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52129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9cm
  • 页数:280页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305212901 ; 978-7-305-21290-1

内容简介

本书稿由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 主要内容是反映近期国内学界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书稿按照论文的主题分为: 中国新诗研究、理论空间、文学现场、现代论坛、文学史透视等。作者多为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学者, 或在校博士生。

目录

【中国新诗研究】
“白话能不能入诗”争论再评价
重审新诗的“格律”理论
当代诗集(1949—1966)命名法则与诗歌“辨识度”传播

【理论空间】
汉字简化理由及其反思
网络文艺符号学研究

【文学现场】
余华《第七天》中的亡灵叙事
日常生活中的宗教图景
——论石一枫的长篇小说《心灵外史》
“神话”祛魅与乡土“终结”之后的写作
——从《秦腔》看乡土小说的困境及可能

【现代论坛】
“五四”新文化思潮中的《非孝》事件考论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的“复调”现象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例
国民性批判争论再思考
诗性的放逐: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挣扎与错位
——《古今》封面图像与“亲汪文人”文化心理
皖籍知识分子的五副面孔
——以中国现代文学为中心的探讨

【文学史透视】
论张爱玲亲子观的嬗变与人性探究
《爱憎表》与张爱玲的“无可奈何”
《少年中国》与波德莱尔早期接受歧义的生成
论鲁迅早期启蒙思想的内涵
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闪耀
——论赵树理小说艺术中被忽视的面向
论1968—1979年干校诗文中的劳动书写

【台港海外形声】
美国“中国学”的“地方”取向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区域问题为例
对海外中国现代沦陷区文学研究的再反思
——以海外汉学家耿德华《被冷落的缪斯》为考察中心
坚守类型的多元化追求
——21世纪以来韩国商业电影述评
西化与回归:论越华现代诗的流变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光芒,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主要著作:《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