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

包邮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

1星价 ¥60.8 (7.7折)
2星价¥60.8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2888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2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520128889 ; 978-7-5201-2888-9

内容简介

刘慈欣的《三体》在对未来的灾难与危机的描写中创造了幻想世界,其意义在于使人类对未来的灾难有戒心和免疫力,并保持对光明和希望的憧憬。刘慈欣的小说不仅是科学主义“硬科幻”的代表,也蕴含着关注社会和人类未来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科幻文学对现实与未来的想象力,对历史社会的赋形和叙事能力,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整体的“文学性”,必将对既有文学创作格局产生冲击。以刘慈欣为代表的当下中国“科幻文学”创作,既可以促使我们在全新语境下重新思考“纯文学”的现状,又可以促使我们从“科幻文学”对“未来”的想象中反思我们对于历史和当下的理解;它既与今日“科幻”题材电视、电影的风行有着相当的关联,又与所谓“技术文化”、“赛博格”、“后人类”等一系列重大命题密不可分;它固然是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后现代转向”的标本,但显然又是独具特色的当代中国文化状况的体现——在此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的“聚合点”上,刘慈欣创作的“文化”意义,也就格外值得多加深究。

目录

关于《三体》研讨会的访谈(代序)【刘复生 朱 杰】

开幕词【戴锦华 罗 岗 吴 岩】

作为科幻文学的《三体》

“整体性”的缺失与呼唤

  ——论《三体》之于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杨 宸 罗 岗】

从《三体》的设定看作为20世纪“战略文学”的科幻小说【王洪喆】

多视角的转换与隐现:《三体》中正义、爱与责任的紧张和政治决断的困境【张柱林】

评议【刘复生】

《三体》的文化政治

中国转向外在: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文学史意义【李广益】

生态话语与这个时代想象力的穹顶

  —《三体》的思想资源及其限制【孙佳山】

当《三体》遇见“互联网 ”——《三体》电影观察笔记【朱 杰】

评议【滕 威】

科幻小说的“写法”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角色小说化:从《超新星纪元》到《三体Ⅲ》【〔日〕上原香】

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人性维度【魏 泉】

紧贴“地面”的“史诗性写作”——刘慈欣的科幻文学观【章 颜】

评议【王 瑶】

科幻小说的“文学”可能

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王 峰】

铁笼、破壁与希望的维度

  ——试论刘慈欣科幻创作中的“惊奇感美学”【王 瑶】

作为第三世界文学的刘慈欣科幻【罗雅琳】

评议【罗 岗】

当代科幻的20世纪传统

“光荣中华”: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中国形象【贾立元】

中国人不只生在世界上,也长在宇宙中【贾立元】

在“诗云”中律动,在“奇点”中前行

  ——记第十届“影响世界华人盛典”【贾立元】

混杂与“透明”

  ——从刘慈欣“大艺术”小说《诗云》谈起【吴宝林】

评议【李 音】

科幻文学的政治哲学

刘慈欣两论【冯 庆】

刘慈欣小说中的“非等价交换”【王 昕】

评议【贾立元】

圆桌会议

闭幕词【戴锦华】

“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综述【石晓岩】

后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石晓岩,女,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授,副院长。1979年2月生,200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博士。副*授。主讲《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网络传播学》等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海南省**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海南省**厅项目1项,海口市社科联项目1项。出版著作3*。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