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道路-文化建设卷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21802849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9
- 出版时间:2019-02-01
- 条形码:9787521802849 ; 978-7-5218-0284-9
本书特色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语境中的软实力概念的影响。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同时对西方与文化相关的概念要做批判地分析。
在当今的综合国力评价方案中,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多地把文化软实力的诸多因素纳入其中。文化软实力直接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逐渐增强的结果,也是处于现代社会中的国家意志越来越渗透到个体生存领域的结果,所以,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前无古人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当代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发展及壮大,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的作用,运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理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水平。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思想从酝酿、萌芽到丰富完善,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涵日益丰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日趋深入的过程。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语境中的软实力概念的影响。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同时对西方与文化相关的概念要做批判地分析。
在当今的综合国力评价方案中,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多地把文化软实力的诸多因素纳入其中。文化软实力直接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逐渐增强的结果,也是处于现代社会中的国家意志越来越渗透到个体生存领域的结果,所以,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前无古人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当代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发展及壮大,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的作用,运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理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水平。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思想从酝酿、萌芽到丰富完善,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涵日益丰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日趋深入的过程。
由于文化软实力建设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践进行不断地总结,也要拓宽研究视野、准确把握和深入分析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定位。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积累了丰富重要的经验,这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弥足珍贵的财富;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着一些不足并面临严峻的挑战,这是我们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深入研究和破解的难题。同时,必须认识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文化软实力建设在我国是一项亟须加强的工作,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关注世界软实力话语的变化,要积极地关注和应对“巧实力”的挑战。
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分析研究,提出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途径和对策是: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物质技术的社会基础;巩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增强国家凝聚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增强国家决策力和发展道路的影响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国家凝聚力和创新力;内外兼修,提升国家形象的影响力;明确外交战略理念,提升对国际关系的协调力。
必须明确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的软实力,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更快地提升软实力。第二,“四个自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支撑和重要保证。“四个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发展。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软实力”和“硬实力”彼此的良性互动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促进和谐世界理念早日成为现实。
内容简介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语境中的软实力概念的影响。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同时对西方与文化相关的概念要做批判地分析。 在当今的综合国力评价方案中,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多地把文化软实力的诸多因素纳入其中。文化软实力直接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逐渐增强的结果,也是处于现代社会中的国家意志越来越渗透到个体生存领域的结果,所以,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当代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发展及壮大,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的作用,运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理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水平。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思想从酝酿、萌芽到丰富完善,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涵日益丰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日趋深入的过程。 由于文化软实力建设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践进行不断地总结,也要拓宽研究视野、准确把握和深入分析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定位。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积累了丰富重要的经验,这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弥足珍贵的财富;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着一些不足并面临严峻的挑战,这是我们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深入研究和破解的难题。同时,必须认识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文化软实力建设在我国是一项亟须加强的工作,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关注世界软实力话语的变化,要积极地关注和应对“巧实力”的挑战。 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分析研究,提出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途径和对策是: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物质技术的社会基础;巩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增强国家凝聚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增强国家决策力和发展道路的影响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国家凝聚力和创新力;内外兼修,提升国家形象的影响力;明确外交战略理念,提升对国际关系的协调力。 必须明确的是: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大的软实力,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更快地提升软实力。第二,“四个自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支撑和重要保证。“四个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发展。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软实力”和“硬实力”彼此的良性互动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促进和谐世界理念早日成为现实。
目录
作者简介
刘德定,1969年生,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文化问题的教学及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在人民出版社、红旗出版社出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等著作多部,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
知识分子的幽灵
¥20.5¥39.8 -
茶经(黑白版)
¥18.4¥48.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0.6¥26.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经典常谈
¥13.7¥39.8 -
寻味中国
¥19.0¥38.0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0.6¥30.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3.5¥39.0 -
国学入门
¥16.4¥48.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经典常谈
¥7.1¥14.8 -
柏杨杂文精选集-吓人的国粹教育
¥9.9¥24.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9.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