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冬牧场
豆瓣9.1分,李娟非虚构长篇《冬牧场》精装珍藏版,精细校订,全新自序,新增26张冬牧场实景写真,真切展现最后的游牧景观。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333040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2页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513330404 ; 978-7-5133-3040-4
本书特色
李娟长篇纪实散文力作《冬牧场》精装珍藏版
历时四个月、零距离,为壮阔的游牧景观,做见证式的留影
全书精细修订,撰写新版自序,新增26幅冬牧场实景高清插图
鸟儿远走高飞,虫蛹深眠大地;其他留在大地上的,无不备下厚实的皮毛和脂肪;
寒冷痛苦不堪,寒冷却理所应当,寒冷可以忍受。
《冬牧场》至今仍是我写作上的自信。非要选一本书作为“代表作”的话,目前我觉得非它莫属。——李娟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娟长篇纪实散文力作《冬牧场》精装珍藏版。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户哈萨克牧民家庭,进入冬牧场,进入游牧生活的荒寒与核心处,生活了近四个月。这是哈萨克游牧民族接近尾声的转场生活——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曾经顺天应地、自律慎微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失。不久的将来,这块古老、贫瘠又广阔的牧场终将被放弃。
然而,戈壁在那里,羊道在那里,亘古不变的季节更迭在那里,深沉古老的天人关系在那里,它们并不因现代文明的改造而消失。李娟用这本书为冬牧场壮阔的游牧景观、荒野深处沉默无言的生存,做了见证式的留影。
目录
自序
**章冬窝子
一*开始
二三天的行程
三*重要的羊粪
四冬牧场
五地下的家
六冬宰
七唯一的水
八冷
九羊的冬天
第二章荒野主人
十加玛苏鲁
十一居麻
十二嫂子
十三隔壁一家
十四梅花猫和熊猫狗
十五大家
十六荒野漫步
十七与世隔绝
十八唯一的电视
十九热合买得罕和努儿赛拉西
二十胡尔马西
二十一扎达
第三章宁静
二十二暮色中
二十三牛的冬天
二十四食物
二十五访客(一)
二十六访客(二)
二十七宁静
二十八*大的宁静
第四章*后的事
二十九雪灾之年
三十我在体验什么
三十一迅速消失的一切
三十二一起去放羊
三十三串门去
三十四新邻居
三十五回家的路
后记
李娟在冬窝子(段离)
节选
一 *开始
自从我出了两本书后,我妈便在村里四处吹嘘我是“作家”。可村民们只看到我整天蓬头垢面地满村追鸭子,纷纷表示难以置信。而我妈对他们说着说着,扭头一看,我正趿着拖鞋,沿着水渠大呼小叫地跑,边跑边挥棍子,也实在不像样,便觉得很没面子。
后来,终于有人相信了。乌伦古河下游三十公里处新建了一个牧民定居新村“胡木吉拉”,村里有人来找到我妈,请我去该村当“村长助理”,每个月给我开两百块钱工资。又表示这个价位是合理的,村长本人才四百块。
我妈备感受辱,傲慢道:“我的女儿可做不了那种事!”
对方很奇怪:“你不是说她是作家吗?”
总之,在阿克哈拉村,我实在是个扑朔迷离的人物。主要有四大疑点:一、不结婚;二、不工作;三、不串门;四、不体面。
然而这个冬天,我终于要像模像样地做一件作家才做的事了—我要跟着迁徙的羊群进入乌伦古河南面广阔的荒野深处,观察并记录牧民*悄寂深暗的冬季生活。于是我妈赶紧四处散播这个消息,并进一步宣扬我的不同凡响。然而如何让牧民们理解我这一行为呢?她只能作如下解释:“她要写。把你们的,这样的,那样的,事嘛,全写出来!”
牧民们便“噢”地恍然大悟状,又低声交头接耳:“那有什么可写的!”
无论如何,“一个汉族姑娘要进冬窝子”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遍了喀吾图乡的几个牧业队。我妈开始挑选愿意带我同行的家庭。
才开始,我雄心勃勃,要跟着一户路程在四百公里以上、骑马十几天才能到达驻地的人家出发,想把游牧生活*艰辛之处遍尝一遍。可是,路程超过十天的人家都不肯捎我,怕我添麻烦&&更重要的是,我的雄心壮志随着转场日期的一天天来临,也一点点消融—想想看:半个月的时间,夜夜睡雪地,休息不足四个钟头;天天凌晨起身,摸黑出发;顶着寒流赶羊追马,管理驼队,拾掇小牛&&我这八十来斤的体格,还是别逞那个强了。于是对路程的要求降低为一个礼拜……终于,在临行前一个星期,又降至四天以下……
在经过我们阿克哈拉村的牧民中,行程三四天的牧民家庭多半是喀吾图乡牧业二队的。亲爱的扎克拜妈妈家就在二队,我曾和他们一家生活过一个夏天。照说,继续跟着他们生活再好不过。可自从那年在扎克拜妈妈家住了几个月后,牧民间四处传言我是她儿子斯马胡力的“汉族对象”,令我很生气。斯马胡力的老婆沙拉特更生气。一段时间里,她一见到我就把脸垮得长长的,一直垮到地上。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扎克拜妈妈一家都不会说汉语,我们之间的交流困难而蹊跷,误会重重。
而其他会一些汉语的牧人家庭大都以年轻夫妇为主,也极不方便—既然是年轻夫妇,肯定很恩爱了。万一人家晚上要过夫妻生活,岂不&&岂不影响我休息?
所谓“冬窝子”,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游牧民族所有的冬季放牧区。从乌伦古河以南广阔的南戈壁,一直到天山北部的沙漠边缘,冬窝子无处不在。那些地方地势开阔,风大,较之北部地区气候相对暖和稳定,降雪量也小,羊能够用蹄子扒开薄薄的积雪寻食下面的枯草,而适当的降雪量又不会影响牧民们的生活用水和牲畜的饮用水。
冬牧场远比夏牧场干涸、贫瘠,每家每户的牧地因此非常阔大,一家远离一家,交通甚为不便,甚至可算是“与世隔绝”。
进入冬窝子的牧民们,在大地起伏之处寻找*合适的背风处的洼陷地,挖一个一两米深的坑,坑上搭几根木头,铺上干草束,算作顶子。再修一条倾斜的通道通向坑里,装扇简陋的木门,便成了冬天的房子:地窝子。于是,在无数个冬天里,一家人便有了挡风避寒之处。
地窝子都不会很大,顶多十来个平方。一面长长的大床榻加一只炉子、一个小小的厨房角落,便抵得满满当当。人们在其中生活,摩肩促膝,实在没什么私密性可言……
总之,去冬窝子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可选择的范围小之又小。
就这样,*终选择了居麻一家。
居麻很能说些汉话,他家搬家路程为三天。居麻夫妻俩年近半百,随行的只有一个十九岁的女儿加玛—真是再理想不过啦!
其实,*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年居麻欠了我家好多钱,他家又太穷,看情形是还不起了,也不指望了。不如到他家住几个月,把钱全吃回来—这是我妈的主意。
可后来,每当我扛着三十多斤的雪步履蹒跚、气喘如牛地走在茫茫沙漠中,便忍不住喟叹:失策了。
作者简介
李娟
散文作家。1979年出生于新疆建设兵团。著有散文集《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记一忘二三》《遥远的向日葵地》,诗集《火车快开》,非虚构长篇《冬牧场》及“羊道”三部曲。现供职新疆文联。
所获奖项
2006年天山文艺奖
2009年在场主义散文新锐奖
2010年上海文学奖
2010年在场主义散文提名奖
2011年年度人民文学奖
2012年朱自清散文奖2014年花地文学榜·年度散文金奖
2016年 茅盾文学新人奖
2017年十月散文双年奖·青年作家奖
2018年鲁迅文学奖
-
61件事.你做了吗:无法错失的儿童早期家庭陪伴
¥17.2¥45.0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速查指南
¥129.6¥180.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实训教程
¥24.2¥28.0 -
颂歌献给党:建党百年百首歌曲集
¥62.6¥88.0 -
专业认证驱动下的地方高师院校教学质量保障研究
¥31.2¥58.0 -
小学英语朗读+默写 三年级(下册)
¥20.4¥32.8 -
3D探索大百科:动物星球迁徙世界
¥8.1¥18.8 -
我在这里等你-探访最后的野生动物家园
¥49.4¥88.0 -
祝你好孕
¥12.3¥35.0 -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人民日报重要文章选
¥13.8¥2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