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不尽的《金瓶梅》
读者评分
4.9分

说不尽的《金瓶梅》

阅读《金瓶梅》理想读本,还《金瓶梅》以尊严。

1星价 ¥24.5 (3.6折)
2星价¥24.5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174062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81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531740629 ; 978-7-5317-4062-9

本书特色

阅读《金瓶梅》理想读本
还《金瓶梅》以尊严
从史里寻诗到俗世咀味
笑笑生没有辜负他的时代
时代也没有辜负笑笑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说不尽的金瓶梅》的增订本。作者在理论思辨的认知中国小说史沿革递嬗的基础上,努力廓清长期以来围绕着“金学”的迷雾。作者不被臧否两歧的评论所惑,亦不为菁芜交错的文本内涵所迷,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以宏观的视野和微观的精细相结合的方法论,为读者提供一种阅读经典文本的思辨和越意识!本书始终贯穿作者还《金瓶梅》以尊严的理念。强调当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时,当我们呼唤文艺繁荣时,我们应当按新时代前进的步伐和趋势,为伟大的《金瓶梅》在文艺殿堂上争得崇高的地位。

目录

绪 论
史里寻诗到俗世咀味
——明代小说审美意识的演变 001
还《金瓶梅》以尊严 016
“伟大也要有人懂”
——重读《金瓶梅》断想 021
论《金瓶梅词话》的原创性 026
审美价值论 046
《金瓶梅》:小说史的一半 046
一个顺向的考察 054
一个逆向的考察 068
镜子和风俗画 088
《金瓶梅》对中国小说美学的贡献 112
化丑为美 112
人原本是杂色的 122
追魂摄魄白描入骨 131
《金瓶梅》的品性 149
回避不开的一个话题:比较中的“性”描写 156
《金瓶梅》“二律背反” 165
《金瓶梅》的正题和反题 165
《金瓶梅》的价值取向 170
艺术的和非艺术的 175
“金学”建构 181
回归文本:21世纪《金瓶梅》研究走势臆测 188
《金瓶梅》研究方法论刍议 199
《金瓶梅》评点的新范式 222
整合与发现:21世纪
《金瓶梅》研究的新起点 240
换个视角去观照《金瓶梅》 244
《金瓶梅》呼唤对它审美 250
一部经典小说的历史命运 266
典型人物论 271
情欲、权势欲和占有欲
构成性格、人性发展的杠杆:西门庆 273
用罪恶证明自己存在的潘金莲 291
渴望走出阴影,却始终走不进阳光的李瓶儿 304
临下骄、事上谄的庞春梅 321
符合封建规范的贤德女人——吴月娘 336
社会的毒瘤,人性的腐蚀剂,
前无古人的帮闲——应伯爵 344
余 话
反思:我的《金瓶梅》阅读史 351
附 录
展开全部

节选

史里寻诗到俗世咀味
     ——明代小说审美意识的演变
从宏观小说诗学角度来观照,史诗性小说是一个民族为自
己建造的纪念碑,它真实地描绘了民族的盛衰强弱荣辱兴亡,
因此鲁迅把它称之为时代精神之大宫阙。墨写的审美化心灵史
册比任何花岗岩建筑更加永久而辉煌,因此劳伦斯称其为*高
典范,莫里亚克称之为艺术之首。明代长篇小说在中国古代文
学整体发展中占有的重要位置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明代长
篇小说的发展态势又启示我们,小说的文体研究,特别是小说
审美意识的研究,应当得到更加深入的把握和探讨。
关于小说审美意识的内涵,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小说审美意识是小说家对小说这种艺术形式的总体
看法,包括小说家的哲学、美学思想,对小说社会功能的认
识,所恪守的艺术方法,创作原则等;
第二,小说审美意识是小说家和读者(听众)审美思想交
互作用的结果,它在创作中无所不在,渗透在作品的思想、形
式、风格,特别是意象之中;
第三,小说审美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各个历史时代
都具有其代表性的小说审美意识,而这种鲜明的时代色彩又不
否认各个时代各种小说审美意识之间存在着沿革关系;
第四,小说审美意识的更新、演变像一切艺术观念的变革
一样,一般地说都是迂回的、或快或慢的,有时甚至出现了巨
大的反复和异化。
基于这样的认识,纵观明代小说艺术发展史,不难发现,
它的演进轨迹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形式。

元末明初以降,中国古代小说经历了三次小说审美意识的
重大更新:《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次;《金瓶梅》是
第二次;清代的《儒林外史》《红楼梦》是第三次。中国古代
小说艺术发展史已经证明:每一次小说审美意识的更新,都对
小说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因论述和体例的关系,关
于神魔小说系统暂不探讨。
作为中国长篇小说的经典性巨著,《三国演义》《水浒传》
是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诞生的:一个千疮百孔的元王朝倒塌
了,废墟上另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生气勃勃的明王朝在崛
起。许多杰出人物曾为摧毁腐朽的元王朝做出过史诗般的贡献,
这是一个没有人能否认的英雄如云的时代。于是,小说家很自
然地产生了一种富有时代感的小说观念,即有效地塑造和歌颂
民众心中的英雄形象,以表达对以往历尽艰辛、壮美伟丽的斗
争生活的深挚怀念。他们要从战争的“史”里找到诗。而“史”
里确实有诗。英雄的历史决定了小说的英雄主义和豪迈的诗情。
我们说,明代初年横空出世的两部杰作——《三国演义》和《水
浒传》,标志着一种时代的风尚;这是一种洋溢着巨大的胜利
喜悦和坚定信念的英雄风尚。这种英雄文学*有价值的魅力就
在于它的传奇性。他们选择的题材和人物本身,通常就是富有
传奇色彩的。我们谁能忘却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
黄忠和李逵、武松、鲁智深、林冲这些叱咤风云的传奇英雄人
物?通过他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刚毅、蛮勇、有力量、有血性
的世界。这些主人公当然不是文化上的巨人,但他们是性格上
的巨人。这些刚毅果敢的人,富于个性、敏于行动,无论为善
还是为恶,都无所顾忌,勇往直前,至死方休。在这些传奇演
义的故事里,人物多是不怕流血、蔑视死亡、有非凡的自制
力,甚至残忍的行动都成了力的表现。他们几乎都是气势磅礴、
恢宏雄健,给人以力的感召。这表现了作家们的一种气度,即
对力的崇拜、对勇的追求、对激情的礼赞。它使你看到的是刚
性的雄风,是男性的严峻的美。这美,就是意志、热情和不断
的追求。
《三国演义》《水浒传》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也铸造了独
特的艺术风格。它们线条粗犷,不事雕琢,甚至略有仓促,但
让人读后心在跳、血在流,透出一股迫人的热气,这就是它们
共同具有的豪放美、粗犷美。这些作品没有丝毫脂粉气、绮靡
气,而独具雄伟劲直的阳刚之美和气势。作者手中的笔如一把
凿子,他们的小说是凿出来的石刻,明快而雄劲。它们美的形
态的共同特点是气势。这种美的形态是从宏伟的力量、崇高的
精神中显现出来的。它引起人们十分强烈的情感:或能促人奋
发昂扬,或能迫人扼腕悲愤,或能令人仰天长啸、慷慨悲歌,
或能教人刚毅沉郁、壮怀激烈。在西方美学论述中,与美相并
列的崇高和伟大,同我们表述的气势有相似之处:“静观伟大
之时,我们所感到的或是畏惧,或是惊叹,或是对自己的力量
和人的尊严的自豪感,或是严肃拜倒于伟大之前,承认自己的
渺小和脆弱。”a不同之处是,我们是将气势置于美的范畴之中。
《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气势美,就在于它们显现了人类精
神面貌的气势,而小说作者之所以表达了这种气势美,正是由
于他们对生活的气势美的独到的领略能力,并能将它变形为小
说的气势美。
可是,在这种气势磅礴、摧枯拉朽的英雄主义的力量的背
后,却又不似当时作者想象的那么单纯。因为构成这个时代的
背景即现实的深层结构并非如此浪漫。于是,随着人们在经济、
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的实践向纵深发展,这种小说审
美意识就出现了极大的矛盾,小说审美意识更新的需要已经提
到日程上来了。
明代中后期,长篇小说又有了重大进展,其表现特征之一
是小说审美意识的加强,或者说是小说文体意识又出现了新的
觉醒,小说的潜能被进一步发掘出来。这就是以《金瓶梅》为
代表的世情小说的出现。《金瓶梅》的出现,在*深刻的意义
上是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所体现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
义洪流的反动。它的出现也就拦腰截断了浪漫的精神传统和英
雄主义的风尚。然而,《金瓶梅》的作者却又萌生了新的小说
审美意识,小说正在追求生活原汁形态的写实美学思潮,具体
表现在:小说进一步开拓新的题材领域,趋于像生活本身那样
开阔和绚丽多姿,而且更加切近现实生活;小说再不是按类型
化的配方演绎形象,而是在性格上丰富了多色素,打破了单一
色彩,出现了多色调的人物形象;在艺术上也更加考究新颖,
比较符合生活的本来面貌,从而更加贴近读者的真情实感。他
为小说写作开辟了全新的道路,它不断地模糊与消解着文学与
现实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他以清醒的、冷峻的审美态度直面
现实,在理性审视的背后,是无情的暴露和批判。
《金瓶梅》是一部人物辐辏、场景开阔、布局繁杂的巨幅
写真。腕底春秋,展示出明代社会的横断面和纵剖面。《金瓶
梅》不像它以前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那样,以历史人物、
传奇英雄为表现对象,而是以一个带有浓厚的市井色彩,从而
同传统的官僚地主有别的豪绅西门庆一家的兴衰荣枯的罪恶史
为主轴,借宋之名写明之实,直斥时事,真实地暴露了明代后
期中上层社会的黑暗、腐朽和不可救药。作者勇于把生活中的
否定性人物作为主人公,直接把丑恶的事物细细剖析来给人
看,展示出严肃而冷峻的真实。《金瓶梅》正是以这种敏锐的
捕捉力及时地反映出明末现实生活中的新矛盾,从而体现出小
说新观念觉醒的征兆。
兰陵笑笑生发展了传统的小说学。他把现实的丑引进了小
说世界,从而引发了小说审美意识的又一次变革。
首先是小说艺术的空间因“丑”的发现被大大拓宽了。晚
出于笑笑生三百年的、伟大的法国雕塑家罗丹才自觉地悟到:
在艺术里人们必须克服某一点。人须有勇气,丑
的也须创造,因没有这一勇气,人们仍然停留在墙的
这一边。只有少数越过墙,到另一边去。 A
罗丹破除了古希腊那条“不准表现丑”的清规戒律,所以
他的艺术倾向才发生了质变。而笑笑生也因推倒了那堵人为
垒在美与丑之间的墙壁,才大大开拓了自己的艺术视野。他从
现实出发,开掘出现实中全部的丑,并让丑自我呈现、自我否
定,从而使人们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升华、一种对美的渴望和追
求。于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随之诞生。
但是,小说审美意识的变革,一般来说总是迂回的,有时
甚至出现了巨大的反复和回流。因此,纵观小说艺术发展史,
不难发现它的轨迹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形式。《金瓶
梅》小说审美意识的突破,没有使小说径情直遂地发展下去,
事实却是大批效颦之作蜂起,才子佳人模式化小说的出现,以
及等而下之的艳情“秽书”的泛滥。而正是《儒林外史》和《红
楼梦》的出现,才在作者的如椽巨笔之下,总结前辈的艺术经
验和教训以后,把小说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又一次使小
说审美意识有了进一步的觉醒。
从中国小说经典性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发展到《金
瓶梅》,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小说审美意识的变动和更新。往
日的激情逐渐变为冷隽,浪漫的热情变为现实的理性,形成了
一股与以往不同的小说艺术的新潮流。当然,有不少作家继续
沿着塑造英雄、歌颂英雄主义的道路走下去,但是我们不难发
现,他们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已经没有英雄时代那种质朴、单
纯和童话般的天真。因为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已经悄
悄地渗入了艺术创作的心理之中。社会生活本身的那种实在性,
使后期长篇小说中的普通人物形象,一开始就具有了世俗化的
心理、性格,人性被扭曲的痛苦以及要求获得解脱的渴望。这
里,小说的艺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悲剧——的含义,
也发生了具有实质意义的改变:传统中只有那种英雄人物才有
可能成为悲剧人物,而到后来,一切小人物都有可能成为真正
的悲剧人物了。
小说艺术的发展历史,也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大
陆一位作家曾说:“文学上的英雄主义发展到顶点的时候就
需要一种补充。要求表现平凡,表现非常普通、非常不起眼的
人……”这就是说,当代小说有一个从英雄到普通人的文学观
念的转变。而中国明代小说也有一个从英雄到普通人的小说观
念的转变。事实是,在中国,小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而在*后,即小说创作高峰期,出现了《儒林外史》和《红楼
梦》这种具有总体倾向的巨著。它们开始自觉地探索人的心灵
世界,揭示人的灵魂奥秘,表现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把小说的
视野拓展到内宇宙。当然这种对内在世界的表现,基本上还是
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加强心理描写
的。这当然不是像某些现代小说那样,基本没有完整的情节,
对内心世界的揭示突破了情节的框架。但是,对内心世界的探
求、描写和表现,不仅在内容上给小说带来了新的认识对象,
给人物形象的塑造带来了深层性的材料,而且对小说艺术形式
本身,也发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就是中国古代小说从低级形态
发展到高级形态的真实轨迹。而在这条明晰的轨迹上鲜明地刻
印着《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的名字。

作者简介

宁宗一:籍贯北京,南开大学工作。1950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54年毕业留校任教,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与研究,期间曾任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文系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87年奉命参与组建东方艺术系。不久即聘任为教授,任系学术委员会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他长期探索文学史与审美化心灵史的关系,对小说与戏曲的异质同构亦有所感悟。主要作品有《中国古典小说戏曲探艺录》《宁宗一讲金瓶梅》《金瓶梅可以这样读》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