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物理学续编
读者评分
5分

趣味物理学续编

1星价 ¥12.4 (2.7折)
2星价¥12.4 定价¥4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050137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17-03-01
  • 条形码:9787570501373 ; 978-7-5705-0137-3

本书特色

1.全球十大科普读物之一,世界科普大师的经典著作 2.妙趣横生的内容,精美的手绘插图,四色全彩印刷,新增小知识点 3.在探索中,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在快乐中,满足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 4.给孩子一个彩色的科学世界,也给孩子一个全彩的科学未来

内容简介

物理学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有趣、更广阔,应用也更广泛。为了更好地引发孩子们对物理学的兴趣,《趣味物理学续编》一书从日常生活、自然界、科学幻想小说等多个方面收集了许多和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内容涉及力学基本定律、力和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液体和气体的性质,以及冷热、磁和电、声波和光波等各方面的物理学现象,并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目录

**章 生活中的力学基本定律 1 *简单方便的旅行方法 _ 002 2 突然停下来的地球 _ 004 3 从飞机上扔下的信 _ 006 4 空中投弹 _ 008 5 不需要停车的铁路车站 _ 009 6 活动的人行道 _ 011 7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_ 012 8 大力士斯维雅托哥尔是怎么死的 _ 013 9 没有支撑物的物体能运动吗 _ 014 10 火箭是怎样飞行的 _015 11 抓住头发把自己提起来式的运动 _ 018 12 乘火箭遨游宇宙 _ 019 第二章 力·功·摩擦 1 天鹅、龙虾和梭鱼的问题 _ 022 2 蚂蚁的协同作战法 _ 024 3 蛋壳并非想象中那么易碎 _ 027 4 逆风前进的帆船 _ 029 5 想撬动地球的阿基米德 _ 032 6 儒勒·凡尔纳的大力士和欧拉公式 _034 7 结为什么打得牢 _ 036 8 如果没有摩擦 _ 037 9 失事的“切留斯金”号 _ 040 10 自己找平衡的木棒 _042 第三章 有趣的圆周运动 1 旋转中的陀螺为什么不会倒 _ 046 2 几个小魔术 _ 048 3 哥伦布问题的新解决方法 _ 050 4 消失的重量 _ 051 5 魔术秋千与伽利略 _ 054 6 两种不同意见的争论 _ 056 7 争论的结论 _ 057 8 在旋转的“魔球”里 _ 057 9 液体望远镜 _ 063 10 自行车杂技与魔环 _063 11 杂技场里的数学 _ 065 12 重力与重量的变化 _067 第四章 超乎想象的万有引力 1 物体的质量与万有引力的大小 _ 070 2 连接地球和太阳的钢绳 _ 072 3 躲开万有引力 _ 073 4 飞上月球的有趣方法 _ 074 5 月球上的半小时 _ 075 6 在月球上射击 _ 077 7 在地球内部钻个洞 _ 079 8 童话里自动行驶的道路 _ 081 9 修建隧道的方案 _ 083 第五章 乘炮弹去旅行 1 牛顿山上的投掷 _ 086 2 幻想的巨炮 _ 087 3 能把人压扁的帽子 _ 088 4 减轻炮弹震动的方法 _ 089 5 自己算一算 _ 091 第六章 关于液体和气体 1 淹不死人的海 _ 094 2 破冰船是怎样工作的 _ 097 3 沉船都沉在了哪里 _ 098 4 凡尔纳和威尔斯的幻想不再只是幻想 _100 5 沉船是怎么被打捞上来的 _ 103 6 水力“永动机” _ 104 7 “气体”“大气”等词语的由来 _ 107 8 一个看似简单的复杂问题 _ 108 9 关于水槽蓄水的问题 _ 110 10 奇异的容器 _ 111 11 空气的压力与“马德堡半球”实验 _ 113 12 新旧两种希罗喷泉 _116 13 壶形杯的秘密 _ 119 14 倒置玻璃杯内的水有多重 _121 15 无辜的撞船事故 _ 122 16 伯努利原理及其效果 _126 17 鱼鳔有什么用 _ 130 18 涡流运动和现象 _ 133 19 地心里的旅行 _ 139 20 幻想旅行和物理学旅行 _140 21 在矿井深处 _ 143 22 乘气球上升到平流层 _145 第七章 奇特的冷热现象 1 扇扇子为什么能凉快 _ 148 2 有风时为什么感觉更冷 _ 148 3 沙漠里的热风为什么不凉爽 _ 150 4 面纱的保温作用 _ 150 5 冷水瓶是怎样冷却的 _ 151 6 不用冰的“冰箱” _ 152 7 我们可以忍受多热 _ 153 8 是温度计还是气压计 _ 154 9 煤油灯上的玻璃罩有什么用 _ 156 10 火焰为什么不会自己熄灭 _156 11 儒勒·凡尔纳小说里漏写的一段 _ 157 12 在失重的厨房里做早餐 _158 13 水为什么能灭火 _ 162 14 怎样用火灭火 _ 163 15 能否用沸水把水烧开 _165 16 能不能用雪烧沸水 _166 17 马克·吐温的“气压计汤”_ 168 18 沸水都是热的吗 _ 171 19 烫手的冰 _ 173 20 用煤取冷 _ 173 21 “饮水小鸭” _ 174 第八章 磁和电的神奇力量 1 慈石与磁石 _ 178 2 关于指南针的两个荒谬问题 _ 179 3 磁力线的走向 _ 180 4 使钢磁化的问题 _ 182 5 体形庞大的电磁铁 _ 183 6 神奇的磁力魔术 _ 186 7 用电磁铁除草 _ 187 8 飞上月球的磁力飞机 _ 188 9 同“穆罕默德的棺材”一样的情景 _189 10 电磁运输器 _ 192 11 磁性武器与火星人的入侵 _194 12 阻断磁力的武器 _ 195 13 磁力“永动机” _ 197 14 电磁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_198 15 发电机和发动机结合的永动机_ 199 16 运转千年的“永动机” _200 17 停在电线上的飞鸟 _202 18 在闪电的光亮下 _ 204 19 闪电值多少钱 _ 205 20 自己制作雷雨 _ 206 第九章 光的反射、折射与视觉 1 五像照片 _ 210 2 太阳能的利用 _ 211 3 隐身帽也未尝不可实现 _ 213 4 威尔斯与隐身人 _ 215 5 隐身人的威力 _ 218 6 隐形的透明标本 _ 219 7 隐身人能看见其他人吗 _ 220 8 自然界里的保护色 _ 221 9 自卫色和伪装 _ 222 10 人在水底的视物能力 _223 11 潜水员在水中是怎样看东西的_ 225 12 水中的透镜 _ 226 13 光的折射与水中假象 _227 14 水中隐形的别针 _ 230 15 水下视线中的世界 _233 16 深水区的颜色 _ 238 17 视线的盲点 _ 239 18 月亮在不同人眼中的大小 _241 19 天体的视觉大小 _ 244 20 山顶的怪物 _ 247 21 显微镜为什么能放大 _250 22 视觉上的错觉 _ 253 23 服装和错觉 _ 255 24 哪一个更大 _ 255 25 用眼睛看,还是用大脑看 _256 26 解释不清的视觉错觉 _259 27 画上画的是什么 _ 261 28 奇怪的车轮 _ 262 29 技术上的“时间显微镜” _265 30 尼普科夫圆盘 _ 267 31 斜着眼看东西的兔子 _269 32 猫在黑暗中为什么都是灰色的_ 272 第十章 说不清的声音和声波 1 声波和无线电波 _ 274 2 声音和枪弹 _ 274 3 听觉错觉与假爆裂 _ 275 4 如果声音的传播速度变慢 _ 277 5 *漫长的谈话 _ 277 6 *快的信息传递 _ 278 7 国外的击鼓传声 _ 279 8 奇怪的声云和空气回声 _ 281 9 听不见的声音 _ 282 10 超声波在技术上的应用 _283 11 小人国居民与格列佛的声音_ 285 12 每天收到两天日报的人 _286 13 火车上的汽笛声问题 _287 14 多普勒现象 _ 289 15 一笔罚金的故事 _ 290 16 离开时会听到什么 _291
展开全部

节选

1 *简单方便的旅行方法  17 世纪,有一位法国作家西拉诺·德·别尔热拉克,写了一本讽刺小说——《另一世界,或月球上的国家和帝国》 (1652 年),书中谈到一件他本人亲身经历的奇怪事情。  一次,他在做物理实验时,不知为什么,他和用来做实验的玻璃瓶竟然一起升到了空中,几小时后才重新降落到地面上。更惊奇的是,他发觉自己已经不在法国,甚至都不在欧洲了,而是到了北美洲的加拿大。然而,对于自己横跨大西洋的旅行,这位法国作家并没有大惊小怪,反而认为是很自然的。他解释说:在一个旅行家不由自主地离开地球表面时,我们脚下的行星还是如以前一样做自西向东的转动,因此,当他在空中降落时,他的脚下已经不是法国,而是美洲大陆了。  如此一来,这将是多么便宜而简单的旅行方法啊。只要上升到空中,即使是停留几分钟,就可以降落到西方甚至很远的地方。再也不用爬山过河、越洋过海地疲劳旅行了。只在空中那么静静地等着,地球就会自动把目的地送到旅行家的脚下(如图 1,注意所画的地球和气球并非等比例)。  遗憾的是,这种想法只不过是一种幻想罢了。首先,我们上升到空中时,事实上并没有脱离地球,而是依然跟它的大气层保持着联系,我们只不过是悬在了随着地球自转而运动的地球大气里。空气,尤其是比较密实的下层空气,它会带着在它里边的一切,如云、飞机、各种飞鸟和昆虫,随着地球一起旋转。假如空气不跟着地球转动的话,那么我们站在地球上,就会经常感觉到有大风刮来,而且这种大风非常强烈,相比较而言,现在地球上猛烈的飓风①跟它一比,都要柔和得多了②。我们知道,即使我们站着不动,让空气在身旁流过,或者反过来,空气不动,我们在空气里前行,都是完全一样的,无论哪种情况,我们同样感觉到有很大的风。摩托车运动员用每小时 100 千米的速度驾车前行,就算是在完全没有风的天气里,他也会觉得有很大的逆风。  这是其一,其二是就算我们升到了大气的*高层,或者说地球外面没有这层空气,此时,那个法国讽刺小说家幻想出来的便捷旅行方法,依然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我们离开旋转的地球表面后,因为惯性的作用,还是会依照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着。换言之,我们还是会保持我们在地球上运动时的速度继续运动着。所以,当我们重新降落时,必然还是会降落到原来出发的地方。这就好比我们在飞驰的火车中向上跳起,一定还是落在原地一样。当然,惯性会让我们沿着切线做直线运动,而我们脚下的地球却做着弧线运动,但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这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注 释  ①一般来讲,气象学上把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地区强大而深厚(*大风速达 32.7 米 / 秒,风力为 12 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也泛指狂风和任何热带气旋以及风力达 12 级的任何大风。飓风中心有一个风眼,风眼越小,破坏力越大,其意义和台风类似,只是产生地点不同。  ②在圣彼得堡的纬度上,如果空气不跟地球一起旋转的话,那么我们感受的风速将达 230 米 / 秒,也即 828 千米 / 时。  2 突然停下来的地球  英国作家威尔斯曾经写过一篇幻想小说,谈到一个办事员是如何创造奇迹的。这个年轻人虽然不太聪明,但是他生来就具备一种奇特的本领,只要说出他的愿望,这个愿望就能马上实现。但是这种本领除了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愉快之外,却什么好处都没有带来。但这个故事对我们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在一次夜宴结束后,因为宴会举行的时间有些长,这个办事员害怕回家时已经天亮了,于是就想使用自己的特异功能,把黑夜延长。要怎样才能达到效果呢?命令所有的天体停止运动?这个办事员并没有立刻采取这样的行动,但是他的朋友却在一旁怂恿他,叫他停止月亮的运动。于是,他就看着月亮,沉思着说:  “叫月亮停住?我觉得它离我们太远了……你不觉得吗?”  美迪格①竭力地劝说:“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如果它不会停止,你让地球停止就可以了,我想,这大概对谁都不会有坏处吧!”  “嗯,”福铁林②说,“好吧,就让我来试一试。”  于是福铁林就做出发送指令的姿势,伸出双手严肃地喊道:“地球,停下来,不准再转了!”  这句话还没说完,他和他的朋友已经以一分钟几十英里的速度飞入空中了。  尽管这样,他还是能够继续思考的,多亏了他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想到并说出了一个新的愿望,那是关于他自己的:“无论如何,得让我自己活下去,别遭殃才好!”  庆幸的是,他这个愿望提出得正是时候。几秒钟后,他发现自己降落在一处好像刚刚爆炸过的地面上,周围遍地的石块、倒塌的建筑物碎片、各种金属制品不断从他身边飞过去,但没有一片撞到他身上。一头遭难的牛飞过去了,落在地面上时撞得粉身碎骨。惊人的大风呼啸着,他甚至都不能抬起头来看看周围的一切。  他用断断续续的高音喊叫着:“真是莫名其妙,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有狂风呢?不会是因为我做了什么事惹的祸吧?”  在狂风中,他透过飘动着的衣襟缝隙努力向四周查看后,继续说道:“天上似乎一切都很有秩序。月亮还在原处。但是别的呢……城市哪里去了?房屋和街道怎么没有了?这风又是从哪里来的?我没有呼唤风呀。”福铁林试着站起来,但是他失败了,只好双手抓住石头和土堆努力向前爬。可是没有地方可以去了,他从衣襟的缝隙中向外望去,四周都是一片废墟。  “宇宙间一定有什么东西遭受到了严重破坏,”他想,“可是究竟是什么呢,却一点也不知道。”  事实上,什么东西都毁了,房屋没了,树木没了,一切生物也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乱七八糟的废墟和各种碎片四散在他周围,在这个尘埃漫天的狂风中勉强可以看清它们的轮廓。  虽然这个祸首仍然一点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这件事解释起来却很简单。他让地球一下子停止了转动,却没有考虑到惯性的作用——在惯性作用下,圆周运动猛然停止时,无可避免地会把地面上的一切抛出去。这就是为什么房屋、人、树木、牲畜——一切跟地球本身没有固定联系的东西,会都沿着地面的一条切线,以枪弹般的速度飞出去。后来,它们又都落回到了地面上,被撞得粉碎。  福铁林也知道他造成的奇迹并不是特别成功。于是,他对奇迹的发生产生了很深的厌恶,下定决心不再创造奇迹了。可是他要把已经造成的灾害挽救一下。这场灾难可不小,狂风刮得很凶,尘土像云一样遮蔽了月亮,仿佛远处还传来了洪水奔袭的声音,在闪电的光辉下,他看到一堵水墙,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他躺着的地方冲过来。  这时候他下定决心,对着水高声喊道:“站住,一步也不许再前进!”然后又向着雷、电和风,发出同样的命令。  一切都平静下来了。  他于是蹲下来想。  “*好再也别闹这种乱子了,”他想过之后说,“**,等我说的几句话都应验了之后,就让我失掉这种创造奇迹的能力吧,从今往后,我要做一个普通人,不需要奇迹了,这玩意儿太危险了;第二,让城市、人们、房屋和我自己,一切都恢复原来的样子。”  ……

作者简介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1882—1942), 出生于俄国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是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趣味科学的奠基人。17岁时,别莱利曼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09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全力从事科普写作和教育工作。 在别莱利曼的笔下,原本枯燥难懂的科学问题,变得妙趣横生、趣味十足,很容易引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他的许多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重印几十个版本,畅销不衰,对世界科普事业作出了非凡贡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