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5797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567579712 ; 978-7-5675-7971-2

本书特色

立足文本作解读,基于解读教阅读; 文本解读能力,每个教师**的看家本领 作者罗晓晖近年来潜心研究中学文本解读,不仅从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其要义和价值,更立足语文教学实际,从一线教学中汲取智慧。因而,这本书融合理论和实践,言之有物,用之有据。 《大夏书系·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由“讲”和“谈”两部分构成,“讲”是作者多年的讲座整理稿,“谈”则是两位作者的讨论成果。体例新颖,语言严谨又有趣味性,引人入胜。 《大夏书系·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涵盖了中学语文中的散文、小说、古典诗歌、文言文等题材,为读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勾勒出了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的大体框架,朴素且实用,助力一线语文教学。 推荐文章: P012 《四、提要钩玄:观大意与求甚解》 P042 《文本定位:散文的文本特征》 P100 《二、文本特质与阅读教学》 P187 《二、学科核心素养和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内容简介

《大夏书系·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共五个部分,均由相应的“讲”和“谈”组成。“讲”是作者罗晓晖讲座录音的整理稿,而“谈”则是罗晓晖与合作者冯胜兰女士的讨论成果。“讲”的内容系罗晓晖为全国及成都市武侯区语文教师所作的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系列讲座;“谈”的内容,则是罗晓晖与冯胜兰女士针对文本解读相关主题进行的一系列对谈。本书在汗牛充栋的文本解读图书中脱颖而出,贡献出真正有建设性的、有益于语文教学的看法和做法。

目录

**讲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001

一、阅读教学中的若干问题001

二、文本解读004

三、教师必须学会自主解读文本006

四、提要钩玄:观大意与求甚解012

五、文本解读和教学都要基于理性分析016

对谈一021

一、善用分析,准确提取语义信息021

二、整体分析的逻辑性:以《愚公移山》为例026

第二讲散文的解读与教学041

一、应该强化的两个观点041

二、文本定位:散文的文本特征042

三、散文文体观察与解读要领048

四、文本构成元素观察050

对谈二052

一、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052

二、阅读教学需建立课型的概念060

三、关于《荷塘月色》的讨论064

四、再谈“比较”:《爱莲说》070

五、散文的行文姿态:《端午的鸭蛋》074

第三讲小说的解读与教学077

一、什么是小说077

二、小说的虚拟性079

三、经验与主题081

四、解读小说,看“情节”,不如看“叙述”085

五、解读小说,看“人物”,要分析其行动090

对谈三100

一、小说的文本解读:以《故乡》为例100

二、文本特质和阅读教学110

第四讲古典诗歌的解读与教学119

一、诗是语文中*“语文”的部分119

二、教学价值:精练、微妙、典雅的汉语120

三、本体、工具与价值121

四、古典诗歌的文本分析122

五、一个案例:《香菱学诗》134

六、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注意事项139

对谈四146

一、诗歌文本的局部理解问题146

二、文本的宏观结构问题157

三、关于现代诗:《篱笆那边》《弧线》171

第五讲文言文的解读与教学177

一、什么是文言文177

二、学科核心素养和文言文的教学价值187

三、如何做好文言文教学196

对谈五203

一、深入的探究:《庄子·逍遥游》203

二、问题的层次与文本分析:《读〈孟尝君传〉》209

三、言语的智慧:《烛之武退秦师》215

四、行事的智慧:《廉颇蔺相如列传》219

后记229


展开全部

节选

学科核心素养和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文言文具有重大的教学价值。关于文言文的教学价值,思考的起点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现在“核心素养”是个热词,专家们认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他们说得对不对,我觉得还可以讨论。 我的理解是,“核心”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四个。首先,“核”的本义是指植物果实的种子内核,“心”的本义是指动物(人)的心脏。“核”和“心”通常只有一个。圆有一个核心叫圆心,太阳系有一个核心是太阳。如果有一堆,那还叫核心吗?所以我认为,包括四个项目的“核心素养”还不够“核心”。其次,语文的这四个“核心素养”,看起来不错,实际上却很难具体落实。比如一堂课,究竟应该落实哪个核心,或者说四个核心都要落实?如果四个核心都要落实,就要面面俱到,上课就找不到重点,*后又要回到老一套上去。 **个核心是“语言”。比如教一篇课文,你说语言方面重不重要?重要。那就找出生字词,正音正形,接下来再选两个句子分析一下,这叫咀嚼语言或品味语言。**个核心似乎就得到落实了。 第二个核心是“思维”。思维可不简单。首先,对学生来说,其思维的薄弱点在哪里?面对不同文本,当思维要求有所区别时,怎么办?其次,思维概念太大了,思维能力分为很多种,那么究竟要培养学生的哪一种呢?我们并不明晰。至于课堂上怎么落实思维这个核心,那就更难了。 第三个核心是“审美”。例如《背影》的教学中,审美怎么去落实?我听到有种说法,说有人读了《背影》觉得父亲太肥胖,在那个地方“蹒跚”真的是有点丑。不少初中生觉得,如果自己的父亲就是这样的形象,他们会觉得羞耻,那么“审美”怎么去落实呢?这篇文章的美感又在哪里? 第四个核心叫“文化”。文化包罗万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都是文化。一堂课到底落实怎样的文化呢?是不是每堂课都是有文化的呢?所以我觉得,如果依据这四个核心素养去安排一堂课的教学,教师会非常迷茫。我不知道*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学科学习、学科教学,*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学科本身的特性。 目前这个阶段,“核心素养”是个重要话语,它还相当模糊,但客观地说,它毕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基础和思考的出发点。 语文是以汉语语言符号为载体的。根据我的想法,“语文核心素养”可以被描述为:对汉语语言符号进行理解和运用这种符号来表达的能力。对汉语语言符号的理解力,就是阅读的能力;运用汉语语言符号进行表达的能力,就是写作的能力。其本质都是思维。一切学科*核心的东西,就是运用该学科特定的话语符号进行思维的能力。 很明显,我摒弃了“审美”和“文化”,这样做有我的理由。至于基于什么样的理由,留待以后再说。下面我还是尊重专家们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划分,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文言文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价值。 (一)文言文学习,是语言表达书面化、文雅化的路径 文言文是*典型的书面化语言,是比较雅致的语言。这一点对应核心素养中的“语言”方面。前面已经说到,这里不多说。 (二)文言文学习,是丰富思想、学习思考的路径 它对应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这个方面。思维包含两个层面,思维的过程叫思考,思考的结果叫思想。文言文里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谈。 1.《庄子二则》之濠梁之辩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著名的辩论。对于这段辩论文字的分析,教师都比较熟悉,我只简单说一下。从整个辩论过程来看,惠子的逻辑性更强。而庄子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终归结于一种思维形式,叫直觉思维。水中鱼儿在游,我觉得它快乐。什么时候我觉得鱼是快乐的?我在看它的时候觉得它就是快乐的。你能证明鱼是快乐的吗?不,我不证明,我感觉到它快乐就足够了。 鱼的快乐,找不到一种逻辑的形式来证明。但我的直觉告诉我,鱼是快乐的。庄子的思维里包含着一种中国哲学观念——“感通”。儒家讲“天人感应”,其实就是认为人和外部世界之间存在一种超越逻辑的感应关系。我感应到你是快乐的,所以你是快乐的。这听起来有点蛮横,其实有很深邃的哲理。人与人,人与世界,心灵与肉体,都缺乏物质上的连续性。那我是怎么知道你的存在的呢?我所依赖的,其实是我对你的“感应”。这是一种直觉,直接的觉知。 人类的认识如何能发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确立“感应”的概念。如果人没有“感通”的能力,那么人类知识就不可能产生。知识必须建立在两个预设的基础上:**,人类有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第二,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是如实的、真实的。而这两个预设,都是无法通过逻辑来证明的。这种预设就像平面几何体系中的公理,无需证明,它依赖我们的直觉而得以成立。 所以,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不但要看辩论的思维过程,更要看辩论背后的哲学观念。从终极意义上来说,关键不在于辩论的过程,而在于对世界的基本立场。濠梁之辩,展现的是直觉对逻辑的终极胜利。 2.《陈涉世家》 很明显,《陈涉世家》能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陈涉遇到大雨,误了日期,不能按时到达戍守的地方。按照秦律,将被处死。他已经是死路一条,身陷绝境。在此情况下,陈涉“急”出了一句很著名的话:“等死,死国可乎?”这其实就是一种博弈的思想。老老实实奔赴戍守地,是死;如果这时起来造反,拼死一搏,即使是死,也许还能死得晚一点,运气好的话也许还能活下去。这个选择题的结论,其实是相当明确的,得出合理结论并不需要高超的智力。在人生的危机时刻,人的性格、观念、决断以及对形势的判断,相当重要。关键时刻如何博弈,如何在绝境中求得生路,这对学生是有启发的。 3.《隆中对》《大道之行也》 《隆中对》是关于远见的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诸葛亮在隆中的时候,三国鼎立的形势还远远没有成型。诸葛亮为什么能提前这么久对整个天下的形势作出这样的预判?他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推敲的东西。它至少能给学生这样的启示——人要有长远的眼光。而这种长远的眼光不是坐在那里不着边际地浪漫地想一想就会有的;长远的眼光,必须基于长期的学习、宏观的观察、理性的分析和权衡。 记得有位教师曾问我《大道之行也》文末“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一句中几个“而”的意思,这让我注意到了这句话。品读这句话,我注意到这个句子的特征:连续使用否定表述。在我看来,连续采用否定的表述方式,恰好折射出“谋兴、盗窃乱贼作、外户闭”这种社会现象的普遍性,折射出说话人对“谋闭不兴、盗窃乱贼不作、外户不闭”的情形充满了渴望和期待。简单地说,这句话折射出的是当时社会的不安全。在那个时代,“谋”其实不是“闭”的,而是“兴”的,“盗窃乱贼”是“作”的,“外户”是必须要“闭”的。对于人类来说,缺乏什么就会向往什么。这句话和文章产生的时代背景是紧密联系的。其实,这就是对文本的一种深入的分析。学生能跟着我们一步步地思考到这一层,就能变得更聪明。这就是思维。 (三)文言文学习,是审美观念和能力培养的路径 文言文,更广泛地说,包括所有古诗文,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路径。它对应的是核心素养中的“审美”这个关键词。这里举几个文言文例子来说明。 1.《桃花源记》:一个中国特色的乌托邦想象 桃花源就是一个带着中国特色的乌托邦。中国特色的乌托邦,和西方的乌托邦不一样。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度,陶渊明想象出来的理想世界必然是一个农村形象。这种想象的美感,是在农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社会图像上建立起来的。这种特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倾向和审美偏好。举个例子,我们写一首诗,如果写些杨柳依依,月儿弯弯,牛哞羊咩,鸡鸣狗吠,马上会感觉到有几分诗意;但是如果写些小汽车、塑料袋、电线杆,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心理抵触。为什么?因为中国长期是一个农业社会,中国人本质上都是农民——包括现在的市民,多数还是文化意义上的农民。农业是自然的,需顺应自然的节候,产出的东西主要是植物(作物)。所以农民的审美,多半关注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事物尤其是植物,而我们所看到的古代诗词中表现美感的意象也多半是植物。农民是在土地上求生的,生存环境比较静止封闭。桃花源,就是一个闭塞的地方,渔人好不容易才偶然地发现那里;他们不欢迎外部世界进入,所以叮嘱渔人不要告诉外人关于桃花源的任何信息,“不足为外人道也”;他们“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了解外部世界,其实也不愿意了解外部世界。从审美的角度说,桃花源显示的是一种安静的或安宁的美感。这种美感偏爱静止,反对动荡的世界。这是中国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审美类型,桃花源可以说是这种类型的一个样本。 2.《陋室铭》:君子的建筑审美 在我看来,这个文本显示的是一种君子的建筑审美观,文本凸显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水代表着自然,自然之美,关键在于其间能否表现出高超的生命特征。自然必须具有有神力的生命,才有精神的内核。自然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自然形态怎样不重要,山高如何,水深又如何,如果没有生命的强力点化,终究缺乏神奇和灵性。这番道理类比到建筑,陋室如何,华堂大屋又如何,只要里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个建筑就是美的,就是有意义的。建筑作为一个客体,呼唤着主体。缺少有价值的主体,建筑本身并不存在所谓的意义;有了有价值的主体,建筑的美感才浮现出来——事实上,当建筑里有了“德馨”的人,这个建筑是“陋”还是“不陋”,已不重要了。即使是华堂大屋,美轮美奂,但如果“往来皆白丁”,那么这个建筑也就不足观了。 中国人思考世界的时候,总是把世界放在与人类的关系之中。刘禹锡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在说,建筑本身怎么样,并不重要;而建筑里的人怎么样,才更值得关注。所以在写法上,他几乎不写这座陋室的建筑和环境,介绍的重点是发生在这个陋室中的人类活动。这是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思想。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他在陋巷,也相当于身居陋室。但是由于颜回在此,这个陋室就焕发出一种特别的神采,可能上升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儒家讲君子之德,讲人对世俗追求的超越,所以颜回的陋巷和刘禹锡的陋室都表现了君子的建筑美学,显现出君子对建筑的审美立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是什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草庐就是茅草屋,相当于杜甫草堂,十分简陋。但是有一条卧龙在那里,这个草庐就不一样了;有个诗圣住在那里,这个草堂就神圣了起来。 3.《鱼我所欲也》:庄严的生命美学和浩然的风格美学 我们比较一下《鱼我所欲也》《五柳先生传》《观潮》这几篇文章,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审美差异。 从思想内容上来讲,《鱼我所欲也》讲的是一种生命的美学。孟子想强调的是,生命必须具备有尊严的美感。如果一个人的生命缺乏尊严,就没有美感。为什么“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弗屑也”?因为接受食物等于接受耻辱,接受耻辱等于失去尊严。“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也就是说,“义”是“本心”,是本心认同的价值,因而是尊严之本。如果没有了“义”,生命就不可能正大庄严,就会失去尊严;而一个失去尊严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既无价值,当然就可以舍弃。 从文章风格上来讲,我觉得《鱼我所欲也》是充满浩然之气的。孟子主张人要养气,养的是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文以气为主,孟子气大,气盛,说话一气贯注,大气磅礴,振振有词,酣畅淋漓。《孟子》中经常长篇大论,一气到底。这些都是气盛的表现。《五柳先生传》洒落自在,内容和文笔都很洒脱,修辞简括,一副想说才说、爱说不说的样子。你想知道五柳先生是谁吗?“不知何许人也。”你想知道他叫什么吗?“亦不详其姓字。”这篇文章写得很有魏晋之风。至于《观潮》,在风格上讲其实是猎奇琐屑,呈现的是一些稀奇古怪、耸人听闻的场景,笔法相对细腻,琐屑。它的风格和品位并不是很高,迎合一般世俗好奇者。 (四)文言文学习,是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路径 这对应的是核心素养中的“文化”这个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要促使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在文言文教学中,弘扬文化的意识常常是不足的,教师把精力过多地用在了字词、活用、特殊句型等方面,教学缺少文化内容,*后使得本来*该有文化含量的文言文教学变得没有文化。讲清楚语言知识,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是不应花那么多的精力、体力,至于要不要讲得那么烦琐,也值得斟酌。 教文言文忽视文化,很有可能使教学言不及义。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谈这个问题。 1.《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中的景象清幽寂静。这篇文章中*重要的一句话是“以其境过清”,其中*重要的两个字是“过清”。 “清”,作为一种美,或作为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是好的。屈原说“举世皆浊而我独清”,“清”当然比“浊”要好。小石潭的特点就是“清”,但是问题恰恰也在这里。“过”就是过头,“过清”就不见得好了。儒家讲“过犹不及”,“清”过分了,就出问题了。“以其境过清”,因为“清”过了头,所以才会“不可久居”。“不可久居”,就是说人不能够长久地停留在这个境界中,偶尔去体验一下是可以的,长久停留是不行的。夏天很热,去峨眉山、青城山避暑,两三天可以,但是待上三年五载,可能就会很难受。过清,不可久居,这个看似简单的句子反映了《小石潭记》的核心思想:人到底还是要入世,红尘世界才是人应该立足的地方。这是柳宗元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他是一个儒家人士,儒家的价值取向是入世的。“过清”的小石潭只是一个暂时安顿自己、平息烦躁和郁闷的地方,仅此而已。柳宗元持儒家入世的立场,但由于内心失意和烦闷,于是就有了追求清幽安静的动机。他去小石潭,是为了暂时安顿自己;但他知道,这个小石潭*终是无法安顿自己的。所以,他只能短暂停留,然后必须离开。这里有一种隐微的矛盾:小石潭在表面上看起来让柳宗元欣然,“心乐之”,实际上柳宗元对这种过于清冷幽寂的境界,内心深处充满恐惧。表象上的自我,喜欢清幽;内在真实的自我,却对此畏惧。这种心境和苏轼的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非常类似。为了逃避世间,苏轼想当神仙;但如果真的成了神仙,又害怕太清寒了。说到底,苏轼还是非常留恋红尘世界中的温暖的。 儒家的价值观,构成中国文化*基本的价值取向。这样讲《小石潭记》,我觉得有利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其实也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文本。 2.《岳阳楼记》 分析《岳阳楼记》的主旨,*后会落实到“格局”或“胸襟”两个词上。为什么我会提到这两个词呢?因为我注意到了“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话。这句话后面有两层意思,都是扣住“览物之情”来写的,一层写到了悲,一层写到了喜。“霪雨霏霏”一段,写的是“感极而悲者矣”;“春和景明”一段,写的是“其喜洋洋者矣”。一喜一悲,其实就是一乐一忧。这两层写完了,文章*后总结说“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意思是说,这一喜一悲、一乐一忧,都不符合“古仁人”的心志状态,都是要不得的。那么,“古仁人”是怎么想的呢?“古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也就是说,不管看到的景物怎么样,也不管自己的遭遇怎么样,这些都不是“古仁人”所考虑和关注的。“古仁人”是怎样的呢?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是说,一个真正的仁人志士,是没有所谓个人情绪的;他的忧喜,是以天下人之忧喜为忧喜的。景物的明朗或暗淡,个人的或忧或喜,根本就不重要。 在这样的观念中,所谓“忧乐”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以天下人之忧乐作为自己念兹在兹的挂念。无视小我,唯有大我,所以说这篇文章落实到*后,便是心怀天下的“胸襟”二字。有了这样的胸襟,一个人就具备了大的格局。 如果教师讲这篇文章,就景物描写、悲喜忧乐大讲特讲,则会言不及义,因为所讲的这些并不是文意的关键。我们讲文言文,要讲出其中的文化内涵,而讲文化内涵,其实是完全没有脱离文本分析的。 3.《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读来有点奇怪。它奇怪的地方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当官的不作为。你不是太守吗?太守不在太守府上班,跑到这里来瞎逛,正事不干,游山玩水。但我注意到文中反复强调“乐”,他展现了自己的快乐,而在文末的重要节点上,还安排了一个“乐其乐”,一个“同其乐”。这就很值得咀嚼。在自己治理的区域里,大家快乐,自己也就感到快乐,更能和大家同乐,这就是所谓“与民同乐”的儒家思想。这其中还反映出欧阳修的政治思想:政治治理,贵在无为。作为太守能到醉翁亭喝点酒水,看点风光,言外之意是说这里已经治理得很平顺了,大家都能够各得其所。统治人民的*高境界,就是要让人民快乐,这就是“仁政”;治理人民而不政令烦琐,到处扰民,这就是“无为而治”。太守看山水,喝醉了,图快活,看起来有点享乐的意思,而享乐似乎是不对的。但我从不认为享乐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人性问题。人性都是追求享乐的,让人受苦才是反人性的,因而是不道德的。谁不愿意享乐呢?太守当然也愿意,关键在于一个统治者不能只顾自己享乐,更不能通过盘剥和虐待人民来满足自己的享乐,他必须努力让他的人民都能享乐。 所以,《醉翁亭记》所表现的境界是比较高的。我们读《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认为曾皙的境界是*高的。为什么?因为曾皙所表现的就是“乐”。儒家讲礼乐教化,《荀子》说“乐者乐也”,让人民快乐是一种*高的境界。

作者简介

罗晓晖,成都教科院语文学科主任、国学研究室主任,成都文理学院特聘教授,成都七中原语文备课组长。著有《高考作文经典材料“百变通”》《方法与案例:语文经典篇目文本解读》《高中作文要义:思维、材料和技巧》《高中古典诗歌教程》等。 冯胜兰,成都市武侯区教科院发展所教研员,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热爱语文和语文教学,曾获全国微课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铜奖。在期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编著出版少儿国学读物《万方名物》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