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955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50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010195506 ; 978-7-01-019550-6

本书特色

  《和合生生论》面临世界迈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人机互创的大智慧时代,人类共同面对空前的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的五大冲突,而带来自然生态、社会人文、伦理道德、精神信仰、价值观念五大危机。在此五大冲突和危机的境遇下,人类向何处去?人类的命运如何?人类何以生存?需要作出回应。

内容简介

本书是张立文先生《和合学概论》、《和合哲学论》等一系列“和合”思想成果的延伸,它从历史与逻辑、中西与古今的冲突融合而和合的视域出发,密切联系历史与当代现实,全面系统、钩深致远地阐述了和合生生的含义、性质和特色,具有创新性、深刻性、现实性、思辨性。靠前章,生命。紧扣《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的宗旨,讲述了中华民族对待生命的态度和智慧,阐发了它对当代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命运观、人生观的意义。第二章,生性。人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环境、观念的变化而变化。中华民族自古有许多道德箴言通过现代性的转换可以提升现代人的道德境界。第三章,生知。中华民族是爱智慧的民族,知识在“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中,生生不断,日新、日日新。第四章,生死。尽管儒释道各家对生死都有不同的观点,但它们和而不同,在互补融合中见出中华民族的生死智慧。第五章,生态。重点阐释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天地本吾一体等观念,认为其给生态文明提供了基本理论支撑。第六章,生活。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探讨,本书把很终落脚点安放在“生活”上,以期能为现代人提供一种形上与形下、肉体与精神圆融无碍的生活模式。

目录

自序
○诉说
0.1 天下一家
0.2 宇宙主义
0.3 王道世界
0.4 太极阴阳
0.5 霸道主义
0.6 全球战略
0.7 寻回话语
0.8 落叶归根
0.9 修炼内功
0.10 道德意蕴
0.11 仁为公心
0.12 正义明道
0.13 致知诚意
0.14 天道地道
0.15 廉洁谨慎
0.16 羞耻自尊
0.17 和合天下

一 生命
1.1 生的闪光
1.2 人文语境
1.3 生生家园
1.4 生之可贵
1.5 生命圣火
1.6 回归生活
1.7 孔颜之乐
1.8 孔贡之福
1.9 生活方式
1.10 存在形式
1.11 生命哲学
1.12 天命民命
1.13 安身立命
1.14 资始资终
1.15 和合命运
1.16 死生有命
1.17 运气运会
1.18 幸运之果
1.19 抓住机遇
1.20 运命花朵
1.21 命运之家
1.22 制天命而用
1.23 道法自然
1.24 天志非命
1.25 天人感应
1.26 理气禀受
1.27 命运遭遇
1.28 必然偶遇
1.29 命运之神
1.30 祭问自己
1.31 命运界说
1.32 生命旅程

二 生性
2.1 化生万物
2.2 天命之性
2.3 生性品性
2.4 物各有性
2.5 心性门槛
2.6 无情有性
2.7 人性物性
2.8 天性本相
2.9 性各其性
2.10 兽性膨胀
2.11 人物契约
2.12 原形原性
2.13 阴阳融突
2.14 人性向善
2.15 化性起伪
2.16 性分为三
2.17 性善恶混
2.18 中人上下
2.19 佛性清净
2.20 性善情恶
2.21 天命气质
2.22 阳明四句教
2.23 人之为人
2.24 四端之心
2.25 毒噬人性
2.26 欲利之心
2.27 净洁的心
2.28 人心向背
2.29 发扬五常
2.30 智慧之鼎
2.31 诚实守信
2.32 五和化解
2.33 三界唯心
2.34 性摄心情
2.35 人情温暖
2.36 情的价值
2.37 性体情用
2.38 大本达道
2.39 尊严生活
……
三 生知
四 生死
五 生态
六 生活
附录:生生感言
一 人生思语
二 仁者爱人
三 文化生命
四 以古鉴今
五 智慧之光
六 形上之思
七 梦想之华
八 和合之美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和合生生论》:  1.6回归生活  鱼儿依水而生,草儿离土而亡,生命有待生活的资源而生存。孟子说:人民没有水火等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就不能生活下去。黄昏叩人家的门来求水火的人,是为救人的生命,没有不给予的。圣人管治天下,使粮食如同水火那样多,人民哪有不互相仁爱的呢?①古以水火多,今以水火少;今是人多,古是人少。有限的水火已不堪人多的消费,水缺,火也缺。水火资源的消费却不顾水火痛缺的呼喊,到了“亢龙有悔”,只有靠“人是会自我创造的和合存在”了,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和而生。  回到生活,关注生活,享受生活。然生活是坎坷残酷的,是反复无常的,是荆棘载途的。萧望之为皇帝师傅八年,遭人诬陷,被逼迫自杀。“于是望之仰天叹日:‘吾尝备位将相,年六十矣,老人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②害人者知道萧望之素来高节,不堪屈辱,必然自杀。生活惨苦,生命难存。在屈辱面前求生活,毋宁保持高节情操而自杀。  生活导致贪欲,生活导致腐败。梁朝临川靖惠王萧宏,纵恣不悛,穷奢极欲,府第华丽,拟比帝宫,珍膳盈溢,食之不尽,恣意聚敛,库室百间,充满金银珠宝。“宏性爱钱,百万一聚,黄膀标之,千万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余间。帝与佗卿屈指计见钱三亿余万,余屋貯布绢丝绵漆蜜纡蜡朱沙黄屑杂货,但见满库,不知多少。帝始知非仗,大悦,谓日:‘阿六,汝生活大可。’方更剧饮,至夜举烛而还。”①豫章王综以宏贪吝,作《钱愚论》,以讽宏。钱财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萧宏虽富可敌国,但像浮云那样轻飘地流去了,又有谁守得住?1.7孔颜之乐生活在向快乐招手,富贵荣华并不等于生活快乐,失去拥有的自由、欢乐和亲情的生活,会带来更多的压力、郁闷和痛苦;贫贱衰落也不等于无生活乐趣,心灵在求道、事业、尊德上住脚,却带来更多的愉悦、洒脱和逍遥。  孔子大大地赞扬他的学生颜渊。颜渊生活困难,一盒饭,一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别人都禁受不住那穷苦生活带来的忧愁,颜渊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渊多么贤德啊!他的生活快乐是求道的快乐、精神的快乐,只要获得求道、精神的快乐,任何穷困都是可以忍受的、不顾的。  朱熹赞美说:“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故夫子再言贤哉回也。”②然所乐何事?孔子没有说,程颐作了一篇《颜子所好何学论》,以回应这一疑问。他说:“学以至圣人之道也。”③穷困并不能改变颜渊的生活快乐,并非以穷困为乐,而是另有其乐,追求精神的快乐,是*珍贵的,是度越外在环境的。程颐又说:“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  ……

作者简介

  张立文,1935年生,著名哲学史家和哲学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哲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兼学术委员。著有《中国哲学思潮史》(上下卷)、《张立文文集》(共38辑)、《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和合学》、《和合哲学论》、《中国和合文化导论》、《传统学引论一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周易帛书今注今译》、《走向心学之路一一陆象山思想的足迹》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