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

1星价 ¥21.1 (3.4折)
2星价¥21.1 定价¥6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0696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9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517069614 ; 978-7-5170-6961-4

内容简介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以特色小镇建设为背景,对我国新农村的景观建设做了系统研究。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分为七章,首先对我国特色小镇的相关政策和概念进行了详细解读,其次对我国新农村景观建设的现状和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后对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对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前景做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的新农村景观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适用于广大在校学生作为引导性读物,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教师、学生以及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目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读与研究
**节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政策理论研究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理论解读与研究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理论解读与研究

第三章 我国农村景观建设现状分析与研究
**节 我国农村景观的构成
第二节 我国农村景观的构成特点
第三节 我国农村景观的审美优势
第四节 我国新农村景观建设的现状、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

第四章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的理论分析与研究
**节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构建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景观构建的方法
第三节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构建应当遵循的客观规律

第五章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
**节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的规划理念
第二节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体系框架构建
第三节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意象景观体系建设
第四节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聚落景观体系规划设计研究
第五节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体系建设研究
第六节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文化景观体系建设研究
第七节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观光休闲农业区景观建设研究
第八节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设计与开发的策略探索

第六章 总结——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的总体策略
**节 尊重历史的传承——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原生态景观体系的保护措施
第二节 抓住时代的机遇——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的措施

第七章 展望——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的协同性研究
**节 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的共性
第二节 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的协同性研究
第三节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  (三)特色小镇与旅游的关系  国家版本特色小镇与浙江版本之间还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在特色小镇与旅游的关系上,两者有着迥然不同的定位。特色小镇与旅游的关系本来应该是简单明晰的,但由于浙江要求所有的特色小镇都应具备3A以上景区功能,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有些}昆乱复杂。为了理清这一关系,首先还得从浙江的做法说起。  “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这是浙江省政府关于特色小镇建设文件中的原话,显然,旅游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标配,这一做法自然有其合理性,首先是国外的绝大多数特色小镇,均有旅游功能,而且“特而强”的产业均衍生出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不仅延长了产业链,而且拓展了小镇的功能,这在前文有涉及,不赘述。其次,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需要。3A级以上的景区,自然是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地方,少了城市中心的嘈杂喧闹,却多了与自然山水相融的景观与幽静,而其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却毫不逊色,因而可以留住海归人士、企业高管、科技人员创业者等人才,并借此形成完善的社区功能。再次,“要求把小镇建设成为A级景区,根本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强调发展旅游产业,更重要的是借助于这种方式打破传统产业之间的隔阂,形成资本、文化、人才、产业等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在这种重新组合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机会,激发出新的动能”,这既是对传统的城市化及工业园区建设不注重生态环境的反思,也是出于对经济、文化、生态等各类要素优化配置的需要。  循此思路,对已有的研究做不少概括总结,如特色小镇是特色旅游和特色产业并驾齐驱的“双特”产业,特色小镇必须具备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大功能,而这些功能都是源自产业,即从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延伸、衍生出文化、旅游功能,进而完善好社区功能,表现为“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的大拼盘,既是特色小镇,就具备发展旅游服务业的潜质,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很多,塞给人的观念就是特色小镇必然有旅游,旅游是特色小镇必不可少的因素,把本来只是浙江省的做法,使人误以为是普遍的要求。  其实,国家层面并没有做这样的要求。三部委2016年发布的文件只是把“休闲旅游”作为与“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并列的特色小镇的类型之一,同年国家发改委的相关文件,也只是“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按照不低于3A级景区的标准规划建设特色旅游景区”,并未做硬性要求。国家层面对浙江做法的这种修改,显然有着多方面的考虑。这里不妨作些推测,首先是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有的地方虽有丰富的特色资源,却难以达到3A景区的水平,故而只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去做,其次是浙江的这一做法受到一些专家的批评,认为没有必要做这样“一刀切”的统一要求。这些批评的合理成分或许为国家政策制定者所吸收。针对浙江做法所进行的批评,以王兴斌为典型,其观点为:“旅游和产业发展更多的是存在冲突而不是融合”。何以如此?一是离开城市中心到小镇生活的高端人才,是冲着小镇的宁静而来,故而不喜欢小镇被如织的游人弄得闹哄哄的,更不会喜欢自己的住房或办公楼天天被陌生的游客拍照。同时高端人才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还有些高科技项目也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性,因而不适宜陌生人进入。二是宜居与宜游的基础设施及公共产品是不同的,宜游需要较好的酒店、民宿;宜居则需要较好的公寓、学校、医院,故而宜居的地方不一定适合旅游,宜游的地方不一定适合居住。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所说的产业与旅游的冲突是可以克服的,比如通过旅游线路的安排,避开安全保密区及生产工作区,宜居要求的公寓、学校等,本来就在特色小镇的社区功能的要求中;此外,从基础设施及公共产品方面来说宜居与宜游完全可以兼顾,可以并举。  综合上文,可以将特色小镇与旅游的关系简括如下:**,休闲旅游类小镇是特色小镇的类型之一,且在全国**批特色小镇中占比达一半以上,是远离都市的偏远地区建设特色小镇、发展经济的较好选项。第二,国家层面没有把3A以上景区的旅游功能作为特色小镇的标配,只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做这样的功能叠加;做了这样硬性要求的只是浙江等少数几个省市,其目的除了延长产业链外,更多的是为了打造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高端人才。第三,宜居与宜游通过旅游线路的安排,是可以融合的。  ……

作者简介

李煜,女,出生于1980年4月,山东省济宁市人 , 现任山东交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副教授,多来年致力于环境设计专业的科研、教学及实践。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