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礼仪下乡-明代以降闽西四保的礼仪变革与社会转型

- ISBN:97871080659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4
- 出版时间:2019-07-01
- 条形码:9787108065902 ; 978-7-108-06590-2
本书特色
本书探讨的是明清时期儒教礼仪进入乡村,融入乡民仪式生活的社会文化史过程。“礼不下庶人”,礼仪本为社会上层的身份标识,与乡民生活没有关系。自唐宋以降,朝廷开始为庶民制礼,以经世济民为使命的士大夫,也致力于以改革祭祖礼仪,推行乡约,推广祀典神明等方式,在乡村民众中间推广儒教礼仪,从而开启了儒教礼仪步入乡民生活的“礼下庶人”进程。透过对礼下庶人过程的研究,不仅可以推进对中国古代朝廷和士大夫礼仪制度嬗变的研究,而且为理解明清乡村社会文化转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有助于深化对明清社会文化变迁的认识,更好地理解传统乡村礼仪遗产的时代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独辟蹊径,以贴近草根的礼生及其礼仪为出发点,一方面,通过比较礼生引导的礼仪与王朝礼仪,确定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另一方面,以闽西四保为个案,从仪式的角度,追寻儒教礼仪的在地发展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后果。本书在紧扣礼下庶人进程的同时,还论及明清王朝的乡村统治制度、宗族组织、乡约、民间信仰与仪式等明清社会史基本问题,探讨礼仪文化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理解明清礼仪变革对乡村社会和地方文化的影响,推进对明清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探讨提供了一个深入个案。
目录
作者简介
刘永华,麦吉尔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明代以降社会文化史、社会经济史研究,尤其致力于明清乡村礼仪、乡民生活世界、跨地域流动、文本流通与读写能力、时空范畴等问题的探讨。出版专著Confucian Rituals and Chinese Villagers (2013)、评论集《时间与主义》(2018),担任“历史—人类学译丛”共同执行主编,并主编、翻译论著多种。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5.5¥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5.5¥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4.4¥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9.0¥15.0 -
乡土中国
¥13.5¥26.0 -
文言浅说
¥12.2¥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1.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