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概念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以“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研究为例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203262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3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520326247 ; 978-7-5203-2624-7
内容简介
受英美分析哲学和俄罗斯传统语言哲学的影响,俄罗斯学者阿鲁久诺娃倡导成立了“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本书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总结了课题组概念分析的理论特色,并循着二元对立和三位一体这两条思维主线,梳理了课题组概念分析实践的总体脉络。课题组始终坚持立体式、全方位的分析原则,面向世界观相关概念,秉持能指与所指互动的符号学立场,综合运用分析内部形式、分析抽象名词的隐喻搭配、同义辨析、民族文化对比、场性分析、句法表现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揭示了世界观相关概念在各个语言层面的系统体现。这种研究秉承从意义到形式的路线,以文化与认知兼顾、描写与阐释结合、历时与共时呼应为特色,为学界提供了概念分析的经典范例。
目录
节选
“肯定和否定:逻辑—哲学和心理学方面”(9篇):韦列夏金在否定神学(апофатическое богословие)及其追随者关于本体(Нумен)名称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强调运用语言学方法考察否定术语的必要性,分析圣三主日礼拜晚祷时跪拜祷文中的否定词语时总结并分析了范畴内否定(внутрикатегорийное отрицание)和领属否定(посессивное отрицание)两种否定类型的特点,作者回溯了关于基督神性和人性本质的四种学说,通过分析迦克墩会议(Council of Chalcedon)教父们推出的定义框(определениеорос)文本中相互排斥的领属否定定语并置现象,从语言学角度论证了他们既反对两性论又反对一性论并认同两种对立性领属否定的相容性(既无法融合又无法分割)观点的合理性;德拉加林娜-乔尔娜娅以《否定本体论:缺席的存在和存在的缺席》为题从逻辑历史的角度概述了为逻辑操作而选取某种本体论所带来的后果,认为否定话语(отрицательные высказывания)本体论的中心问题是“否定现实”(отрицательная реальность)的范畴地位问题,通过考察古印度逻辑学派和佛教学说的争论,认为否定话语既可看作表达缺席的存在,也可看作某些平常实际事实存在的缺席,并援引提出想象逻辑理念的喀山逻辑学家瓦西里耶夫(Н.А.Васильев)的观点,认为矛盾规律是经验的和现实的;М.В.马利诺维奇和Ю.М.马利诺维奇从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肯定(Ассерция)、否定(Негация)、因果性(Причинность)三个范畴在人的心智符号域中的地位及与世界符号域在概念类推方面的相互联系,认为这三个范畴反映了心智本质和身体本质在现实世界中的状态,存在范畴是将三者联系起来的共同根源,结合具体话语的语例分析认为三者在话语实现过程中能够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进而衍生出新的意思;莫斯卡廖娃(Е.В.Москалева)在分析四种传统俄语新词(неологизм)类型的形态和语义特点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俄语和英语用否定词缀构成新词时的异同点,认为句法新词中形态新词的构成广泛使用否定词缀,否定词缀常常具有语用色彩,其能产性常见于一定的言语框架(如青年俚语)内,可视为语言中已有词语意义的否定及现有词汇单位的词汇语义变体,同时,并非否定词缀构成的所有词汇都具有否定语义;波斯托瓦洛娃系统探讨了东正教世界观恭顺(смирение)这一概念的语义和宗教文化特点,认为否定和肯定属于构成宗教世界观概念域的通用范畴和逻辑操作,进而从认知上帝的否定和肯定途径角度分析了恭顺形象的内容基础,结合宗教观念考察了恭顺概念场的悖论本质,并从遗觉构成物、神秘主义现象、本体论现象、禁欲主义现象四个方面综合考察了恭顺形象的基本特点,*后分析了恭顺概念在东正教世界观中的语言文化面貌;拉戈津娜在总结逻辑学界及语言学界关于论战性否定(полемическое отрицание)和描写性否定(дескриптивное отрицание)之间区别特征的不同观点基础上,将该二分法扩展为两层对立——交际和逻辑受制约的否定vs.交际不受制约和逻辑独立的否定,推断性否定vs.非推断性否定,并结合约翰福音书中的例证借助逻辑概念和符号分析了否定推理的类型(直接否定推理和间接驳斥)及其具体表现;拉德比利在概述逻辑学界普遍认为否定是心理活动领域现象而非现实存在领域现象的观点基础上,从反映素朴世界图景的自然语言中的语言实际使用角度,厘清了否定的本体性和独立性存在及其概念异常(концептуальные аномалии)的属性,结合表示否定实体或偶然现象的一些语词本体性使用的各种情况以及互联网文本中的一些实例,认为这些本体性的否定用法(如небелый、небог、недверь等)能够在成语性或非字面意思的阐释框架中从情态阐释、评价阐释或两者相混合的角度获得理性解释,而这源于否定的逻辑特征和交际语用特征;里亚布采娃将列费夫尔(В.А.Лефевр)《良心代数》(Алгебра совести)一书对善、恶范畴的形式化演算方法和思路用于描写单个人的“良心代数”,划分出了两种伦理系统——**伦理系统(Не делай зла!)和第二伦理系统(Делай добро!),认为前者对善与恶之间的妥协持否定态度但对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在发生冲突的情境下)的妥协持肯定态度,而后者对善与恶之间的妥协持肯定态度但对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在发生冲突的情境下)的妥协持否定态度,进而分析了不同伦理系统下个体的不同伦理类型(圣人、英雄、凡人、伪君子)、个体进行道德选择时经受的不同情感(罪责、折磨、谴责、忏悔)以及个体间的不同关系(妥协、联合、对立、冲突),认为对伦理概念的评价取决于伦理系统的类型及评价者的个体类型,认为个体的“良心代数”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与社会的道德伦理价值体系密切相关,并结合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奥斯特洛夫斯基(А.Н.Островски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及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文学作品的分析,揭示了不同历史、不同文化条件下人们道德选择的不同模式;雅科文科在分析圣经的正教院俄语译本中отречение(否认)概念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词汇语境补缺和重补法(лексикоконтекстуальное апплицирование и реапплицирование)对比分析了“否认”语义在圣经的古犹太语(希伯来语)、希腊语原本与俄译本、英译本、德译本、冰岛语译本等各种译本中的不同表达方式及其所体现的不同观念,揭示出了原本和不同译本所表征世界图景之间的语言和概念差异。 ……
作者简介
陈勇,男,1975年3月出生,湖北天门人。2004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5月~2007年11月,在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现任信息工程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主编。主要从事语言符号学和语言哲学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类资助项目1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独立出版专著2部,合作出版专著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偏见
¥21.8¥56.0 -
乡土中国
¥18.5¥2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蚂蚁社会
¥29.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