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170161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7
- 出版时间:2019-02-01
- 条形码:9787100170161 ; 978-7-100-17016-1
本书特色
《从国家叙事到娱乐话语——鸳鸯蝴蝶派流变研究(1909—1920)》综合运用叙事学、话语理论及现代性等相关理论,采用史料研究、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处于滥觞及*初繁盛期的鸳鸯蝴蝶派,即清末民初的鸳鸯蝴蝶派(1909年《小说时报》创立——1920年《小说季报》停刊)作为研究对象,以鸳鸯蝴蝶派小说创作的典型叙事特征为切入口,在对鸳鸯蝴蝶派旧报刊等*手历史资料的大量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从阅读体验出发,与文本对话,论述了鸳鸯蝴蝶派这一文学流派在1909—1920年的创作风貌、嬗变轨迹,以及鸳鸯蝴蝶派作家在时代语境的激烈变动中所面临的创作心理障碍、生命体验与在对语境的调试中作出的艰难抉择,*终揭示该流派在这一时期的深层嬗变规律以及嬗变背后的根由。
内容简介
《从国家叙事到娱乐话语——鸳鸯蝴蝶派流变研究(1909—1920)》考察了鸳鸯蝴蝶派在1909—1920年的不同时间区位中的文学风貌、嬗变轨迹,以及鸳鸯蝴蝶派作家在时代语境的激烈变动中所面临的创作心理障碍、生命体验,认为清末民初的鸳鸯蝴蝶派从渐兴到*初的繁荣,始终纠结着严肃国族话语与娱乐主义话语的双重向度,表现出两种杂糅的复合面相,*终在1920年前后实现了面向市民大众的俗文学定位,呈现出文学史中一般认知的“娱乐、游戏、消遣”的面相。本书认为,鸳鸯蝴蝶派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史述中其唯娱乐化的定性存在简略与遮蔽的倾向,其*终面向市民大众的俗文学定位以及与“五四”文学“雅\俗”对峙格局的形成,是源于其自身的嬗变规律而非依赖新文学的强势干预。本书对鸳鸯蝴蝶派在1909—1920期间的流变研究具有丰厚的史料研究价值,牵涉到文学史观念的重大调整,具有巨大的文学阐释空间。
目录
作者简介
鲁毅,济南大学文学院教师,山东省郭沫若研究会副秘书长。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