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京剧流派的传承与创新-第七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册)

京剧流派的传承与创新-第七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册)

1星价 ¥97.0 (4.9折)
2星价¥97.0 定价¥19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40467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016
  • 出版时间:2019-03-01
  • 条形码:9787104046776 ; 978-7-104-04677-6

内容简介

作者将多年来撰写发表的与京剧相关的文章编写成这个集子,这些文章长短不一,多数是直接探访京剧问题的,也有些虽非纯粹的京剧研究,但与戏曲、戏剧等理论的探讨发展等有关。一些文章在发表时就受到同行的关注,引起过一些讨论,并成为戏曲戏剧京剧领域令人感兴趣的前言话题。本书还汇集了第七届京剧学靠前学术研讨会中部分戏曲专家学者、表演艺术家等京剧爱好者很好的论文集。

目录

一、理论探讨 戏曲美学范畴之流派论 王安葵 京剧流派传承发展刍议 戴云 流派传承风格出新剧目创作 ——乱弹发展京剧艺术应三并举 葛士良 浅谈京剧流派的传承与创新 李仲明 京剧的流派传承与角色塑造 尚长荣 试论地域文化对京剧流派形成的影响 刘文峰 论京剧演唱的传统传承方式:以梅兰芳为中心的分析 海震 当前京剧流派传承的困境及其解决对策 赵锡淮 京剧流派文化内涵新论 池浚 重“流派”、弃“宗派”与讲“学派” ——当下京剧发展思辨 黄骁 回归京剧本体的流派艺术 苏勇 艺术“先继承后创新”论指谬 孙焕英 京剧流派传承应重视剧目建设 安志伟 浅谈京剧流派在地方院团的传承与创新 ——以吉林省京剧院院长倪茂才高(庆奎)派为例 陈涛 民国时期的京剧流派观 ——基于报刊史料的考察 王兴昀 趣味与特征 ——京剧流派属性批判之二 张伟品 论京剧流派的谱系化的传承及嬗变 施旭升 浅议京剧流派的继承与发展 ——以艺术家李维康为例 孙尚琪 论京剧“流派”与“新编” ——从京剧《白蛇传》四个流派演出版本谈起 徐晨 二、流派纷呈 “奎派”初探 王政尧 “老生三杰”张二奎表演成就新探 ——基于新发现的《张二奎传记》的讨论 任荣 江河不择细流 ——看谭门七代如何延续谭派艺术 和宝堂 京剧谭派形成发展中的“流”与“变” 刘新阳 近代京剧旦行艺术的集成与突破 ——王瑶卿戏曲革新研究 刘汭屿 京剧余叔岩(余派)代表剧目《战太平》的唱腔特点研究和其他 梁汉森 《大公报》视野下的杨小楼在津演出 杨秀玲 刘秀荣对王(瑶卿)派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常立胜 简析“梅派”艺术中的昆曲韵律 田志平 梅兰芳戏曲手势溯源考 俞丽伟 试论梅葆玖先生对梅派艺术的卓越贡献 陈培仲 梅派京胡艺术之传承——由京剧延伸至民乐 吴明生(吴陆瑜) 程砚秋的声腔创造与悲怨美学风格 颜全毅 程砚秋《荒山泪》之张慧珠不同时期唱腔比较研究 李楠 论程派唱腔的“奇”与“正” 张利群 论京剧程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王希宝 王琢珏 洪钟大吕 东声明亮 ——论程派优秀再传弟子吕东明的演唱艺术 王希宝 王凤卿表演艺术论略及其启示 王灵均 略析马连良早期演剧思想 ——以三四十年代改编剧目为例 孙大乐 规范中的自由 ——论宋(德珠)派武旦表演艺术的女性美 刘璐 “关(肃霜)派”表演艺术传承和研究现状 周康梁 谈李金泉和李金泉派 马同驹 唐韵悠扬笙声不息 ——试论唐派经典剧目《未央宫》《驱车战将》的艺术特色 衣麟 三、京剧在海外 《活人大戏》谈编剧的窍门初步梳理 陆大伟 夏威夷大学英语京剧的梅派艺术特点 魏莉莎 马妍 4月14日(周日)苏联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座谈会:发言者与发言内容的种种谜团 李湛 滨文库和滨一卫的京剧研究 李莉薇 虽是路过不可忽略 ——梅兰芳1930年访日考论 李小红 《赵氏孤儿》的流播和影响 周传家 二十世纪中国戏曲外译与传播 董单 2015年中国戏曲艺术海外传播的回顾与思考 董新颖 四、其他 为上海京剧先贤伍月华先生立传 ——兼谈上海伶界联合会历史及其珍档的文献价值 邱国明 略论中国戏曲的传神体系 张伯昭 吴小如先生的京剧老唱片收藏与研究 ——兼论戏曲唱片文献学的构建和范畴 谷曙光 围绕着“京剧学的学术基础”进行探问 ——评《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证》 李元皓 齐如山京剧史料学研究评议 吴新苗 百舍斋藏书与齐如山的剧学思想 杨秋红 黄裳先生笔下的京剧名伶 张一帆 皮黄合流——论安庆弹腔声腔的形成与发展 陈继华 论汉调在京剧初始阶段的特殊贡献 黄李娜 “乱弹”时期丑行艺术的发展对京剧形成的促进作用 赵兴红 丑角表演的综合性奠定戏曲体制成熟的基础 焦敬阁 海派布景公司考略 ——兼论民国时期现代化布景制作机构衍变 贤骥清 赴台上海京班商业演出的剧目策略(1908-1937) 简贵灯 “劈纺”、女演员的兴起与京剧性别表演 刘思远 从《大公报》看清末京津地区的戏曲改良活动 李菁 新中国头十七年戏曲实践与政策探索(1949-1966) 阙艳华 论汪曾祺京剧创作的艺术特质 王征 李青 传统戏曲衣箱规制在数码技术时代如何传承 曹林 体育和京剧的互文叙事:身体书写、修辞关系和文化生成 陈志生 新程式化 ——基于《知青》《智取威虎山》《赵氏孤儿》三个文本的考察 郭丰涛 京剧音乐的传承性与结构模式(一) 熊露霞 清宫武戏与中华武戏 ——徐建国《清宫武戏》序 周华斌 清传奇《钓鱼船》考论 张净秋 京剧,从昆曲走来 朱栋霖 京剧电影《赵氏孤儿》屠岸贾的角色塑造 舒桐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戏曲教育研究 董昕 由典范到范例 ——近代剧评之体例与手法发微 王昊东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傅谨,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艺术》杂志主编、《戏剧与影视评论》杂志编委会主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