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
1星价
¥53.5
(4.2折)
2星价¥53.5
定价¥1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029026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2册(573页)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550029026 ; 978-7-5500-2902-6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西方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勾勒与审视,显示马克思主义文化从通释文明、教化启蒙、意识形态批判,再到生活方式和生产关系及消费社会解剖等诸多层面的辩证关系。作者关注不同历史时期凸显的理论重点,也关注同一重点在其他时期中的发展。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 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西方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勾勒与审视, 显示马克思主义文化从通释文明、教化启蒙、意识形态批判, 再到生活方式和生产关系及消费社会解剖等诸多层面的辩证关系。
目录
前 言/1
**编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8
**章 文化的社会存在维度/9
一、马克思之前的文化哲学/10
二、人类学的文化概念/13
三、文化也是社会存在/17
第二章 “文化史批判”/22
一、文化通释文明/23
二、为什么批判“文化史”/26
三、“文化史”不等于唯心史观/30
第三章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34
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35
二、恩格斯的补充/40
三、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44
第四章 意识形态理论/50
一、虚假的意识/50
二、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消亡/54
三、统治阶级的思想/58
第二编 从第二国际到列宁主义/64
第五章 伯恩斯坦/67
一、修正主义的提出/68
二、平衡经济与意识的“科学理论”/70
三、文化的作用/73
第六章 普列汉诺夫/75
一、生产力与社会心理/76
二、论卢梭/80
三、论文化发展/83
第七章 考茨基/89
一、精神生产的三种形式/90
二、精神生产的无政府主义/94
三、为历史唯物主义辩/97
第八章 列宁/101
一、外部灌输理论/102
二、党性、阶级性和出版自由/107
三、无产阶级文化/112
四、文化革命/118 第三编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123
第九章 卢卡奇/126
一、完整的文化/128
二、物化/133
三、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139
四、艺术的意识形态功能/145
第十章 葛兰西/149
一、论学校/152
二、文化霸权/155
三、市民社会与知识分子/158
第十一章 列斐伏尔/162
一、 美学史的回顾/163
二、马克思《手稿》读解/168
三、与普列汉诺夫的分歧/172
四、 空间理论/177
第十二章 阿尔都塞/184
一、意识形态的困惑/185
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87
三、回顾意识形态理论/193
四、论布莱希特/197
五、症候阅读/201 第四编 法兰克福学派/208
第十三章 霍克海默/211
一、文化批判/212
二、启蒙辩证法/216
三、理性与非理性/222
第十四章 阿多诺/227
一、“文化工业”批判/228
二、趣味的堕落/232
三、勋伯格与斯特拉文斯基/235
四、“反犹主义”的两重根源/239
第十五章 本雅明/248
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250
二、手工复制时代的“誊写美学”/255
三、讲故事的艺术与誊写术/263
四、《单行道》中的文化批判/273
五、“拱廊街”写作计划/278
六、本雅明读过马克思吗?/286
第十六章 哈贝马斯/289
一、现代性重建/291
二、两种大众文化/294
三、批判“大众文化理论”/299 ……
一、虚假的意识/50
二、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消亡/54
三、统治阶级的思想/58
第二编 从第二国际到列宁主义/64
第五章 伯恩斯坦/67
一、修正主义的提出/68
二、平衡经济与意识的“科学理论”/70
三、文化的作用/73
第六章 普列汉诺夫/75
一、生产力与社会心理/76
二、论卢梭/80
三、论文化发展/83
第七章 考茨基/89
一、精神生产的三种形式/90
二、精神生产的无政府主义/94
三、为历史唯物主义辩/97
第八章 列宁/101
一、外部灌输理论/102
二、党性、阶级性和出版自由/107
三、无产阶级文化/112
四、文化革命/118 第三编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123
第九章 卢卡奇/126
一、完整的文化/128
二、物化/133
三、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139
四、艺术的意识形态功能/145
第十章 葛兰西/149
一、论学校/152
二、文化霸权/155
三、市民社会与知识分子/158
第十一章 列斐伏尔/162
一、 美学史的回顾/163
二、马克思《手稿》读解/168
三、与普列汉诺夫的分歧/172
四、 空间理论/177
第十二章 阿尔都塞/184
一、意识形态的困惑/185
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87
三、回顾意识形态理论/193
四、论布莱希特/197
五、症候阅读/201 第四编 法兰克福学派/208
第十三章 霍克海默/211
一、文化批判/212
二、启蒙辩证法/216
三、理性与非理性/222
第十四章 阿多诺/227
一、“文化工业”批判/228
二、趣味的堕落/232
三、勋伯格与斯特拉文斯基/235
四、“反犹主义”的两重根源/239
第十五章 本雅明/248
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250
二、手工复制时代的“誊写美学”/255
三、讲故事的艺术与誊写术/263
四、《单行道》中的文化批判/273
五、“拱廊街”写作计划/278
六、本雅明读过马克思吗?/286
第十六章 哈贝马斯/289
一、现代性重建/291
二、两种大众文化/294
三、批判“大众文化理论”/299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陆扬,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外文论学会常务理事。研究中西文艺学和中西文化理论多年,著有多部文艺学、文化理论研究专著,多次获省部级奖励。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方当代前沿文论专题研究”和重大项目“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空间理论的研究与重要文献翻译”的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参与专家。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随园食单
¥9.1¥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到山中去
¥10.5¥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2.9¥39.0 -
当你老了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