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民族心理学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民族心理学

1星价 ¥130.2 (7.0折)
2星价¥130.2 定价¥186.0
商品评论(1条)
ztw***(三星用户)

包装很好,内容丰富。

2023-09-24 14:49:2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5873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920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567587342 ; 978-7-5675-8734-2

本书特色

民族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心理学与人类学、民族学交叉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在民族心理学内部,既有人类学的质性研究取向,又有心理学的量化研究取向,既有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又有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两种研究取向长期相向而行,却较少沟通。本书是整合两种研究取向的尝试。本书包括七编:民族心理学引论、民族意识论、民族认知论、民族语言论、民族动机论、民族人格论、民族交往与民族心理健康论。本书体系新颖、内容全面、资料丰富、文笔流畅、可读性强;既重视民族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和重要理论的阐述,又重视具体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介绍,也重视具体研究成果的说明。本书对国内已有民族心理研究成果做了系统总结,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对民族心理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民族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心理学与人类学、民族学交叉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在民族心理学内部,既有人类学的质性研究取向,又有心理学的量化研究取向,既有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又有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两种研究取向长期相向而行,却较少沟通。本书是整合两种研究取向的尝试。本书包括七编:民族心理学引论、民族意识论、民族认知论、民族语言论、民族动机论、民族人格论、民族交往与民族心理健康论。本书体系新颖、内容全面、资料丰富、文笔流畅、可读性强;既重视民族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和重要理论的阐述,又重视具体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介绍,也重视具体研究成果的说明。本书对靠前已有民族心理研究成果做了系统总结,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对民族心理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编 民族心理学引论
1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1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1.1 民族的一般概念
1.1.2 民族的基本属性
1.1.3 民族心理的内涵与外延
1.1.4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
1.2 民族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2.1 民族心理学的对象特点
1.2.2 民族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2.3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3.1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1.3.2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价值
2 民族心理学史略
2.1 民族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2.1.1 民族心理学的哲学来源
2.1.2 民族心理学的心理学来源
2.1.3 民族心理学的人类学来源
2.1.4 民族心理学的语言学来源
2.2 国外民族心理学思想简介
2.2.1 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2.2 弗洛伊德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2.3 勒庞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2.4 维果茨基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2.5 马林诺夫斯基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2.6 洪堡特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2.7 心理人类学者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3 民族心理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
2.3.1 梁启超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3.2 费孝通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3.3 我国民族心理学的发展脉胳
2.3.4 中国民族心理学的*新发展
2.3.5 民族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3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1 民族心理研究的方法论
3.1.1 民族心理研究的属性
3.1.2 民族心理学的方法论
3.1.3 民族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
3.2 民族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
3.2.1 跨文化研究的起源
3.2.2 民族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方法论
3.2.3 传统跨文化民族心理研究的转向——文化进化论
3.3 民族心理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3.3.1 田野调查法
3.3.2 文献研究法
3.3.3 语言学分析法
3.3.4 扎根理论
3.3.5 中国古代的定性研究法
3.4 民族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
3.4.1 测验法
3.4.2 实验法
3.4.3 内容分析法
第二编 民族意识论
4 民族意识
4.1 民族意识的概念
4.1.1 民族意识的历史探源
4.1.2 民族意识内涵的发展与争论
4.1.3 民族意识与民族心理
4.2 民族意识的结构
4.2.1 民族意识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4.2.2 民族意识的分层和分类
4.2.3 民族意识的心理结构
4.2.4 民族意识的功能
4.3 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国家意识的关系
4.3.1 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的关系
4.3.2 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关系
4.4 社会现代化与民族意识的变迁
4.4.1 民族意识的社会特性
4.4.2 民族意识产生演变的一般规律
4.4.3 社会现代化对民族意识的影响
5 民族认同与民族自尊
5.1 民族认同
5.1.1 民族认同的概念
5.1.2 民族认同的结构
5.1.3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5.1.4 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
5.1.5 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
5.1.6 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
5.2 民族认同的理论基础
5.2.1 社会认同理论
5.2.2 认同发展理论
5.3 民族认同形成的阶段
5.3.1 Phinney的三阶段民族认同发展模型
5.3.2 Cross的黑人民族认同发展模型
5.3.3 Helms的民族认同发展模型
5.4 民族认同的研究方法
5.4.1 问卷法
5.4.2 实验法
5.4.3 投射法
5.4.4 田野调查法
5.5 民族自尊
5.5.1 自尊
5.5.2 民族自尊
5.6 民族认同研究的发展
5.6.1 现存问题
5.6.2 研究展望
6 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识
6.1 文化的概念与类型
6.1.1 什么是文化
6.1.2 文化类型
6.1.3 文化模式
6.1.4 文化与民族意识的关系
6.2 文化冲突与民族意识
6.2.1 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更多的文化冲突
6.2.2 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史上的普遍现象
6.2.3 文化冲突与民族意识的关系
6.3 文化融合与民族意识
6.3.1 文化融合论
6.3.2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辩证关系
6.3.3 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
6.3.4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文化大融合
6.3.5 民族意识与文化融合的关系

……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自从冯特建立心理学之日起,民族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深入开展民族心理学研究,探讨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对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有助于民心相通,能够改善民族交往,增强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更好地推进民族复兴。张积家及其团队长期致力于民族心理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近年来又致力于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建设。纵览全书,发现其体系新颖,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历史发展脉胳清晰,很好地体现了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本书总结了我国民族心理研究的重要成果,并客观介绍和评价了民族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各种流派和理论。概而言之,本书是民族心理学的一部上乘之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推进我国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和学科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张厚粲
前国务院参事,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前副主席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民族心理学是整个心理学的两个根本之一。冯特除了开创实验心理学,宣告了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另一项奠基性的工作就是他的《民族心理学》专著。研究与学习民族心理学,对于多民族国家具有特别的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张积家及其研究团队致力于民族心理研究,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涉及众多民族,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他们编写民族心理学正适得其所。本书内容全面,资料丰富,行文流畅,可读性强;既重视理论介绍,又重视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的说明,给读者以启迪;既系统了迄今为止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为我国民族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总的来看,该书是我国民族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张侃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前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前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

作者简介

张积家(1955—),字隽生,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民委语言文化心理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心理与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报》编委、《心理科学》编委、《心理学探新》编委。主要研究专长为心理语言学和民族心理学。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8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论文110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项4项,三等奖4项。在心理学界、语言学界、民族学界和教育学界具有重要学术影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