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诗意地栖居-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研究

诗意地栖居-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研究

1星价 ¥35.9 (6.3折)
2星价¥35.9 定价¥57.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935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010193540 ; 978-7-01-019354-0

本书特色

曹曦颖著的《诗意地栖居--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研究》以生态批评理论为基础,以评论界公认的、哈代作品中*具重大意义的七部“性格与环境”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小说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进行了剖析,对哈代小说生态意识的形成根源、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探究。该研究系统、深入,论述颇有新意、富有见地,不失为哈代小说研究的又一力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英国跨世纪的著名小说家、诗人,其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工业革命空前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思潮观念此起彼伏的维多利亚时代。作为一位长期隅居英国南部多赛特郡的敏感作家,作为“田野与晨曦的忠实儿子”,哈代对新旧两种生活方式与观念的冲突有着不同寻常的体验,对自然的魅力与价值有着深刻而敏锐的感悟,因此他在自己的小说创作、尤其是“性格与环境”小说的创作中运用细腻的文笔对这些体验和感悟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刻画。《诗意地栖居: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研究》以评论界所公认的哈代作品中具代表性和重大意义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哈代在这些作品中所阐释的自然价值,讨论了其作品中所揭示的生态困境与根源,梳理了其作品中所表达的回归自然、诗意地栖居的生态理想,揭示了其生态意识的本质内蕴与动态转变,进而思考其生态意识的形成根源及其艺术表现形式。

目录

绪论
**节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生态批评的缘起与主要思想
一、生态批评的缘起
二、生态批评的主要思想
第三节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与生态批评的关系

**章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自然价值
**节 自然的工具性价值
第二节 自然的内在价值
第三节 自然的生态系统价值

第二章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生态困境及其根源
**节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生态困境
一、威塞克斯地区自然生态的破坏
二、传统社会生态系统的紊乱
三、现代人精神生态的失衡
第二节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生态困境的根源
一、社会体制的弊病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

第三章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生态理想
**节 回归自然
第二节 融人自然

第四章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生态意识的内蕴与动态转变
**节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生态意识的内蕴
第二节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生态意识的动态转变

第五章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生态意识的形成原因
**节 上博克汉普屯与哈代的“地缘感”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的现实生态困境
第三节 达尔文进化理论等学说的多重影响

第六章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生态意识的再现艺术
**节 传统民谣的借鉴与生态文学的悲剧之维
第二节 自然人、文明人与生态难民的形象塑造
第三节 视觉与听觉的融会贯通
第四节 自然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合理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诗意地栖居: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研究》:  哈代作品中的自然也有着消遣价值。这种消遣价值一方面有助于人的身心愉悦,一方面也使得人对自然的客观特征变得异常敏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他笔下的不少人物常常喜欢到户外生活,喜欢在户外享用自然的消遣价值,因为在那里他们找到了“某种在室内找不着的更伟大的东西”,某种“在城区公园的棒球场上丢失的东西”①。在《绿荫下》中,与芳茜·黛发生争执而感到极其愤怒的狄克跑到了灌木丛中采摘坚果,逐渐恢复了平静和愉悦(115-116)。而《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在知道芳丽和孩子的死讯时,痛苦得发狂,她在树林里徘徊了近两个小时,心情才变得轻快起来,心中才重又燃烧起青春和希望的火焰(370-371)。在《还乡》中,从高处俯视荒原景致的克林禁不住地感到一阵野性的满足(159),他的母亲在仰望东方淡雅的天空之后,也“感到眼睛非常轻松,柔软的百里香给她的头部也带来非常舒适的体验”(259)。《林地居民》中四处飘扬的苹果香味不仅使格雷丝的心灵“从悲哀中舒展开来”,也使得她因为回到朴素的自然怀抱而感到“阵阵狂喜”(274)。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被德伯欺辱回到马勒村的苔丝“在天黑以后所做的惟一活动就是跑到树林里面去”,因为只有那样她才觉得不孤独,只有那样她才觉得自己获得了心灵的绝对自由(125)。总之,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人类无论是在观赏野生生物与自然景观,还是在置身户外自然之时,常常都可以获得一种惬意、休闲、具有创造性的愉悦。这种愉悦是他们在城市或室内时无从感受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奇妙而伟大,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自然消遣价值的一种体现。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自然还具有历史价值。“在自然的历史舞台上,人类只是一个短暂的现象”,“任何一种文明都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人类*重要的历史博物馆,自然保存着人类“在过去岁月尘埃中所留下的几乎全部历史遗迹”。虽然这些遗迹可能并没有什么时代价值,但是这些可触知的遗迹却可以帮助人类了解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帮助人类真正理解历史的“不朽、悠久、延绵与归宿的真义”。因此哈代笔下的自然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价值①。在《绿荫下》中,杰弗里·黛的储藏室中挂满的成簇的晒干了的苦薄荷、薄荷、鼠尾草、洋葱等向人们无声地述说着杰弗里·黛的身份和发生在这里的故事(121)。《远离尘嚣》中韦特伯里农场的大谷仓则有着久远的历史,“站在这座(外墙)有些剥蚀的建筑物前面”,人们常常会对这个建筑构思中所蕴含的永恒性产生“一种几乎是感激而的确是骄傲的感情”(171)。在《还乡》中,那片没被耕耘惊动过的顽冥土地虽然“对于庄稼人来说很贫瘠,却正是历史学家的富矿,因为没有人照看,也就没有人毁迹”(13),而《林地居民》中麦尔布礼的住宅则是小辛托克一处没有留下标记的古物,这处古物向人们生动地传递了这样一条信息:小辛托克曾经比现在繁荣得多,比现在为人们看重得多;而现在的小辛托克虽然尚未古老到可以成为神圣古迹的程度,但是比起中古时代的纪念物,则更容易“唤起人们的怀古幽思”(27)。在《德伯家的苔丝》中,那根耸立在十字架旁边孤零零、静悄悄的石头柱子向人们讲述着曾经出现过的神圣奇迹,或者发生过的杀人凶案,“或者两样事都出过”。  ……

作者简介

  曹曦颖,女,1975年9月生,四川仁寿人,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3项、省哲社规划项目3项、其他项目10余项,独立完成并在《中国高等教育》《社会科学研究》《当代文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期刊13篇、核心期刊18篇,其他专著1部。教学、科研成果曾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十四、十五届四川省教育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