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3493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30页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562349389 ; 978-7-5623-4938-9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分析了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主体、建设模式、功能布局、建设内容和典型载体, 同时梳理7大类典型载体发展历程。重点对协同创新创新平台重要典型载体: 专业镇生产力促进中心进行了SWOT分析, 提出了专业镇生产力促进中心4大发展战略。
目录
**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理论基础
**节 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相关理论
一、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二、协同创新相关理论
三、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相关理论
第二节 国内外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一、国外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二、国内典型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第三节 国内外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实践对广东的启示
第三章 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节 广东专业镇建设概况
一、专业镇定义及特征
二、广东专业镇发展历程
三、广东专业镇类型
四、广东专业镇区域分布
五、广东专业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第二节 广东特色小(城)镇建设
一、定义和分类
二、区域分布
三、主要特点
第三节 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基础
第四节 典型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分析
一、东莞横沥:“政校企协”四方联动
二、中山小榄:“政生协企”制造业服务化
三、顺德北滘: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四、潮州:专业镇对口帮扶
第四章 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构建
**节 创新模式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架构
一、组织协同
二、文化协同
三、制度协同
四、战略协同
五、创新主体选择原则
第三节 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模式
一、政府主导模式
二、企业主导模式
三、高校科研机构主导模式
四、中介服务机构主导模式
第四节 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一、驱动机制
二、激励机制
三、风险分担机制
四、利益分配机制
五、创新资源共享机制
六、保障机制
第五章 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节 专业镇创新平台演变
一、技术创新平台(2000一2004年)
二、技术创新公共平台(2005-2010年)
三、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2011-2014年)
四、协同创新平台(2015年-至今)
第二节 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结构
一、建设主体
二、建设模式
三、平台功能
四、平台建设内容
第三节 典型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载体
一、新型研发机构
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
四、众创空间
五、科研众包平台
六、众筹平台
第六章 广东专业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
**节 产业集群中介服务机构相关理论
第二节 生产力促进中心概况
一、生产力促进中心概念
二、生产力促进中心功能
三、产业集群生产力促进中心功能定位
四、生产力促进中心类型
五、服务内容
第三节 广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
一、广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历程
二、广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成效
三、广东生产力促进中心类型
第四节 专业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四、威胁分析(threats)
五、广东专业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战略选择
第七章 加快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政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多主体协同创新体系
三、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四、建设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五、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二 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附录三 广东省专业镇名单
附录四 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名单
附录五 广东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名单
附录六 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录
附录七 广东省众创空间名单
附录八 广东省科研众包培育平台名单
附录九 广东省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机构首批试点名单
附录十 广东专业镇相关政策
一、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加强专业镇创新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粤科产学研字[2016]54号)
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进协同创新加快专业镇发展的实施意见(粤科产学研字[2016]138号)
三、关于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粤发改区域[2017]438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理论基础
**节 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相关理论
一、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二、协同创新相关理论
三、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相关理论
第二节 国内外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一、国外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二、国内典型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第三节 国内外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实践对广东的启示
第三章 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节 广东专业镇建设概况
一、专业镇定义及特征
二、广东专业镇发展历程
三、广东专业镇类型
四、广东专业镇区域分布
五、广东专业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第二节 广东特色小(城)镇建设
一、定义和分类
二、区域分布
三、主要特点
第三节 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基础
第四节 典型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分析
一、东莞横沥:“政校企协”四方联动
二、中山小榄:“政生协企”制造业服务化
三、顺德北滘: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四、潮州:专业镇对口帮扶
第四章 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构建
**节 创新模式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架构
一、组织协同
二、文化协同
三、制度协同
四、战略协同
五、创新主体选择原则
第三节 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模式
一、政府主导模式
二、企业主导模式
三、高校科研机构主导模式
四、中介服务机构主导模式
第四节 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一、驱动机制
二、激励机制
三、风险分担机制
四、利益分配机制
五、创新资源共享机制
六、保障机制
第五章 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节 专业镇创新平台演变
一、技术创新平台(2000一2004年)
二、技术创新公共平台(2005-2010年)
三、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2011-2014年)
四、协同创新平台(2015年-至今)
第二节 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结构
一、建设主体
二、建设模式
三、平台功能
四、平台建设内容
第三节 典型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载体
一、新型研发机构
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
四、众创空间
五、科研众包平台
六、众筹平台
第六章 广东专业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
**节 产业集群中介服务机构相关理论
第二节 生产力促进中心概况
一、生产力促进中心概念
二、生产力促进中心功能
三、产业集群生产力促进中心功能定位
四、生产力促进中心类型
五、服务内容
第三节 广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
一、广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历程
二、广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成效
三、广东生产力促进中心类型
第四节 专业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四、威胁分析(threats)
五、广东专业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战略选择
第七章 加快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政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多主体协同创新体系
三、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四、建设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五、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二 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附录三 广东省专业镇名单
附录四 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名单
附录五 广东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名单
附录六 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录
附录七 广东省众创空间名单
附录八 广东省科研众包培育平台名单
附录九 广东省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机构首批试点名单
附录十 广东专业镇相关政策
一、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加强专业镇创新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粤科产学研字[2016]54号)
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进协同创新加快专业镇发展的实施意见(粤科产学研字[2016]138号)
三、关于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粤发改区域[2017]438号)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宇英,女,1977年生,科技情报研究员,现任职于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要从事专业镇创新发展研究、科技管理研究和科技咨询服务等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参与国家支撑计划等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多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7项;发表论文78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4篇;参与编写出版著作2本。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国富论
¥8.8¥35.0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6.5¥68.0 -
博弈论
¥10.0¥38.0 -
看得懂的经济学-哈佛教授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19.7¥58.0 -
斯密评传
¥14.4¥45.0 -
图解资本论
¥12.2¥46.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11.6¥35.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1.9¥55.0 -
元代榷盐与社会(2009/8)
¥9.9¥30.0 -
资本论
¥27.5¥59.8 -
博弈论
¥25.9¥49.8 -
财富从哪来
¥23.4¥65.0 -
中世纪商业合伙史
¥16.7¥49.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0.3¥58.0 -
日本的反省-走向没落的经济大国
¥12.6¥35.0 -
思考.快与慢
¥50.4¥69.0 -
行为经济学要义
¥28.3¥59.0 -
星际迷航经济学 科幻、经济学和未来世界
¥20.0¥49.8 -
英国的经济组织
¥16.9¥18.0 -
1965-2005-美国外来移民的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影响
¥22.0¥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