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性研究(第3卷)

- ISBN:97875116350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46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511635044 ; 978-7-5116-3504-4
本书特色
本书以转基因重大专项研发的新基因新性状转基因棉花材料为研究对象,集9家单位多年的研究成果编撰而成。系统研究了转基因抗旱棉花、转基因抗病棉花、转基因高产棉花和转基因优质棉花的目标性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基因漂移、生存竞争能力等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研究了转基因棉花及蛋白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评价技术,新型杀虫蛋白的评价技术;组建了转基因抗旱棉花、转基因抗病棉花、转基因高产棉花和转基因优质棉花的环境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为我国转基因棉花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本书可供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安全管理、环境安全和转基因成分检测等相关领域的管理和科研人员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以转基因重大专项研发的新基因新性状转基因棉花材料为研究对象,集9家单位多年的研究成果编撰而成。系统研究了转基因抗旱棉花、转基因抗病棉花、转基因高产棉花和转基因优质棉花的目标性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基因漂移、生存竞争能力等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研究了转基因棉花及蛋白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评价技术,新型杀虫蛋白的评价技术;组建了转基因抗旱棉花、转基因抗病棉花、转基因高产棉花和转基因优质棉花的环境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为我国转基因棉花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本书可供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安全管理、环境安全和转基因成分检测等相关领域的管理和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章叠加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评价程序和方法()
**节概述()
第二节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潜在风险()
一、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特性()
二、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的风险()
第三节世界各国对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现状()
一、美国/加拿大模式()
二、澳大利亚/新西兰模式()
三、日本/韩国模式()
四、欧盟模式()
五、印度/俄罗斯模式()
第四节我国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
一、我国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研发现状()
二、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策略()
第二章转CBF1基因抗旱棉花()
**节田间抗旱性评价()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室内抗旱性评价()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三节对棉田节肢动物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四节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转双价基因抗病棉花()
**节对病原菌的抗性及农艺性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二节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三节对长江流域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四节在长江流域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五节在黄河流域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六节在黄河流域栽培地的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转RRM2基因高产棉花()
**节在黄河流域的农艺性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结论()
第二节在西北内陆的农艺性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结论()
第三节黄河流域棉田节肢动物群落()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四节西北内陆棉田节肢动物群落()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五节长江流域棉田节肢动物群落()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六节对土壤动物蚯蚓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试验结果()
第七节对土壤结构与酶活性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分析()
三、讨论()
第八节在黄河流域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九节在长江流域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第十节在西北内陆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转ACO2基因优质棉花()
**节在长江流域的农艺性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二节在黄河流域的农艺性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黄河流域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与结论()
第四节长江流域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第五节土壤微生物群落()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六节在长江流域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与讨论()
第七节在长江流域的栽培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转基因抗草铵膦棉花()
**节对草铵膦的耐受性()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第二节对靶标害虫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第三节喷施草铵膦对花粉可育性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四节喷施草铵膦对农艺性状及抗虫性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五节抗虫稳定性及非靶标昆虫种群数量()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节转基因棉花粉对龟纹瓢虫、意大利蜜蜂和家蚕的影响()
作者简介
张帅,男,博士,研究员。200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从事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评价、昆虫分子生物学及化学生态研究,研究方向为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研发、棉蚜与寄生蜂互作、棉花害虫与棉花互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3项、国家标准制修订2项,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制定国家标准2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项。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其中SCI收录34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主编著作2部,参编3部。
-
流行草花图鉴
¥4.8¥13.0 -
常见树木图鉴
¥16.3¥48.0 -
马蹄实用栽培和加工技术
¥14.4¥32.8 -
花史左编
¥22.8¥68.0 -
齐民要术之语言特色研究
¥11.4¥26.0 -
中国古代农业
¥10.3¥25.0 -
禽病鉴别诊断与防治-(第2版 )
¥4.8¥11.0 -
南方菜园月月农事巧安排
¥3.9¥10.0 -
玉米生产技术大全(第二版)
¥49.8¥80.0 -
中国粮食经济史(国家出版基金)
¥42.2¥75.0 -
农业推广
¥41.1¥68.0 -
药食同源中药材实用栽培技术
¥31.8¥54.0 -
现代糯高粱绿色生产技术
¥34.6¥60.0 -
土壤农化分析 第三版
¥37.3¥55.0 -
城眼观乡:农业中国的农村怎样成了国家问题(1908—1937)
¥64.4¥88.0 -
高粱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32.5¥45.0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17.6¥45.0 -
大豆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22.0¥35.0 -
玉米绿色生产技术
¥22.0¥35.0 -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
¥44.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