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名家读经典孟子/跟名家读经典

包邮跟名家读经典孟子/跟名家读经典

¥36.3 (7.4折) ?
1星价 ¥36.3
2星价¥36.3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32403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22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101132403 ; 978-7-101-13240-3

本书特色

1. 钱逊先生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本书汇集了钱逊先生毕生研究《孟子》的学术成果,在历代研究基础上精心疏解,一一道出心得,为读者导正学习经典的方向。 2. 研读《孟子》的入门**图书:本书按照《孟子》的顺序,逐篇做了全文注释、翻译和讲解。注释简明精当,针对难字、难词、难句,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译文流畅明白;解读联系《四书》及儒家文化做出系统讲解,结合新的时代精神,援引新的学术成果,是研读《孟子》的入门**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华大学教授钱逊先生所撰的《孟子》入门研读用书。本书分为两部分,靠前部分为导读,主要介绍孟子其人其书、《孟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和主要研读方法等;第二部分为《孟子》的全文细读,按照《孟子》的文本顺序进行讲解,包括经文原文、注释、大意和解读,方便读者掌握《孟子》的思想要点。本书译注详实简明,讲解深入浅出,适合大众读者和中小学语文教师。

目录

导 读

《孟子》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展开全部

节选

读《孟子》请注意以下几点 (一)读《孟子》要联系《论语》,与《论语》会通理解。我们曾说读《论语》可无《孟子》,读《孟子》则不可不联系《论语》。孟子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传承,要懂得孟子思想,必先读《论语》,并对《论语》《孟子》作会通的理解。未读《论语》而读《孟子》,或兼读《论语》《孟子》而只把二书进行分别的、孤立的理解,不把二者进行统一的、会通的理解,都不可能真正读懂《孟子》。 (二)对《论语》《孟子》作会通的理解,首要的一点是把握《论语》《孟子》共同的中心思想。韩愈说,孔子之道,“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轲之死不得其传”(《四书章句集注》),宋儒也继承此说。韩愈以至宋儒所说孟子独传的孔子之道,所指为何?这是读《孟子》首先要思考回答的问题。《论语》的中心思想是讲做人,读《论语》要“吃紧为人”(《四书章句集注》)。读《孟子》,也应紧扣这个中心。忽略这个中心,只从性善论、仁政学说等看孟子思想,不足以说明孟子思想的真谛。 (三)对《论语》《孟子》作会通的理解,既要注意二者的同,也要注意二者的异。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而孟子于孔子思想又多有阐发,许多是“前圣所未发”(《四书章句集注》),发展了孔子思想。孔子讲为政,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讲为人,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要求仁、礼统一。孟子则说“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1.1章),“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13.33章)。突出仁、义二字。孔子只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孟子则提出了性善之说。所谓会通,就既要看到同中有异,也要能够异中见同。 (四)了解《论语》《孟子》的异同,要注意二者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时代,时代背景的不同,是决定孔孟思想发展的根本基础。这种不同,可从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变迁和学术文化发展两个方面来看。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方面,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而旧制尚存。战国时则宗法封建王国衰灭,新诸侯国建立,旧制已荡然无存。学术文化方面,孔子之时私学初起,方兴未艾;孟子之时则诸子并作,争鸣势成。脱离时代背景的变化,从观点到观点,从概念到概念,单纯从思想本身来解释,不可能对《论语》《孟子》做到会通的理解。

作者简介

钱逊: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儒学、中国古代人生哲学。曾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论语浅解》、《先秦儒学》、《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中国传统道德》(全书副主编,《理论卷》主编)、《〈论语〉读本》、《〈孟子〉读本〉》、《论语初级读本》、《儿童论语100句》、《孔子的活法——〈论语〉里的人生之道》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