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教唆未遂研究

教唆未遂研究

1星价 ¥14.4 (3.8折)
2星价¥14.1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7269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A5
  • 页数:238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519726928 ; 978-7-5197-2692-8

内容简介

《教唆未遂研究》详细辨析了教唆未遂的内涵与外延,从构成要件规范意义层面深入论证了教唆未遂可罚性的理论基础。基于正犯概念立场,超越共犯独立性与共犯从属性之争,准确定位与定性教唆未遂,并探讨了教唆未遂的可罚性根据。通过类型化分析我国教唆未遂司法案例,构建了符合我国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唆未遂的处罚范围,针对我国关于教唆未遂的解释论困境,提出了立场一贯的解决方案。

目录

目录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
三、研究方法
**章教唆未遂的概念界定
**节教唆未遂的内涵
一、德日刑法理论简介
二、我国理论之争
第二节教唆未遂与未遂教唆辨析
一、未遂教唆的含义
二、概念辨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教唆未遂可罚性的理论基础
**节诸正犯概念对教唆未遂的认知
一、正犯概念的学说
二、诸正犯概念对教唆未遂的认识
三、正犯概念的检讨
第二节诸概念之间逻辑关系辩正
一、正犯概念与犯罪参与模式的关系
二、扩张正犯概念(单一正犯概念)与独立性理论
三、限制正犯概念与共犯从属性理论
第三节我国犯罪参与立法模式的立场解读
一、我国的犯罪参与立法模式
二、解读我国犯罪参与中教唆未遂的立场——限制正犯概念
本章小结
第三章教唆未遂可罚性的立法例考察
**节德日立法例对教唆未遂体系定位之理解
一、日本立法例的考察
二、德国立法例的考察
第二节我国立法例下教唆未遂的可罚性
一、我国学者观点以及司法实务立场
二、探析观点对立的根源
三、限制正犯概念下的教唆未遂属性
四、教唆未遂的可罚性根据
本章小结
第四章我国刑法中教唆未遂的处罚范围
**节教唆未遂的处罚范围
一、未至教唆
二、失败教唆
三、无效教唆
四、不完全教唆
五、共犯的教唆犯(预备)
第二节不完全教唆的个案化初探
一、被教唆者的实行过限与实行不及
二、被教唆者欠缺故意的教唆
三、教唆犯之正犯的具体对象错误
本章小结
第五章教唆未遂处罚问题的立法重构
**节学者观点及述评
第二节本书见解
一、合理限定教唆未遂的处罚范围
二、被教唆者欠缺故意的教唆立法化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安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法学学士(2003年)、武汉大学法学硕士(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2012年)。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研究成果发表于《人民司法》《海南大学学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刊物;主持中国法学会、湖北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项,湖北省教育厅等省厅级课题20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