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04778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4
  • 出版时间:2019-06-01
  • 条形码:9787521704778 ; 978-7-5217-0477-8

本书特色

一本关于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和路径的书。 未来银行是:智能和大数据银行,线上线下一体化银行,生态合作与生态竞争中的银行,嵌入生产、生活平台中的公共服务银行,以内部创业组织培育科技创新精神的银行,以智能运营体系化解总分行治理困境的银行。 未来已经映射在行业竞争的图景里,但通往未来银行的现实之路在哪里? 《未来银行之路》分析了传统银行发展逻辑红利释放殆尽、互联网巨头跨界金融带来全新发展逻辑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未来图景以及未来银行形态。 银行发展的科技化、科技公司化,是银行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在这样一个革命性的行业变局中,银行个体的命运注定会被改变。在未来的行业体系中,占*优势的是那些掌控了公共服务平台并构建起以自身为核心的生态服务体系的科技化金融机构。互联网在标准化服务方面的低成本特征以及赢者通吃原则,让这些金融机构大大压缩了其他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面对职能退化、在行业大生态体系中逐步被边缘化的潜在危险,传统银行不得不在未来银行的行业图景里,找寻自身的未来角色,走上通往未来的转型之路。

内容简介

1. 新金融新科技时代,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图景与转型路径。 2. 作者基于大量实操及调研所提出的具体的未来银行前景,值得当前银行业战略规划借鉴。 3.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现实,以新金融逻辑阐述了金融科技之重、普惠金融之要、银行转型之道。 4. 交通银行、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刘力作序,张圣平、曾刚、董希淼、车宁联袂推荐。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部分 写在商业银行革命的前夜1 **章 战略**次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决定力量3 成败不在经营之功:关于“摧毁你,却和你无关”的启示4 新旧逻辑碰撞、融合的时代8 从集体进化到战略分化的行业图景12 关于中国银行业战略管理的反思17 第二部分 行业内新旧逻辑的碰撞21 第二章 传统逻辑红利的日渐式微23 既有赢利模式的逐步瓦解23 走向低效的体系32 传统框架内创新动力和创新绩效的衰减41 第三章 新金融逻辑:迫近的战略威胁44 平台化竞争的现实威胁45 新金融生态的战略布局51 科技赋能下的行业竞争图景59 第四章 中性的科技,不中性的未来71 传统思维的潜在危机72 存量驱动,全量驱动79 嫁接抑或革命84 第三部分 未来银行之路91 第五章 在行业革命中主动选择生态角色93 中国银行业的战略体系及其内在逻辑94 方法论限定下的战略视域危机101 在行业革命中主动选择生态角色107 第六章 转型现代金融科技公司117 转型金融科技公司,但不是金融科技银行118 银行需要通过风险偏好差异化调整为转型科技公司拓展战略空间121 创业创新组织构建是转型金融科技公司的精髓和内核125 转型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任务是依托金融科技构建新的能力体系130 转型金融科技公司要求传统银行用互联网的逻辑重新审视市场行为与竞争逻辑135 第七章 决战综合金融服务的入口139 对接移动互联时代,要求“入口”战略替代“渠道”战略140 公共服务是新时期“入口”战略的关键方向146 重建公共服务功能是网点转型的主线154 第八章 找寻新蓝海战略的着力点166 普惠金融是中国银行业战略视野中的下一个蓝海166 基础价值的战略回归是个人普惠金融战略的*终落脚点169 业务模式创新与体系变革是驱动小微金融战略发展的两个车轮177 产融结合和生态构建是农村金融蓝海战略的必由之路184 第九章 打造不可复制的经营特色195 重塑金融市场银行的体系、边界196 赋予客户关系银行以时代的内涵204 附录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的标志性节点217 附录二国内银行总分行体制下的典型组织架构219 后记——一段特殊经历的总结221 参考书目223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未来银行之路》放眼未来金融生态系统中银行业的结构化功能图景,基于中国银行业的现实,以新金融逻辑阐述了金融科技之重、普惠金融之要、银行转型之道。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战略思考、经营特色选择提供了宏观性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上的渐进向导。 张圣平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昆仑银行独立董事,博士生导师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和网络功能的延伸,新的金融服务需求和新的金融业态不断被催生,对银行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回顾历史,银行业并没有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被颠覆,反而在不断的变化和演进中变得越来越高效。面向未来,立足金融科技的数字化转型,将为银行业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并带动银行经营理念、组织架构、运作流程、营销模式的全面优化。刘兴赛博士的《未来银行之路》,凝聚了作者多年对银行转型问题的思考,形成了独到的分析和判断,相信能为读者全面了解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提供有益的参考。 曾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银行业规模全球*。因此,中国银行业发展不仅与400万银行人息息相关,也备受各方瞩目。刘兴赛博士兼具学术与实务双重经验,这部《未来银行之路》对银行过去和现状的分析生动而深刻,对未来方向和路径的思索视角独特,且客观理性,值得认真一读。 董希淼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以来,同质化的业务开展和市场竞争,让银行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对现实的敏感度和对未来的纵深感。《未来银行之路》一书“致广大而尽精微”,作者以其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从业经验、广阔的战略视野,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图景以及通往未来银行的现实之路。 车宁 网络金融专家,北京市法学会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财新专栏作家

作者简介

刘兴赛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战略规划部,从事银行战略和宏观经济研究10年以上。 在《经济学动态》《财经研究》《世界经济研究》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多篇论文为人大复印资料、国研网全文转载, 参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经济学创新》《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8)》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