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民间文化生态视阈下的杭剧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17353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3页
- 出版时间:2018-08-01
- 条形码:9787511735386 ; 978-7-5117-3538-6
本书特色
杭剧是杭州地方传统戏曲,它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曾广泛流行于杭、嘉、湖地区和上海、苏南等地,曲折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本书以大量的田野调查为依据,围绕杭剧这一研究中心,试图在文化生态视域下,梳理出杭剧发展的历史脉络,还原杭剧形成、发展、衰落、复兴的历史面貌,并全面考察其民间文化生态的演变,深入剖析与其相关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地认识地方戏曲民间文化生态与戏曲发展的相生互动关系,探索当下传承路径,为其他类似濒危地方剧种提供参考与借鉴。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方戏曲民间文化生态的失落与重建:以杭剧为中心》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杭剧是杭州地方传统戏曲,它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曾广泛流行于杭、嘉、湖地区和上海、苏南等地,曲折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民间文化生态视阈下的杭剧研究》以大量的田野调查为依据,围绕杭剧这一研究中心,试图在文化生态视域下,梳理出杭剧发展的历史脉络,还原杭剧形成、发展、衰落、复兴的历史面貌,并全面考察其民间文化生态的演变,深入剖析与其相关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地认识地方戏曲民间文化生态与戏曲发展的相生互动关系,探索当下传承路径,为其他类似濒危地方剧种提供参考与借鉴。
目录
作者简介
陈漪,女,浙江杭州人,艺术学博士,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专业,现为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2008年至2010年期间,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访学两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杭剧、戏剧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市厅级项目3项。在《戏剧艺术》、《戏曲艺术》、《戏剧文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摄制并发行纪录片《杭剧寻踪》。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随园食单
¥9.1¥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到山中去
¥10.5¥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2.9¥39.0 -
当你老了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