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抗战时期昆明文化空间与文学表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203127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3
- 出版时间:2017-10-01
- 条形码:9787520312738 ; 978-7-5203-1273-8
本书特色
书稿聚焦抗战时期的昆明,跳出以往类似研究中将昆明仅仅视为西南联大“背景”的研究模式,扩大研究视野,勾勒由外来者、本地人、昆明城及三者之间“关系”所共同构建的独特文化空间,以此空间在战争期间所经历的现代转型为线索,关注其中由文学表达所传递的文人心态与文化氛围,并力图以此空间为一鲜活个例,不仅丰富我们对于抗战文学乃至现代文学的认知视野,同时也能以此反思中国文学乃至文化走向“现代”的复杂历程。全书共分四章,主要以时间为顺序,勾勒抗战前后昆明文化空间的演变并探索凝聚其中的文化心态。
内容简介
书稿聚焦抗战时期的昆明,跳出以往类似研究中将昆明仅仅视为西南联大“背景”的研究模式,扩大研究视野,勾勒由外来者、本地人、昆明城及三者之间“关系”所共同构建的独特文化空间,以此空间在战争期间所经历的现代转型为线索,关注其中由文学表达所传递的文人心态与文化氛围,并力图以此空间为一鲜活个例,不仅丰富我们对于抗战文学乃至现代文学的认知视野,同时也能以此反思中国文学乃至文化走向“现代”的复杂历程。全书共分四章,主要以时间为顺序,勾勒抗战前后昆明文化空间的演变并探索凝聚其中的文化心态。
目录
作者简介
王佳,女,汉族,云南昆明人,200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1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先后在《新文学史料》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写作“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思潮(一八九七-一九四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二十世纪中国长篇小说经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等。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