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她被唤作瑞奴时:(1897-1911)苏雪林清末浙地县署上房生活考探

- ISBN:97875203421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5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520342179 ; 978-7-5203-4217-9
本书特色
“上房”,即“官员家眷居住的地方”。皖籍苏雪林因祖父苏锦霞清末长期徙任浙地县署知县之故,曾生长于浙十五年(1897-1911)。本书稿旨在透过对著名女作家、学者苏雪林清末浙地县署上房生活史事的发掘、梳理,一方面对其曾经的浙地成长经历加以历史还原性考察;另一方面,则将其早年浙地生活与其日后发展诸多关联密切的重要因素加以具体揭示与解读;由此,既是对“*后的五四人”苏雪林由传统而现代的重要转折时期的多层面探究,同时也是对“五四”知识女性“浮出历史地表”之际真实情态的个案性呈现。
内容简介
祖籍安徽太平的苏雪林,一方面,因故里岭下村紧邻徽州,“一直是把自己作为徽州人看的”;另一方面,又因其祖父苏锦霞清末长期充任浙地知县而生长于浙十余年,故又自称“半个浙江人”。本书对苏雪林清末浙地县署上房生活(1897-1911)的考探,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在对徽浙深厚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祖父清末徙任浙地的情况作了考订;二是对有着浓重徽州文化色彩的县署上房女眷的悲剧命运予以了关注;三是对近代女学的勃兴和江南才女文化的余绪在县署上房的震荡与回响加以了揭示;四是对苏氏人家信鬼崇祀、热衷“古听”等日常进行了探究。苏雪林“半个浙江人”与“徽州女儿家”的成长语境,由此而凸显。
目录
作者简介
何玲华,广东德庆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以及“五四”思想文化与女子教育研究。著有《新教育-新女性:北京女高师研究(1919-1924)》、《在历史语境中审视——同人反“传统”问题研究》等。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