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维之思:当代建筑设计思维与审美

多维之思:当代建筑设计思维与审美

1星价 ¥61.6 (7.9折)
2星价¥61.6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253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112225354 ; 978-7-112-22535-4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搭建形成多维之思的主体框架,尝试从多个维度来梳理当代建筑设计思维与审美的发展状况。这些维度包括本体、主体、环境、技术四个维度。本书的主要部分也将从这四个维度出发进行论述。Di一个维度就是建筑的本体维度。第二个维度是建筑的主体维度。第三个维度是建筑的环境维度。第四个维度是建筑的技术维度。本书希望能在对当代建筑设计多维状况的分析基础上,为未来的中国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尝试提出一种中国语境之下以意境为主题的建筑美学思维方式,也希望能通过中国传统这一重要美学范畴的再阐释,去应对未来多维度的建筑可能性。

目录

前言 第1章 建筑设计思维与审美的脉络 1.1 建筑设计思维与审美的切入视角 1.1.1 情与理 1.1.2 内与外 1.1.3 形与意 1.2 现代之前的设计思维原点 1.2.1 西方古典建筑的确定形式 1.2.2 辛国传统建筑的整体意境 第2章 现代之后——当代的多维发展 2.1 现代建筑与“现代性”思维 2.1.1 绝对与相对 2.1.2 科学与人本 2.2 当代的多元维度与影响因素 2.2.1 维度一:本体维度 2.2.2 维度二:主体维度 2.2.3 维度三:环境维度 2.2.4 维度四:技术维度 第3章 当代建筑设计的本体维度 3.1 现象:存在存在者 3.1.1 存在·知觉:具身认知 3.1.2 世界·肉身:场所精神 3.1.3 真理·观相:建构文化 3.1.4 诗意·氛围:意义追寻 3.2 结构:语言话语, 3.2.1 句法:深层机制 3.2.2 语义:符号意义 3.2.3 后结构:差异视角 3.2.4 超现实:情境想象 3.3 结语:内在之美 第4章 当代建筑设计的主体维度 4.1 社会:批判实用 4.1.1 空间与社会 4.1.2 批判与实用 4.2 个体:自在后锋 4.2.1 自律与自在 4.2.2 先锋与后锋 4.3 结语:人文之美 第5章 当代建筑设计的环境维度 5.1 自然环境:移情/抽象 5.1.1 移情:有机与拟像 5.1.2 抽象:极简与模糊 5.2 城乡环境:解题重塑 5.2.1 文化:全球化与地方化 5.2.2 社会:新需求与复杂性 5.2.3 空间:再造与更新 5.3 结语:和谐之美 第6章 当代建筑设计的技术维度 6.1 技术的美学价值:遮蔽显现 6.1.1 韵味的消失与新技术的涌现 6.1.2 美的遮蔽和显现 6.2 技术创新:手段/目的 6.2.1 数字化技术与机器的创意 6.2.2 生态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6.2.3 媒介技术与文化传播 6.3 结语:科技之美 第7章 多维度下的当代西方建筑再思考 7.1 当代西方建筑的多元与悖论 7.1.1 现代性后现代性:价值观的差异 7.1.2 设计研究:模式的转换 7.1.3 建筑非建筑:边界的争议 7.2 从异托邦到多维之境 7.2.1 乌托邦、异托邦与目标的转向 7.2.2 本质的消解与异质的未来 7.2.3 多维之境与新图景的涌现 7.3 结语 第8章 结语:中国建筑设计之美 8.1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背景 8.1.1 全球化下的中西对话 8.1.2 现代化下的新旧冲突 8.2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维的当代意义 8.2.1 和谐统一的整体观 8.2.2 因宜适变的适中观 8.2.3 自然天成的环境观 8.2.4 心物交融的人本观 8.2.5 虚实相生的空间观 8.3 意境美学:面向未来的中国建筑美学之思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建筑与城市美学理论及实践、城市建筑环境更新、建筑教育教学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独立完成学术专著4部;主持参与多项重要研究课题、设计竞赛和项目实践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