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1135725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10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101135725 ; 978-7-101-13572-5
本书特色
1. 名家之作,视野开阔:吕思勉先生熟读二十四史,顾颉刚、钱穆、严耕望、李敖等都对他盛赞有加。本书贯彻了吕先生“大视野、通识感,不拘泥于局部细节”的一贯风格,是学习历史顶好的入门书。 2. 精编精校,系统呈现:本书由吕思勉先生再传弟子华东师范大学张耕华教授精心选编,系统呈现吕先生有关中国通史z主要和z精彩的内容,是一部难得的简明学史读本。 3. 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全书文字简洁,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另有图表50余幅,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通俗读物。
内容简介
《吕思勉讲中国史》是以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初阶读物《更新初级中学教科书 本国史》为正文,以吕先生其他史著中相关论述为附注,精编而成的一部历史普及读物。全书分为五编,分别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现代史和综论,上起上古传说,下讫清末民初,一本书可尽览吕先生有关中国通史z主要和z精彩的内容。
目录
编选说明
导读
**编 上古史
**章 太古之传说
第二章 中华民族之建国
第三章 唐虞夏商之政教
第四章 上古之文化与社会
第五章 周之建国及其政教
第六章 春秋与战国
第七章 周代之社会概况
第八章 春秋战国之学术思想
第九章 本期结论
第二编 中古史
第十章 秦代之统一与疆土之拓展
第十一章 两汉之政治概况
第十二章 两汉疆域之开拓与对外交通
第十三章 两汉之学术与宗教
第十四章 两汉之社会概况
第十五章 三国之分裂与晋之统一
第十六章 中华民族之新融合
第十七章 两晋南北朝之文化与社会
第十八章 隋之统一与唐之继起
第十九章 隋唐之武功与对外交通
第二十章 隋唐之政治与学术
第二十一章 隋唐之社会与宗教
第二十二章 中国文化之东被
第二十三章 唐之衰亡与五代之纷乱
第二十四章 宋之统一与变法
第二十五章 辽夏金之兴起与对宋之关系
第二十六章 宋之学术思想与社会概况
第二十七章 元代之武功
第二十八章 中国文化之西渐
第二十九章 明之内政与外交
第三十章 明之衰亡与奋斗
第三十一章 中华民族的拓殖
第三十二章 元明之文化与社会状况
第三十三章 本期结论
第三编 近世史
第三十四章 中西交通之渐盛与西学之输入
第三十五章 清代之勃兴
第三十六章 清初之政治及武功
第三十七章 中华民族之扩大
第三十八章 清初之外交与中叶之政治
第三十九章 鸦片战争
第四十章 太平天国
第四十一章 英法联军与中俄交涉
第四十二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
第四十三章 中日战争与外力之压迫
第四十四章 维新运动之始末
第四十五章 八国联军之役
第四十六章 日俄战争与东北移民
第四十七章 清代之政治制度与末年之宪政运动
第四十八章 清代之文化与社会状况
第四十九章 清代之经济状况
第五十章 本期结论
第四编 现代史
第五十一章 孙中山先生与革命运动
第五十二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之成立
第五十三章 民国初年之外交
第五十四章 军阀政治与内战
第五十五章 欧战后之外交
第五十六章 国民革命之经过
第五十七章 国民政府成立后之内政与外交
第五十八章 *近之文化经济与社会状况
第五十九章 本期结论
第五编 综论
第六十章 历史与人类生活之关系
第六十一章 中华民族之逐渐形成与前途
第六十二章 中国文化之演进及其未来
第六十三章 国际现势下吾国之地位与复兴运动
节选
禹的治水 当尧的时候,天下有洪水之患。舜摄政,举禹,叫他去治水。禹乃先巡行各处,看定了地势,然后用疏浚之法,导小水使入大水,大水使入海。当时独流入海的,是江、淮、河、济四条水,谓之“四渎”,为诸水之宗。 治水的三阶段 朱子说:禹的治水,只有《书经·皋陶谟》即今本《益稷》中,“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几句话*可信。川是自然的河流,畎浍则人力所开的水道,海乃湮晦之义,距离较远,而其地的情形,为我们所不知之处,则谓之海,所以夷、蛮、戎、狄,谓之四海。九是多数的意思。“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只是把人力所成的沟渠引到大河里,又把大河通到境外罢了。治水*早的法子,该是堤防,这原是*易见到的,然久之就觉得其不妥,不顺着自然力的方向去利用他,而要与之相争,这总是不行的,于是就从堤防进步到疏浚。古书上说鲧治水的失败,禹治水的成功,就是代表这一个观念的,未必是当时的事实。然而疏浚的工程太大,人力实不能胜,奈何?于是有(明)潘季驯束水攻沙之法。束水攻沙者,河行到平地,流势宽缓,将未显出堆积作用来时,我们则窄其道而束之,使其再显出冲刷作用和搬运作用,于是从上流挟带而来的泥沙都被搬走,不至堆积下来了,不和自然力争斗,亦不见他退缩,而即利用他的力量,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这确是治水*高的方法了。治水的三阶段,恰代表了人类对付自然的三种态度。(摘自第三章《唐虞夏商之政教》) 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武帝是个雄材大略的人,他对外国用兵,替中国开拓了不少疆土,其事都见下章。他在内治上,也有几件著名的事情。**,他置五经博士,是国家设立太学之始。(当时仅就固有的官吏中,拣其有学问的,替他招致弟子;既未营建校舍,亦未设立教官。博士本非学校教师,但后来设立太学后,教师未曾别立名目,即以博士为名)第二,他命郡国选举孝廉,是科举制度的先声。(此时未有考试之法,但唐以后的科举制度,是从此制变化而成的,参看本书第十八章)第三,他又听董仲舒的话,重用治儒家之学的人。于是春秋、战国时各学派之中,儒家之学,就归于一尊了。可惜他性好奢侈,既要开疆拓土,又要营宫室,求神仙,还要出去巡游。财政不足,就用了许多言利之臣,以致民愁盗起,国内几致大乱。幸而晚年悔过,能够与民休息。昭宣两代,政治也都算清明,才算危而复安。(摘自第十一章《两汉之政治概况》) 从怎样生活的到该怎样生活 从前的人,以为历史不过记载伟人的事迹,与大多数国民无干。殊不知有怎样的社会,才能有怎样的人物。孔子若非生于周代文化*盛之时,岂能成为博学的大圣人,为儒教之祖。如来若不生于印度,或者那时印度文化不发达,岂能创立一种伟大的宗教,传布到中国来?所以伟人只是时代的产物。固然,伟人的能力,超过常人数十百倍,不是社会进化,已经达到一定的阶段,伟人亦是无可成其伟的。伟人只是时代的结晶。了解了该时代的社会,就什么都了解了。旧见解的纰缪,在于不知道古今社会的变迁。他们总以为古今的社会,是一样的;一切不同的事,只是几个特殊的人做出来,倒像不同的人,在同一舞台上做不同的戏一般。如此,就要摹仿古人,演成时代的错误。从西力东侵以来,我们这种错误,不知道闹过多少次。你们试想想看:从你们有知识以来,社会上的现象,有什么改变没有?你们或者年纪小;或者生在偏僻地方,觉不着什么;试问问年纪大的人,据他们的经验,社会上的现象,有什么改变没有?吃的东西,价格腾贵么?衣服的式样变换么?住的房子怎样?交通的器具和路线怎样?人情风俗又怎样?这许多,固然是一事一物之微;一个人所看见的,也只是社会的一小部分;然而社会全体的变动,就是一事一物之积;就部分,就可以推想出全体来。社会是变了。社会是时时刻刻在变的,拘守老法子,是不对的。该走什么路呢?社会为什么要变,必有其所以然之故。看清这所以然之故,应付的方法,就出来了。所以然之故,是要从事实上看出来的,所以史学是社会学的根柢。(摘自第六十章《历史与人类生活之关系》)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等。江苏武进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史学名家。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其治学涉及史学、文学、经学、文字学、文化思想、民族学等多个领域。其著述规模恢宏,博通周赡,既注重考据,又能融会贯通,素为学术界所推重,对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而巨大的贡献。 张耕华,1952 年生,浙江鄞县人。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史学史和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致力于吕思勉遗著等的整理工作,已编辑出版吕思勉文集十余种。主要著作有《人类的祥瑞——吕思勉传》《史学大师——吕思勉》《历史哲学引论》等。
-
两张图读懂两宋
¥23.2¥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万历十五年
¥23.5¥25.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5¥38.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1¥35.0 -
清朝穿越指南
¥19.8¥45.0 -
朱元璋传
¥17.2¥3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7.6¥39.0 -
中国近代史
¥21.1¥39.8 -
人类酷刑简史
¥33.6¥59.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2.5¥29.8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33.3¥68.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35.6¥78.0 -
韩鹏杰说:这才是江湖
¥27.4¥48.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22.9¥45.8 -
康雍乾盛世中的君臣关系
¥14.3¥39.8 -
昨日书林: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8.0¥25.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30.9¥68.0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35.1¥68.8 -
民国往事
¥12.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