
二、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第三章传播材料论
**节信息
一、信息及其实质
二、信息的特征与功能
三、信息的分类
四、社会信息化
第二节符号
一、符号的界定及性质
二、符号类型
三、符号系统与传播
四、讯息
第四章传播类型论
**节人的内向传播
一、内向传播
二、内向传播的形式
三、内向传播的核心一自我管理
第二节人际传播
一、符号互动与人际传播
二、人际传播的基础——自我表露
三、人际传播的动机
第三节组织传播
一、组织传播
二、组织传播的形式、方向及功能
三、管理行为与组织传播
第四节大众传播
一、大众传播的界定及特征
二、大众传播的功能
第五章传播过程论
**节传播过程
一、传播过程及其特征
二、传播模式
第二节线性传播过程
一、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二、线性传播过程模式的缺陷
第三节控制论传播过程
一、控制论观关照下的传播过程
二、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第四节、系统传播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宏观系统认知
二、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三、大众传播系统过程
第六章传播者论
**节传播者的制度环境
一、社会制度决定传播制度
二、传播制度对社会制度的能动作用
第二节传播者与把关
一、把关人与把关
二、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第七章传播内容论
**节传播内容及其形态
一、传播内容
二、传播内容的形态
第二节传播内容的生产与流动
第三节传播内容分析
一、传播内容分析的过程及方法
二、传播内容分析的作用
第八章传播媒介论
**节传播媒介
一、传播媒介
二、认识传播媒介的意义及原则
三、媒介分析
第二节传播媒介的本体特征
一、传播媒介的本体特征
二、传播途径的比较与选择
第三节媒介价值与媒介文化
一、媒介价值
二、媒介文化
第九章受众论
**节受众
一、受众的界定与类型
二、受众的特征
第二节受众主体
一、受众行为的动机与目的
二、传受关系
三、受众与信息的关系
四、受众权利
第三节受众价值
一、国内外对受众价值的认识
二、受众价值的开发
第十章传播效果论
**节传播效果的认识历程
一、传播效果的早期认识
二、传播效果的现当代认识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未来走向
第二节传播效果的普遍取向
一、传播效果的内涵与层面
二、传播效果的普遍取向
第十一章传播实践论
**节传播学研究与传播实践的互动
一、传播实践的跟进对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冲击
二、传播学研究面对传播业冲击的相对被动
第二节传播实践研究
一、广播电视传播研究
二、广告媒介传播战略研究
三、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四、西方宣传研究
五、跨文化传播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胡正荣,31岁,副教授,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系副主任、新闻学与传
播学研究所副所长。1986年
毕业于率京广播学院新闻系,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
生。曾两度在德国学习、访
问。主要研究领域为广播电
视媒介、大众传播学等。已发
表论文、出版著作近百万字。
主要有《新闻理论教程》、《实
用广告策略》、《卫星直播对
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国家
“八·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项目,主要研究人员)等。国
家“九·五”哲学社会科学规
划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广播电视(含有线台)
管理研究”的课题负责人。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性心理学
¥24.3¥5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文言浅说
¥9.8¥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