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6413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108064134 ; 978-7-108-06413-4

本书特色

此套书可谓:
1、影响中国的红色文化: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反法西斯战争……历史惊涛化作笔底风雨,唤醒几代中国人。
2、著译合一的典范佳作:鲁迅、耿济之、郭沫若、茅盾、蒋光慈……群星璀璨,以笔为桨,载你重游伏尔加
3、左翼文人的纸上蓝图:现实主义、人道精神、历史使命感……重塑疗救社会病痛、改造民族灵魂之文学

内容简介

《虹》描绘了一幅灾难中的苏联人民的真实图画,被德军占领的村庄面对的是敌人黑黝黝的枪口,屈辱、悲愤、痛苦折磨着留下来的妇孺老弱,他们怀着对敌人不共戴天的刻骨仇恨,配合游击队跟敌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瓦西涅夫斯卡娅像一个雕塑家一样,运笔如刀,刻划了在法西斯铁蹄蹂躏下奋起抗争的人物群像,特别是女游击队员娥琳娜的形象感人至深。娥琳娜被捕后,敌人当着她的面枪杀了她刚出生的儿子,她受尽折磨,坚贞不屈,英勇牺牲。娥琳娜和其他村民的苦难象征了苏联人民的集体苦难,她坚强不屈的形象代表了不可战胜的斯大林苏联坚不可摧的胜利信念和英雄气概。

节选

译序

瓦西列夫斯卡娅原籍波兰,1905年生于波兰克拉科夫市城郊。父亲是富于国家思想的波兰革命者,平时埋头于社会工作,对孩子的教养很少注意。作者幼年时,可以说没有人照料,自己长大的。她家在工人区,她的住宅是工人区里唯一的一所大房子。那时同她一起玩耍的,尽是些衣服褴褛的穷孩子。这些小朋友的悲惨生活,在她幼稚的心灵上留下了不灭的印记。
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她同祖母和姊妹们都住到乡下去了。
波兰富于国家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分子,这时都大为活跃起来。他们不明白帝国主义大战的本质,希望战争能帮助波兰解放。作者的父母,就是属于这派的革命活动者。他们也被卷入这次大战的旋涡,都全身心投入社会活动去了,好几年都没有顾及自己的孩子们。孩子们挨着饿,忍受着战时农村的一切艰苦,同农民一起过着穷困的生活。
作者这时同农民的孩子们一起参加田里的劳动,同他们一起忍饥受饿,一起去采野果子,在篝火上烘蘑菇。
在农村,她**次接近了农民,理解了农民的生活,这些使她后来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者。这些印象,根深蒂固地深入到她的意识里,使她后来的创作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使她的作品成为真正人民的作品。
1917年底,作者的父母把这个在农村“长野了”的小姑娘,带到城里受教育去了。她进了克拉科夫的中学,过起正常的生活来。
1918年,产生了所谓“独立波兰国”,作者的父母为它曾经奋斗了多年。他们希望这个波兰国能解决一切民族问题,他们以为正义、自由和民主将同这个新国家一起出现。可是独立的波兰一开始,这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就看出社会上种种不是他们所预期的现象。她看到这里实质上同从前一点改变也没有。为了真理,为了正义,为了自由与幸福而奋斗,这是她所决定的道路。
作者一进大学,就卷入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的狂涛。1923年,她参加了克拉科夫的工人运动。这时她一面在大学读书,一面出席工人大会做报告、演说,即刻成为极有说服力的动人的演说家,成了人民的喉舌。
1927年她从大学语言科毕业后,就当起教员来。几年光景,她转了不少学校;因为她的自由思想和参加工人运动的经历,她到处遭到学校当局的解聘。后来,在学校教书和在机关服务已完全不可能,她就到烟草工厂去做工,可是在工厂也同样碰钉子,厂家向她一瞟,就冷冷地说我们需要的是工人,而不是煽动家。
她的第二个丈夫(**个丈夫是一个革命的大学生席曼斯基,已故)——马里安?包加特柯,是一个进步的石匠,是克拉科夫工人运动领导者之一,他在这儿也无法立足了。他们夫妇俩就带着女儿,被迫离开克拉科夫到华沙去了。
在华沙,作者在波兰教师联合会找到一点工作。*初,她在该会出版的儿童杂志做校对,后来做编辑。在整个黑暗的局面下,工作意义的重要与条件的艰苦是不待说的了。
后来她担任编辑工作,同她过去教书时一样,并不曾放下革命活动。如果说她像一团火,那她的火焰只有比过去更炽烈了。当时她所领导的波兰教师的罢教,就是一个例子。这是波兰教师破天荒的创举,罢教持续了三个月。
这以后,她的生活更陷入了绝境,一切生存的道路都断绝了。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困的煎迫,艰苦的考验,对她都不过是一种砥砺,她只有更昂奋地向自己理想的道路上迈进。
她的紧张的革命工作,一直持续到1939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大战爆发了。平时只善于镇压人民的、像纸扎的波兰政府,一遇到战争的烈焰,就即刻火化了。
作者在遍地烽火里,踏着变成焦土的城市和乡村,步行六百公里,到达苏联边境,到达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她觉得这是到了老家,到了真正的故乡。她在这里受到苏联人民的盛大欢迎,受到苏联人民骨肉之亲的关怀,他们欢迎这位为自由而战的坚强的女战士,关怀这位杰出的战斗的女作家!
她被苏联人民选为苏联*高苏维埃代表,参加建设新生活的工作。
从卫国战争爆发的**天起,她就执笔从戎,投身于大战的血火中,加入反法西斯侵略的武装行列里,担任随军记者和部队文化工作,出生入死,以至今日。

瓦西列夫斯卡娅是一位革命者,一位为自由,为光明而斗争的勇猛坚强的战士,同时也是一位战斗的、天才的政论家和文学家。写作和她的革命活动是分不开的,也可以说,写作对她而言是战斗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她认为自己的作品,只是为达到更高尚目的的一种手段,是反抗恶势力的一种工具。她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说:“在劳动者为自己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里,书籍也是一种武器。”艺术对于她,*重要的是在活的形象里,表现人民真实生活的有力工具。这是她对于文学的基本态度,也就是上边所说的,创作是她的战斗生活的一部分。
在艺术上,她首先要追求的是真实。在《大地在苦难中》一书的后记里,她说:“我没有写过一件不真实的事件,我的人物没有一个不是从活生生的现实里取来的。”她的手法是真实,勇敢,锋利,明快。她没有怪诞的譬喻、华丽的形容语、矫揉造作的对比与浮光掠影的空谈。她所写的一切,都是严肃,庄重,质朴,大方。
她*注意的是尖锐而迫切的现实问题,她厌恶那些把文艺当作防空洞的逃避现实的作家。换一句话,她是不主张“文艺无用论”的。
鲁迅先生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瓦西列夫斯卡娅是不怕这悲惨的人生的。在她的作品里,处处写到生活的悲惨,可是这儿却没有悲观的阴影,没有消沉、绝望的色调,相反,她的作品里,处处充满着豪迈、勇壮、刚毅、乐观的精神。她爱人民,相信人民的力量,她的著作就是指引人们向光明挺进的火炬,是鼓舞人们为自由而战的号召。她的现实主义,是革命的、乐观的现实主义。
她很早就开始写作,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已经开始写抒情诗。
后来同她的第二个丈夫从事工人运动的时候,有一次五一节来到了,她丈夫为五一节晚会的游艺节目找材料,在书里找来找去没找到适当的材料。瓦西列夫斯卡娅就自己动手写起来。几天之内,她为游艺会写了小调、集体的和个人的朗诵诗、剧本等,整整写了一整套节目,当时得到观众的极大欢迎。这使她又想起自己的文学才能来。过了些时日以后,她有一次探监回来,就把自己所见的写了一个短篇小说,登到《华沙日报》上,接着又写了一些。过去她在旧货市场,在大街小巷所得到的下层生活的悲惨印象,现在都来到她的笔下了。
等作者了解到自己的这些作品起了一些作用的时候,她就永不搁笔了。于是她今天写一篇公司雇用仆役的速写,明天写一篇砖瓦厂工人生活的素描,日积月累,从这些报告、速写里,后来就产生了她的**部作品——《时代的面貌》,反映了波兰社会下层在饥寒线上呻吟、挣扎、苦斗的一面,是波兰城市工人悲惨生活的记录。费了几许周折,这部著作才在1934年出版(1935年出版俄文本)。
这部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作者回忆道:
“我收到一位革命工作者的信。信上说,他*艰难的时候,我的书给他一种斗争的勇气和新的力量。有好多人对我说,他们读了《时代的面貌》,对过去好多不明白、不知道的事情,现在都明白,都知道了。于是我懂得在劳动者为自己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里,书籍也是一种武器。于是当生活在我面前提出新的问题,出现新的现象的时候,当我看见强暴和不公平的时候,我就写书来抗议,来把实际情形告诉人们,帮助他们来奋斗。”
这些话同时也说明了作者创作的动机。
她在这儿写社会生活的黑暗面,写大多数人民的痛苦,可是她除了写这些痛苦、穷困以及由穷困而来的生理上的退化和道德的沉沦以外,她能揭示,能表现出被现实社会所绝灭的这些人物的高尚、勇敢、自我牺牲、渴望自由的精神。因此作者从她的**部著作问世起,就被尊为与高尔基并列的大家了。如果说高尔基是俄国革命的海燕,那么瓦西列夫斯卡娅可以说是新波兰的先驱者。
她的第二部著作是1935年出版的《祖国》(1936年出版俄文本)。小说写雇农生活的暗淡。
作者还在克拉科夫附近学校教书的时候,就认识了一个饥寒交迫、沉默寡言的老雇农。她看了他住的比主人的牛栏还不如的小棚。看了他的生活,她才知道这个可怜的老头,从前曾积极反对过帝制,坐过牢……后来他为“独立波兰”奋斗过,以为“自由的波兰将没有外来的侵略者”,“那儿将有真正公道的人民幸福的生活”。“独立波兰”来到了,而人民却只有幻灭,幻灭。“真正的祖国,在那里人民是可以得到真正自由幸福的。”这是她在这部书里所得的结论。
她的第三部著作是1938年出版的《大地在苦难中》(1939年俄文本出版)。这是她到华沙以后,在紧张忙碌的社会工作中写成的。
在长篇小说《祖国》里,读者还可以看到饥寒交迫的雇农,在羡慕尚能温饱的“自由的小掌柜”,而二十年间的“独立波兰政府”的存在,使这些尚能温饱的“自由的小掌柜”,也丧失了所有的一切,陷于一贫如洗的惨境。“森林——是地主的,水——是地主的,耕地、草原——是地主的,总之除了空气以外,一切都是地主的”……波兰的农民,由于破产而几乎陷入绝种的境地。于是人们求生的野火,到处燃起了。这是作者在《大地在苦难中》所展示给读者的。
她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是1940年在苏联出版的《沼泽地上的火焰》(**卷)。这是在“独立波兰”崩溃的前夜完成的。这部手稿在苏联用波兰文、白俄罗斯文、乌克兰文、俄文以及苏联其他好多文字出版。
作者到苏联以后,在沸腾的工作里依然继续写作。她除了在《真理报》《消息报》《红星报》及其他苏联报纸杂志上写论文、小品、短篇小说外,还写了两本儿童小说:《柳树和人行道》及《阁楼》,写了剧本《巴尔杜什?戈洛瓦茨基》和《沼泽地上的火焰》(第二卷)。
卫国战争的飓风,把她卷到前线上,投到炮火里了。她身着戎装,同红军战士们并肩驰骋于疆场上,将自己所目睹、所体验的活生生的可歌可泣的事实,除了写成许多报告和短篇小说之外,在戎马倥偬里,又完成了一部碑石似的巨著,这就是苏联评论界誉为“苏联文坛上的重大收获”而荣膺1942年度斯大林一等文艺奖的《虹》。同时她还根据这本小说,写了一个电影剧本。想不久之将来,这部作品就会在银幕上与观众见面了。
......


《虹》*初发表于1942年8月25日至9月27日的莫斯科《消息报》上。刊完不久,就得到友人由远道航寄的全份剪报。全文共分九章。阅后就开始介绍。至今年4月底,译至*后一章的时候,忽又收到航寄的俄文单本,同报纸上所发表的一对,这儿不单分为十章,而且从头到尾,都来了一个根本的大改造:有时改动一个字,有时增删几句,有些地方竟增加了一两千字(全书约增加一万五千字)。单本的确比初发表者好得多。一个字的更动,作者都细心考虑过。作者这种精益求精、丝毫不苟的态度,真可佩服,同时也是写作的人所应当取法的。
译稿呢,这时也从头做起,一手指着单本原文,一手指着根据报纸的译稿,一个字一个字地校改起来。分段不同的,用红笔批注出来,能填到夹缝里的,就填到夹缝里。夹缝里填不进去的,就另纸写出,剪下,贴上去。这校改、剪贴和批注的工作,所费去精力与时间,结果竟比重译一遍还多。而我自己却毫不感觉厌倦,相反,在赤日铄金的酷暑里,在亢旱得令人难以呼吸的烦躁里,忘却了琐事的烦扰,熬着生活的煎迫,用无限的精力与兴会,来贯彻我的工作。
作者原作用波兰文写的。俄文译者为叶?吴希耶维奇。单本于1942年底由莫斯科国家文学书籍出版局出版。
中译本里的注解,均由译者所加。
1943年8月27日
靖华记于歌乐山麓

作者简介

作者:瓦希列夫斯卡娅(1905—1964),苏联女作家,原籍波兰,代表作有《虹》《祖国》《大地的苦难》。1934年,瓦希列夫斯卡娅反映波兰社会下层人民困苦生活的小说《日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来又接连出版了《祖国》《大地的苦难》。此外,她也曾在苏联报刊上发表论文、小品和短篇小说。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爆发后,她以记者身份和红军战士并肩战斗,写下了《党证》《一个德国士兵的日记》《为了胜利》等一篇篇纪实性的报道,为之后的小说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曹靖华(1897—1987),原名曹联亚,河南省卢氏县五里川镇河南村人。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192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俄文,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7年4月,重赴苏联。1933年回国,在大学任教并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59年—1964年,任《世界文学》主编。1987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同年8月,获苏联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