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尼.罗塞特-我的出版人生

巴尼.罗塞特-我的出版人生

1星价 ¥40.6 (7.0折)
2星价¥40.6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705776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15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520705776 ; 978-7-5207-0577-6

本书特色

巴尼·罗塞特是美国二十世纪*重要、*特立独行的独立出版家之一,1951年他以3000美元收购了格罗夫出版社,并将其打造成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反对越南战争、拥抱民权运动、蔑视审查制度的反主流文化的核心力量。罗塞特绝不是“绅士出版人”的代名词,他被认为是打破公众和文学、电影与戏剧的自由表达之间壁垒的出版人。 在本书中你将读到:罗塞特将贝克特作品首次引入英语世界,二人结为终身挚友的感人佳话;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北回归线》等“禁书”的“无删节”出版,与美国政府展开长年累月的斗争;寻找切·格瓦拉日记的曲折经历;传奇杂志《常青评论》的创办历程;如何将众多明星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如贝克特、聂鲁达、奥克塔维奥·帕斯、大江健三郎、哈罗德·品特等收入旗下;与诺曼·梅勒争吵几乎大打出手;辉煌一时的格罗夫出版社如何盛极而衰;罗塞特与表现主义画家琼·米切尔的爱情故事以及他惊世骇俗的五次婚姻等。 本书是这位杰出的出版家的*自传,也是“反文化时代”的文化肖像。罗塞特在世的*后十年就开始撰写这本自传,但直到他逝世四年后才得以出版。对于罗塞特来说,“每本书的出版都是一场战斗”,他的人生写照亦如是。

内容简介

美国二十世纪*出版家的自画像——他重塑了我们对语言、文学与性的看法 二十世纪美国出版界风云人物,反文化时代的文化肖像, 被垮掉的一代奉为文化英雄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北回归线》《等待戈多》出版商、格罗夫出版社掌舵人巴尼·罗赛特 口述自传,讲述“禁书”“无删节版”的诞生与挑战 时而令人震惊,时而鼓舞人心;绝不平淡乏味,从不墨守成规 所有出版、新闻、传媒从业者必读书!

目录

1.我的爱尔兰祖先:从旧世界到新大陆 2.进步教育:实验学校和谈恋爱 3.上大学,上战场 4.中国:被遗忘的战区 5.“解放军”:上海之行和回家 6.琼· 米切尔:开始 7.分离和开始:琼、汉普顿地区、早期的格罗夫 8.塞缪尔· 贝克特 9.格罗夫戏剧:哈罗德· 品特和其他剧作家 10.投入斗争:《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11.重返电影:《电影》《我好奇之黄》及其他胶片冒险 12.亨利· 米勒与《北回归线》 13.莫里斯· 吉罗迪亚 14.垮掉派与《裸体午餐》 15.革命者:《常青评论》、切· 格瓦拉、格罗夫爆炸案 16.内外夹击 17.我的汤姆· 索亚:大江健三郎 18.《 自由》 尾注 致谢 附录一 生平要事年表 附录二 格罗夫出版社大事记 附录三 1964 — 1984 年格罗夫出版社的财务状况 附录四 巴尼· 罗塞特清单(作于罗塞特七十七岁生日) 附录五 成书过程简介 译后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再多的言语都不足以表达我对巴尼•罗塞特的感激之情。在我看来,巴尼•罗塞特即代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文学界。——大江健三郎 于我,巴尼•罗塞特不是不知姓名的出版商。每当提到我的纽约出版商,我从来不会说“格罗夫出版社”,我总是说“巴尼•罗塞特”。——让•热内 巴尼•罗塞特,他的勇气和智慧使我有可能阅读贝克特和其他作家的作品——由格罗夫出版社出版,巴尼•罗塞特是百里挑一的、美国*勇敢的出版家。——保罗•奥斯特 试想一下,一个没有了格罗夫出版社的美国,也就是一个巴尼•罗塞特从未留下其永恒印记的美国,这样你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要称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美国文化产生*影响的人了。 ——约翰•奥克斯(OR图书公司出版人) 我拥有非凡的出版生涯,却没有赚钱的智慧。我们不谈钱。 ——巴尼·罗塞特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巴尼·罗塞特(Barney Rosset)

巴尼·罗塞特1922年出生于芝加哥,父亲是银行家、犹太人,母亲则信奉爱尔兰天主教。罗塞特自高中时代开始迷恋亨利·米勒的小说,29岁时收购格罗夫出版社后,他独具慧眼挖掘了被冷落的众多欧洲文学宝藏,努力出版其他美国出版社不敢触碰的“禁书”。1960年代是格罗夫出版社的黄金时代,格罗夫成功获准出版《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申诉理由是“集中而生动的性描写本身并不构成淫秽”,这一事件使美国司法体系放宽了对文学作品中性描写的容忍度。罗塞特为此自豪,称之“为美国的清教徒主义打开了一个缺口”。而他自己则于2008年被授予美国国家图书奖杰出贡献奖。2012年逝世。

译者简介 作者简介 巴尼·罗塞特(Barney Rosset) 巴尼·罗塞特1922年出生于芝加哥,父亲是银行家、犹太人,母亲则信奉爱尔兰天主教。罗塞特自高中时代开始迷恋亨利·米勒的小说,29岁时收购格罗夫出版社后,他独具慧眼挖掘了被冷落的众多欧洲文学宝藏,努力出版其他美国出版社不敢触碰的“禁书”。1960年代是格罗夫出版社的黄金时代,格罗夫成功获准出版《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申诉理由是“集中而生动的性描写本身并不构成淫秽”,这一事件使美国司法体系放宽了对文学作品中性描写的容忍度。罗塞特为此自豪,称之“为美国的清教徒主义打开了一个缺口”。而他自己则于2008年被授予美国国家图书奖杰出贡献奖。2012年逝世。 译者简介 张晓意 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研究生,毕业后翻译多部英语文学作品。译著包括石黑一雄《远山淡影》《小夜曲》,奈保尔《游击队员》,欧文·斯通《痛苦与狂喜——米开朗基罗传》,本·方登《漫长的中场休息》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