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34156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2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520134156 ; 978-7-5201-3415-6

内容简介

《舆论学研究》是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舆论学研究会的会刊,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主办,依托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会的近200所会员单位,搭建舆论学学术交流对话平台,是中国舆论学首本、也将是很很好不错的舆论学专业刊物,将收录中国舆论学研究领域的很新研究成果,反映中国舆论学的很新学术动态和进展。本集刊设有“舆论学前沿”、“舆论理论研究”、“舆论学史研究”、“舆论学研究方法”、“舆情观察”、“舆情报告”、“媒体研究”、“海外舆情与国家形象”等栏目:“舆论学前沿”主要研究前沿性的舆论学问题;“舆论理论研究”专注于舆论学领域的理论探索;“舆论学史研究”从史学的角度研究公共舆论的演变历程与特征;“舆论学研究方法”主要在方法层面进行探索,从跨学科的视野对于舆论学研究方法进行发掘和分析;“舆情观察”对于当前社会舆情及时关注和分析;“舆情报告”多方面、多视角分析社会舆情,形成研究报告;“媒体研究”对于舆论依赖的媒体平台和渠道进行观察和研究;“海外舆情与国家形象”主要探索靠前舆情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等领域的广泛问题。《舆论学研究》集刊是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社会学、政治学及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业者、政界人士交流分享的平台,既强调前沿性,也注重学术性,是中国舆论学研究者的推荐阅读书目,是业界、普通读者了解公共舆论、认知社会舆论的参考读物。本集刊为中国与靠前舆论学提供交流对话平台,为新闻传播学教育和青年学者的发展提供机遇。面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和舆论研究发展需要的历史契机,2016年3月26日,在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主办,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舆论学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全国60多所新闻传播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网等业界媒体机构舆情研究专家围绕“建设科学的中国当代舆论学”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对中国当代舆论学学科体系的科学化建设以想象。

目录

舆论学前沿
美国近三年舆论学的研究图景
  ——对美国《舆论季刊》2015~2017年119篇论文的梳理分析【唐远清 吴晓虹】

舆论理论研究
从隔断到链接——网络舆论中社会关系的解构与赋权【卢毅刚】
社会化媒体生态要素与结构研究【杨艳妮】
论舆论战的本质【阚延华】
国际舆论战:历史演变、参与主体与因应策略【上海交通大学舆论学研究院】

舆论史研究
从自由到自律——汪康年《刍言报》“针报”栏目的舆论思想【王梅竹】
晚清中国报刊舆论的初探——以《申报》对“杨乃武案”报道为例【许建根】

舆论学研究方法
基于组合预测的突发事件衍生舆情监测模型研究【连芷萱 夏一雪】

舆情观察
社交媒体谣言治理:用户视角下的治理政策反馈与评估
  ——基于代表性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周 全】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新闻反转的传播机制分析——从“罗尔事件”谈起【陆伟晶】
国家安全阴影下的新闻自由——“五角大楼文件案”判例浅析【周 磊】

舆情报告
中国政务微信管理的制度化探索:内容与影响因素【陈 强】
校园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影响因素研究【曹 洁】
我国少数民族互联网使用差异分析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冯剑侠 李兴睿】

媒介舆论研究
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闻内容的分析研究【郝越敏】
“高知社群”的议题偏向——以水木社区为例【原永涛】
扩展的新闻领域——中国记者的微博话语研究【涂万雯】

海外舆情与国家形象
海外社交媒体上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者的特征研究
  ——基于Twitter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李雅真】
新时期外媒视野下的中企非洲形象分析【刘 珊】
在华热播日剧的日本国家形象塑造【倪佳敏】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谢耘耕 文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2002~2004),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2007~2009)。曾先后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卫视工作,有二十年的新闻采编和媒体经营管理经验,先后有三十多篇新闻作品和论文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上海新闻奖、湖北新闻奖、上海新闻论文奖等奖项。2010年11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批准,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谢耘耕工作室挂牌成立。 研究领域:新媒体与社会、危机传播管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