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6064059
- 装帧:书写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306064059 ; 978-7-306-06405-9
本书特色
陆一帆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心理学家。其专著《文艺心理学》自1985年出版以后,讯即在全国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影响甚巨。本书的出版,奠定了陆一帆先生在国内美学界的尊崇地位。正是在本书的影响下,陆一帆先生召集起一批中青年学者,用极短的时间撰写出版了一套“文艺心理学丛书”,从而形成了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广东文艺心理学学派。时至今日,虽学界兴趣早已物换星移,但陆一帆先生的开拓精神与学术胆识却将继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陆著《文艺心理学》在中国学术史上当具有不朽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既包含了对作为审美客体的艺术作品的研究,也收容了对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法则的考察。从心理学体系上看,作者把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研究分别融入对创作、作品与欣赏的考察中去。换句话说,是侧重在艺术中考察心理活动的规律,而不是在心理过程中解释艺术。
目录
**章文艺心理学的兴起
一、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文艺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
三、研究文艺心理学的方法
**章审美心理的产生及艺术起源
一、关于艺术起源的各种观点
二、审美心理的产生
三、艺术的产生
文艺家体验生活心理
第二章入与出
一、美学史上的“距离”说与“入出”说
二、入
三、出
第三章迁想
一、文艺所表现的自然是情化的自然
二、迁想妙得
第四章通感
一、通感的性质及种类
二、通感的作用
三、通感的生理基础
第五章文学的透视法
一、什么是文学的透视法
二、文学家如何运用透视法
文艺创作心理
第六章文艺的形象思维
一、文艺的形象思维与一般的形象思维的区别
二、文艺的典型化
第七章灵感思维
一、灵感是一种思维方式
二、灵感思维的过程
文艺的心理功能
第八章文艺的情感功能
一、情感的性质、种类及其产生
二、情感的作用
三、情感的调养
四、文艺的情感功能
第九章文艺的共鸣
一、什么是共鸣
二、欣赏者如何进入忘我境界
三、共鸣的条件
第十章壮美艺术的心理功能
一、壮美的特点
二、壮美感的结构及其产生
三、壮美的心理功能
第十一章优美艺术的心理功能
一、优美的特点
二、优美感的结构及其产生
三、优美的心理功能
第十二章悲剧的心理功能
一、美学史上关于悲剧心理功能的论述
二、悲剧感的结构及其产生
三、悲剧的道德教育作用
四、悲剧“大团圆”结局的心理功能
第十三章喜剧的心理功能
一、喜剧的特点
二、笑得心理过程
三、讽刺喜剧得共鸣规律
四、讽刺喜剧得道德力量
文艺欣赏心理法则
第十四章审美探究心理
一、探究是人类的一种本性
二、审美探究心理
三、审美探究的生理基础
第十五章审美习惯心理
一、习惯二、审美习惯
三、审美探究与审美习惯的对立与统一
第十六章审美对比心理
一、对比的心理过程
二、对比心理在文艺创作中的运用
第十七章审美心理节奏
一、审美心理节奏
二、审美心理节奏与艺术节奏
整理后记
作者简介
陆一帆(1932—1995),出生于广西钦州。195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196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参加文艺学研究班学习,长期从事美学研究及美学教学工作。历任中山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20世纪80年代初发起组织“广东省美学学会”及“广东文艺心理学研究会”,并主编出版“文艺心理学丛书”及“美育丛书”,在全国有广泛影响,成为20世纪80年代全国两大文艺心理学学派之一的领军人。出版有《新美学原理》《文艺心理学》《人的美学》《观众心理学》《青年美学向导》《文艺学新论》等著作。曾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广东省美学学会副会长。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4¥55.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随园食单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0.5¥30.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