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分
冷战的静谧边界
本书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受冷战影响所产生的种种文化景观,借助对档案资料的爬梳和对各类文化遗存的精微解读,打开了边界和冷战研究的全新视角。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741801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4页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547418017 ; 978-7-5474-1801-7
本书特色
铁幕并非真的存在——至少并非如通常想象的那般。它并非一条明确、完整的分界线,将冷战的欧洲一分为二。它是由一系列独特的景观构成的,这些景观是在数十年(即便没有数百年)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势力的影响下形成的。本书着眼于捷克斯洛伐克和西德之间的森林,试图纠正对这种标志性划分的误解。
借助对档案资料的爬梳和对各类文化遗存(被破坏的圣像、旅行者的摄影作品,以及诗歌和游记)的精微解读,这本书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打开了边界和冷战研究的全新视角。
内容简介
尤利娅·科姆斯卡带领读者去往波西米亚森林的西缘,这是欧洲*古老的分界线之一,20世纪50年代,民众开始在这里构建所谓的祈祷墙。祈祷墙是一系列新建的、目的明确的朝圣地点、瞭望塔和纪念碑,将长久以来即属于德国的森林和边界置于20世纪*旷日持久的冲突之中。科姆斯卡说明了民众是如何通过祈祷墙投身于新的政治和宗教版图的构建之中,并有所成就的。在这一过程中,她将西德静谧的森林边缘与铁幕沿线弥漫的悲剧氛围联系在了一起。
目录
天然的冷战竞技场
铁幕及其长历史
突破“精神壁垒”
边界
森林
森林游吟诗人
章节概述
关于地名的注释
**章 条件:冷战的废墟
揭示疮疤
战后和冷战
中欧的镀金时代化为尘土
乡间的瓦砾
代废墟说话
照片指向性的欠缺
结语:图像的背叛
第二章 基石:圣像破坏运动和祈祷墙的建立
边缘成为中心
“奇迹之年”的精神武器
铁幕沿线的奇迹:来自东方的圣像
“被驱逐的”圣母
“残破的”基督
边境地区的基督教思潮
镜头下受虐的躯体
结语:民间壁垒
第三章 基础建设:民间边境旅行和游记
使“边境”和“土地”重归一体
阿达尔贝特·施蒂弗特效应
冷战边境报道的开端
作为目的地的铁幕
南方支点:德赖塞瑟尔的传说
北方支点:欧洲的中心蒂伦
旅行者书写边境意识
结语:集团心理的失败
第四章 功能:祈祷墙的视觉乡愁
超越“凝视”:乡愁的双重焦点
必不可少的乡愁
新的旅行摄影习惯
乡愁的视觉根源
乡愁建起瞭望塔
穿过铁幕
无尽的乡愁
结语:渴望的窗口
尾声 悲惨的画面
戏剧化
前线的传播者
致谢
作者简介
尤利娅·科姆斯卡(Yuliya Komska) 达特茅斯学院的德国研究助理教授。
-
毛泽东选集(普及本)(全四册)
¥59.1¥81.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5.4¥28.0 -
走向海洋(八品)
¥16.1¥59.8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63.4¥97.5 -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11.7¥18.0 -
为什么是中国(九品)
¥40.0¥58.0 -
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
¥37.7¥59.8 -
(平装)二战战史
¥12.2¥45.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3.0¥35.0 -
共产党宣言
¥18.2¥19.8 -
共产国际与广州国民政府关系史
¥16.8¥56.0 -
走向海洋
¥16.1¥59.8 -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48.3¥68.0 -
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
¥10.8¥30.0 -
中国政治二千年
¥15.0¥20.0 -
秘密访问-中美关系破冰亲历
¥7.0¥28.0 -
孙子兵法
¥11.5¥36.0 -
浴血荣光
¥23.0¥45.0 -
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九品)
¥9.8¥39.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0.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