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

1星价 ¥86.4 (6.4折)
2星价¥86.4 定价¥1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3181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337页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550318182 ; 978-7-5503-1818-2

本书特色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由司徒立与金观涛二位先生合著, 199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版,作为中国**部探讨西方当代艺术危机和整体介绍具象表现绘画的著作成为了中国具象表现绘画实践与研究的纲领性的经典著作,不仅在中国美术学院,也包括在整个中国的绘画界都引起了重大的反响。两位作者创造性地、系统地提出了具象表现绘画的方法,而且构成了一种源自于画家实际生活经验之上的形式显示的创作论与教学法,开辟出一个不同于艺术哲学和艺术史学的极其重要的艺术研究的维度。十六年后的今天具象表现绘画这棵艺术之树在东方南宋遗韵的土地上已经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在具象表现绘画大展开幕之际重新出版此书有很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断桥·艺术哲学文丛》为首本讨论当代西方艺术危机和具象表现绘画的研究著作,是哲学家与艺术家合作研究的成果。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断桥·艺术哲学文丛》作者认为,现代艺术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公共性丧失的危机。由于艺术作品不再代表人与人之间共同的追求与沟通,绘画正在沦为如同表达个人隐私的东西。为了使未来的现代艺术再度恢复公共性,唯有将绘画变成一项表达“主观真实”的活动。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断桥·艺术哲学文丛》首次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自贾科梅蒂以来到今天的具象表现画派的作品和探索,并力图通过对法国具象表现画派的研究勾勒出二十一世纪绘画的新方向。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断桥·艺术哲学文丛》包括14万字的研究成果和画家介绍,收录28位画家共162件作品。

目录

代序
新版序言
原版序言
艺术与哲学的对话
当代艺术的危机:公共性之丧失
**封信:正在卷起的精神风暴
第二封信:哲学基础的探讨——主体性与公共性
第三封信:通往后现代的道路一主体性扩张的五个阶段
第四封信:多元文化还是文化被多元摧毁?
艺术真理存在吗?
第五封信:潘多拉之盒——什么是绘画中的主体性?
第六封信:毕加索、贾科梅蒂在寻找什么?
第七封信:艺术的本质是“表现”还是“发现”?
第八封信:塞尚纲领的成功与失败
理解就是创造:寻找新的方向
第九封信:创造者的彷徨
第十封信:空间表现——种正在探索中的方向
第十一封信:民族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第十二封信:艺术本质的再反思

具象表现绘画研究
作为学术研究的绘画
一、学术为何能作为人的终极关怀?
二、从传统到现代:公共性的丧失
三、对艺术解魅的回应:寻找意义的先驱者
四、绘画是创造符号或符号表达艺术吗?
五、什么是新视觉模式的发现?
六、“现象学式的观看”和绝对真实

对现象学绘画原则的再思考
一、贾科梅蒂的惶恐
二、二阶控制论(Second Order Cybemetics)的启示
三、真理性的再定位:第二代具象表现画家
四、寻找新的统一:和中国文化的相遇

构成境域与意境——贾科梅蒂的艺术与中国艺术的比较
一、现象还原——以物观物
二、存在与虚无——体无证有
三、构成境域——意境生动

画家介绍
“现代的混乱”抑或“现代的纠纷”:德朗和他的艺术世界
一、德朗其人
二、被历史放逐的背后
三、寻找“遗失的秘密”

贾科梅蒂
一、绝对的追寻——看《柜子上的苹果》
二、贾科梅蒂的绘画方法论
三、从贾科梅蒂开始的反思

阿利卡访谈
一、“抽象”——从向往到厌恶
二、现象学式的视觉
三、主观真实
四、以画笔提问
五、文化专制和延续性
六、“现代性”与“时鬓”

森·山方的选择
人的主题——雷蒙·马松访谈
时间的良知——布列松的艺术
一、快照之神
二、决定性瞬间
三、感性的圆满
四、独立的艺术家
五、素描速写

通向主观真实之路——洛佩斯的绘画
一、被扩充了的直接经验
二、表现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
三、这仅仅是巧合吗?
作品选
阿利卡(Avigdor Arikha 1929—2010)
巴科奎特(Jean—Michel Bacquet 1956—)
巴尔蒂斯(Balthus 1908—2001)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切尔努什(Tibor Csernus 1927—2007)
德博尔(Jean-Franqois Debord 1938—)
德朗(Andrd Derain 1880—1954)
爱德华(Pierre Edouard 1959—)
富尔(Pierre Faure 1927—)
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1901—1966)
古吉奥尼(Piero Guccione 1935—)
古德士(Dominique Gutherz 1946—)
哈曼(Jacques Hartmann 1933—)
霍尔策(Fred-AndreHolzer 1935—)
莱利斯(Jean Leyris 1939—)
洛佩斯(Antonio L6pez Garcia 1936—)
马尔桑斯(Luis Marsans 1930—201 5)
雷蒙·马松(RaymondMason 1922—2010)
莫兰迪(Giorgio Morandi 1890—1964)
穆西克(Zoran Music 1909—2005)
普拉达利耶(Philippe Pradalid)
罗曼(Philippe Roman 1927—)
塞舍雷(Jean—Baptiste S&heret 1957—)
森·山方(Sam Szafran 1934—2000)
司徒立(SzetoLap 1949—)
图博(Iean-Max Toubeau 1945)
特吕费米(JacquesTruphdmus 1922—)
瓦尔斯(Xavier Vails 1923—2006)
附录一人名对照表
附录二机构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节选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断桥·艺术哲学文丛》:  举一个例子,今天凡,高的画所蕴含的焦虑和紧张,似乎有着巨大的公共性,但是这难道是凡,高的画本身有的属性吗?凡.高在世时,人们并不能和凡.高的画耦合,无论凡,高在作品中注入了疯狂的焦虑,但只是画家个人的东西,对当时人并没有意义。今天,凡,高的画被社会普遍推崇,画本身没有变,变化的是观察者的心理和文化。我们可以说,凡.高画中主体的公共性,是被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创造出来的。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马上可以明白,对于不同类型的主体性,它能否具有公共性的条件完全不同。如果画家在画中表达的主体性只是个人化的体验(像凡.高那样),那么即使他用整个生命来作画,充其量只做到个人和画耦合,无论画家多么努力,他都不能担保这幅画和他人耦合。而当社会存在“公有现实”,画家去表达“公有现实”时,情况就不同了。只要表达得足够好,那么画家在画中注入的主体性,是可以有公共性的。道理很简单,所谓公有现实,是指事实(或一个事件)、一种现存的文化符号,或一种意识形态宰制,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所有人都参与其中,是可以同它耦合的。画“公有现实”,实际上是去进行参与意识的某种“移情”,即把人们参与公有现实之参与意识部分(变相地)转移到画中。当移情有效时,这些画就具有人们对公有现实之参与意识,保证了耦合的普遍性。司徒兄,正如你在第二封信中所说、现代绘画兴起之前,所有伟大的作品都在表现当时社会的公有现实。绘画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写实主义之发展,实际上只是公有现实性质的变化。我发现,只要将我的分析与这一结论相结合,就可以导出当代绘画公共性丧失的两个基本原因。  **个原因我称之为评价标准的误用。通常画家都用新作品和原有作品(流派)所表达内容形式的差异来判断这幅画是否有所创新。实际上,这一标准仅对主体性属于公有现实的作品有效。几百年来,促使绘画发展的社会动力都是社会公有现实的变化,画家为了表达新的公有现实,是可以通过否定、批判和继承原有名画的办法来确定新画的内容与形式的。因为新的公有现实并非凭空出现,它是对旧有公有现实的批判、否定、扬弃而来,人们对新公有现实的参与意识,本身就是对原有参与意识的批判和扬弃而成。于是对原有作品风格的批判和扬弃,也就可以找到普遍有效的新参与意识之移情。必须注意,正因为几百年来绘画传统都是追随公有现实变化而发展起来的,这就造就了画家至今坚守不移的金科玉律:创新的标准总是以对原有画派的批判和突破作为自己的参照系。人们不知这一原则对那些不属于公有现实的现代绘画无效。当这一原则不假思索地运用到判别现代绘画是否属于创新时,必定出现为创新而创新的“原则”,其后果是作品丧失公共性。  第二个原因,可以称之为合成机制的误用。当绘画表达了公有现实,促使社会和它耦合的办法相当容易,即只需公众对它加以注意。这时主体性转化为公共性之途,是可以通过画廊推介、评论员的诱导、用文字描述和分析来促成。而当现代绘画的主体性不再属于公有现实,没有一种固定办法可以保证一张和画家个人耦合的作品一定能和他人耦合。这时只有去建立一种社会鉴别性新机制来产生公共性,如存在一个有专业水平的艺术家群体和一个有代表性的鉴赏者群体。至于新作品能否和他们耦合,是需要一张张画、一个个人来检验的。当社会不存在这种新机制,沿用将反映公有现实的作品推向大众的办法,其后果也一定是当代艺术公共性之丧失。  也许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当代绘画公共性的丧失,是人类社会大转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传统社会存在着主导性文化和意识形态,绘画对象大多是与一元文化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公有现实。画家所从事的工作可以概括为表现,即只是把一种人所共知的共同感情、精神风貌形象地表达出来。绘画的*高目标,只是一种表现自由。而当人类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之时,占主导地位的一元价值系统不再存在,公有现实一度不再是绘画的主要对象。虽然对于每个画家,他的使命仍在于表现自己的主体性,但对整个社会,绘画艺术的目的已从“表现”转化为“发现”。发现乃是让某物从未知转化为有知。社会对蕴藏在画家心中不属于公有现实的主体性本是不了解的,现代绘画将其表达出来,正是一个社会普遍发现其存在之过程(当它能和人的普遍耦合时)。因此,现代社会中,艺术的使命在某种意义上和科学是一样的:科学的目的在于发现新事实,也就是寻找真理;艺术家在于发现新的人类,我们甚至可以把发现普遍的主体精神称作为寻找艺术真理:  ……

作者简介

  司徒立,法籍华裔著名画家,1949年生于广州,1975年定居巴黎至今,结识贾科梅蒂生前友人雷蒙·马松、哈曼、森·山方、布列松、阿利卡等,参与具象表现绘画活动。2004年获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位。他的绘画早期专注于对空间表现的研究,后转而在西方存在论层面上思考中国艺术精神的“空与静”,实践“以物观物”的静观,坚持“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司空图)的实境描绘,并提出西方绘画“境域论”的思想。1985年总结具象表现绘画理论,撰写具有现象学方法倾向的《具象表现绘画基础方法》,并于1991年将此“基础方法”引进中国美术学院。2001年参与创办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中心(现为艺术现象学研究所)。2014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金观涛,1947年出生于中国浙江。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0年曾任《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主任、《走向未来》和《走向未来杂志》主编、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科学哲学研究室主任。1989年定居香港,参与创办《二十一世纪》杂志,并从事哲学、文化和中国思想史研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讲座教授、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代表作有《兴盛与危机》(与刘青峰合作)、《开放中的变迁》(与刘青峰合作)、《我的哲学探索》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