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27815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04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532781584 ; 978-7-5327-8158-4
本书特色
海明威诞辰120周年图文珍藏纪念版文集收录了海明威全部长、中、短篇小说和全部非虚构类纪实作品,作品包括《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春潮 老人与海》、《死在午后》、《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下)》、《非洲的青山》、《流动的盛宴》、《第五纵队 西班牙大地》、《海明威书信集(上、下)》、《过河入林》、《岛在湾流中》、《伊甸园》、《有钱人和没钱人》、《危险的夏天》和《曙光示真》 。作家*的剧本《第五纵队》及影片《西班牙大地》解说词,以及作家书信集也悉数收进,凡16种(18卷),辅以大量原版插图、珍贵历史影像,图文并茂,全貌再现海明威作品及其生平。
本文集译者名家荟萃:吴劳、鹿金、蔡慧、陈良廷、主万、董衡巽等一代英美文学翻译大家模范译本有口皆碑、历久弥新,辅以详尽背景资料和译序解读,以精良文本,致敬经典。套装附赠精美书签和限量明信片套装。
内容简介
新版海明威文集共16种,几乎囊括海明威生前所有重要的虚构和非虚构作品。文集书目包括《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春潮 老人与海》、《死在午后》、《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下)》、《非洲的青山》、《流动的盛宴》、《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海明威书信集》、《过河入林》、《岛在湾流中》、《伊甸园》、《有钱人和没钱人》、《危险的夏天》和《曙光示真》。
目录
节选
我**次去看斗牛,当时预计会感到恐怖,也许还会难受的,因为我已经听说过马在斗牛中的遭遇。我读到的关于斗牛场的所有资料都强调地谈及这一点;大多数写斗牛的人都直截了当地谴责斗牛是既愚蠢又野蛮的事,而即使那些赞美斗牛是技艺的展示、是一场表演的人,也对使用马加以谴责,也承认总的来说斗牛确有不妥之处。马在斗牛场中毙命被认为是无可辩解的。我认为,从现代的道德观点即从基督教观点来看,斗牛总的来说是无可辩解的;斗牛毫无疑问非常残酷,自始至终都存在危险,既有自我的危险,也有意外发生的危险,斗牛还总是有死亡,我现在也不应该试图为之辩解,我只想老老实实讲述我所了解的与斗牛有关的真情实况。要这样做,我就必须完完全全做到诚实坦率,或者说努力这么做,如果有人看了这些真情以后感到憎恶,认为这是某个缺乏他们即读者的敏锐感觉的人写出来的,那么我也只能申辩说,这些可能是真情。但是,不管谁读了这本书,只要他,或者她,见过书中所写到的事,并且确切地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反应的时候,就不能不真诚地作出这样的断语。 我记得有一次葛特鲁德·斯泰因谈到斗牛时说她很佩服何塞利托。她拿出几张照片给我看,有何塞利托在斗牛场上的照片,还有她本人与艾丽丝·托克拉斯的合影,那是巴伦西亚的斗牛场,她们坐在斗牛场木围栏后面的**排,下面是何塞利托和他的弟弟加利奥。当时我刚从近东过来,在那边,希腊人在撤离士麦那城的时候,把驮运辎重的牲口的腿打断,将它们统统赶到码头边的浅水里。记得当时我说,我不喜欢看斗牛,因为那些马太惨了。那个时候我正试着写作,但我发现很难写,除了很难真正体会你自己实际的感受而不是别人认为你会有的感受,也不是别人教你应该有的感受这一点之外,*大的困难是要将实际真正发生的一切写下来;写出激起你体验到的那种感情的实际情形是怎么一回事。为报纸写新闻稿你写的是发生的事,葛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1874—1946),美国女作家,1903年移居巴黎,20年代她巴黎的家仿佛是画家与海外作家的中心。海明威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是这个中心的常来常往的年轻人。“迷惘的一代”当时就是斯泰因用来指海明威这样的年轻人的。艾丽丝·托克拉斯(Alice Toklas,1877—1967),葛特鲁德·斯泰因的女友、生活伴侣和秘书,侨居法国,著有《往事回忆》和《托克拉斯食谱》等,《艾丽丝·托克拉斯自传》是斯泰因假托其名义所写。士麦那(Smyrna)是土耳其西部港市伊兹密尔的旧称。采用某一种手法,你借助及时性这个要素,就能传达感情,因为及时这个要素本身就使当天发生的事的任何报道带上感情色彩;可是,事情的真谛,即激发感情并能在一年、十年,如果运气好,如果你写得完美无缺则永远站得住脚的连续的行为与动作,我并不掌握,因而当时我就非常努力,要找到这真谛。战争结束了,现在你能看到生与死——即是说暴力造成的死——的唯一地方,就是斗牛场了,所以当时我非常想到西班牙去,到了那里我就可以对暴力造成的死加以研究。那时我在尝试学习写作,从*简单的问题着手写,而*简单的问题之一和*根本的问题即是暴力造成的死。与疾病造成的死,或所谓自然的死,或朋友的死或你所爱过、你所恨过的人的死相比较,暴力造成的死虽然情况决没有那么复杂,但是它毕竟是死,是可以用来作为写作的主题之一。在我读过的许多本书里,当作者试图传达死的时候,他写出的只是一团模糊,我认为这是因为作者从来没有清清楚楚地看到过死,要么是因为正好在死到来的那一瞬间,他真的紧紧闭起了双眼或者心里已经闭起了双眼,就好像看到一个小孩转眼间就要被火车碾死,而他不可能伸手拉得到他或用别的办法救他,只好把两只眼睛闭得紧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他闭起两只眼睛很可能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能传达的全部内容只不过是小孩转眼间就要被火车碾死这一事实,而火车将人撞倒那一瞬间的景象会使精彩描写一下子变得苍白无力,因此孩子被撞倒之前那一刻是他能够描述的极限。但是,如果是行刑队执行死刑,或者把人绞死,情形就不是这样了。如果要把这些很简单的事情记载下来,永远保留下去,举个例子来说,就像戈雅戈雅(Goya,1746—1828),西班牙画家。《战争的灾难》是他创作的版画集。在《战争的灾难》中试图做到的那样,那么,把眼睛闭起来是不行的。我记得,我曾见过一些事情,一些我所记得的这一类简单的事情,但是,因为我是事情参与者,或者虽非参与者,但由于我事后马上要写报道,因此只注意我要当即记下来的事,所以,我从来没有能够像别人那样仔细观察过这种事情;比如说,像有人会去仔细观察他父亲的死,或者仔细观察人怎样被绞死,而这个被绞死的人,我们假设说,他并不认识,也用不着事后立即写成报道送给晚报抢时间发表。 于是,我到西班牙去看斗牛,并试着自己动手写一写斗牛。我以为斗牛会是简单的、野蛮的、残酷的,我不会喜欢斗牛的,但是我想我会看到某种确切的动作,这样我就会有我正在寻找的关于生与死的感觉。我看到了这种确切的动作;可是斗牛远非那么简单,而且我非常喜欢,因此,对于我当时的写作能力来说,斗牛是太复杂了,我根本无法处理,所以除了四篇很短的速写之外,关于斗牛,我在五年时间里面——我但愿实际上等待了十年——没有能写出一点儿东西。不过,要是我果真等待足够长的时间,那就很可能什么东西也写不出来,因为有那么一种倾向,当你真正开始去了解某一件事情但并不想去写它而是想要永远处于不断地了解它的状态时,那么,除非你是个非常自负的人(当然,就因为自负,许多书就这样写出来了),你绝对不会说: 现在我全都懂了,我要写了。毫无疑问,我现在当然不这样说;我明白每年都有更多的东西要了解,但有些东西我确实懂,现在写出来会让人感兴趣的,而且我也许今后很长时间里会不再接触斗牛,所以,我所了解的还是现在就写出来吧。此外,有一本用英语写的斗牛专著也许会有益处,一本论述这样一个非道德性的题目的严肃著作是会有一些价值的。 迄今为止,关于道德问题,我只知道所谓道德的就是你事后感觉好的,所谓不道德的就是你事后感觉坏的。我并不为这种道德标准作辩护,但如果拿它来评价斗牛,那么,对我来说,斗牛是很道德的,因为斗牛在进行的时候,我感觉很好,我感觉到了生与死,必死与永存。斗牛结束了,我很伤心,但感觉很好。此外,我并不关心马;不是说的原则上,而是实际上我并不关心它们。对此我觉得很奇怪,因为我在路上要是看见一匹马倒下就一定会觉得必须去帮助它,我有好多回替马铺过麻布袋,卸过马具,也有好多回逃开了险些儿让钉了铁掌的马蹄踩着;要是以后在下雨和结冰的天气在城市马路上有马倒下的时候我还会去关心的。可是在斗牛场里,看到马的遭遇我一点也不感到恐怖,一点也不感到愤慨。我曾经带好多人去观看斗牛,有男的也有女的,见过马在斗牛场里被牛角捅死、捅伤的时候他们作出的反应,他们的反应是很难预料的。有些女人,我觉得她们,肯定是很爱看斗牛的,只是不愿见到马被牛角捅死、捅伤的景象,但她们对于牛捅马无动于衷;我说的是真的无动于衷,就是说,有些事她们不赞成,她们料想这些事会使她们恐怖和愤慨,但她们一点儿也不感到恐怖或者愤慨。另外有些人,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那情景对他们触动太大,以致身体也感到不舒服起来。这些人的表现,下文还要详细讨论,我现在只想说,用一种文明标准或根据经验,把这些人分成受触动的和不受触动的,这样的差异或者这样加以区分的界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根据观察所得我倒要说,观看斗牛的人可以分成两大类;借用心理学的专门术语来说,一类人认同于动物,即把自己放在动物的位置上,另一类人则认同于人。根据我的经验和观察,那些认同于动物的人,也就是说,那些近乎职业性地喜爱狗以及其他动物的人,比起那些不轻易认同于动物的人,能对人类做出更加残酷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好像人们之间有一个根本的区别,虽然,不认同于动物的人,在总的来说不喜欢动物的同时,对个别的动物如一只狗、一只猫,或一匹马,也会很宠爱的。但是,他们这种宠爱的基础,会是这个别的动物某一特性,或者是与这个别的动物相关联的某些因素,而并非因为这样一个事实: 它是动物,所以值得喜爱。要说我本人嘛,我很深情地宠爱过三只不同的猫,四只狗,我记得,只有两匹马,那就是我拥有过、骑过或赶过的马。至于说我追赶过、看过它们比赛和在它们身上下过赌注的马,我曾非常欣赏,也差不多宠爱过好多,而我对其中几匹下过赌注以后,我几乎对它们怀有慈爱的感情;我记得*清楚的有“兵舰”、“歼灭者”(我认为对它我的确是很宠爱的)、“菠菜”、“沙皇”、“希洛斯十二世”、“鲍勃少爷”,还有一匹杂交马,同上述*后两匹一样是障碍赛马,它的名字叫“乌恩卡斯”。这几匹马我都非常非常欣赏,但是我的喜爱中多大部分是来自于所下赌注,那我可说不出。乌恩卡斯在奥特伊尔举行的一场古典障碍赛中以大于十比一的赔率跑了头马,我的赌注就是押在它上面的,当时我拿着赢得的钱对它喜欢极了。这匹马我喜欢得不得了,在谈到这匹良驹的时候,我和伊文·希普曼差不多都激动得掉泪,但是,要是你问我关于这匹马的结局,那我只好说,我不知道希普曼先生读了我这段文字之后告诉我说,乌恩卡斯后来体力不支,现在已成为维克多·伊曼纽尔先生骑用的马。这个消息并没有使我有所触动。——作者原注。我知道的是,我喜欢狗并非因为它们是狗,我喜欢马并非因为它们是马,我喜欢猫并非因为它们是猫。 对于斗牛场上马的毙命,为什么人们会无动于衷,就是说有一些人无动于衷,这个问题是复杂的;但是根本的原因可能是,马的死往往会是可笑的,而牛的死则是悲剧性的。在斗牛这场悲剧中,马是个可笑的角色。这样说让人听了也许会惊讶,但这是真的。因此,马越是糟糕,就越可笑。只要它们有相当的身高,也有相当的体力,这样长矛手得以用他的长矛或者叫vara,去执行他的使命。对马的这种貌似悲壮以及它们的遭遇,你该会感到恐怖和愤慨,但你也不是绝对肯定会感到恐怖和愤慨,除非你不管有什么样的感情,硬要感到恐怖和愤慨。这些马太不像马;在某种程度上倒像鸟,那种动作笨拙的鸟,如秃鹳或阔嘴鹳。当牛的颈部和肩部肌肉向前一使劲,马被挑起,开膛破肚的躯体戳在牛角上,腿悬在空中,四蹄晃荡,脑袋耷拉着,这时候它们并不可笑;但我可以肯定它们不是悲剧性的。斗牛场上的悲剧都集中在牛身上,集中在人身上。马的功能的悲剧性的高潮出现在早些时候,在斗牛场外,就是在成交签约买下作为斗牛用马的时候。马在斗牛场上的结局,从某种角度来看对这动物的躯架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合适。等到帆布盖到了马身上,只看见马的长腿、脖子、变了形的脑袋,还有盖在它身上的帆布看上去好像翅膀,这个时候的马就更加像鸟了,看上去有一点像一只死的鹈鹕。活的鹈鹕是很有趣、好玩、讨人喜欢的鸟,尽管要是你去碰它就会有虱子爬到你手上;可是一只死鹈鹕的样子是很蠢的。 我写这些话并非要替斗牛辩护,而是试图把斗牛完整地表述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承认几件事情;而如果一个辩护人在辩护的时候就会把它们忽略,或者避而不谈。因此,发生在马身上的可笑事情并不是它们的死;死并不可笑,死亡使极可笑的角色也会有一种短暂的庄严,虽然死一旦发生,这庄严也就随之消失。发生在马身上的可笑事情是马的内脏奇怪而滑稽地翻出体外。看到一头牲畜内脏被统统翻出体外,按照我们的标准,毫无疑问不是什么可笑的事情,可是,要是这头牲畜并不是在干什么悲剧性的即庄严的事,而是以惊慌的僵硬的步态绕着圈子奔跑,笼罩着它的不是光荣的彩云而是耻辱的乌云,那么,倘若它身后拖着的真的是自己的内脏,那样子就像弗拉特里尼马戏团的滑稽表演一样可笑,尽管他们用一卷卷的绷带、香肠等物充当马的内脏。如果一个场面是可笑的,那么另一个也是;其中的幽默来自同一个原则。我见过这场面。人在逃,马在跑,它的内脏翻出体外,在一场完全是对悲剧的滑稽模仿中,鲜血四溅,掏出来的内脏拖了一地,庄严的因素在这样的过程中被一一毁灭。这些我都亲眼见过,把它叫作开膛剖肚,因为发生在那种时刻,这场面显得非常可笑,这也就是一个*坏的词儿。这是你不会想确认的一种事情,但是,正因为这类事情从来没有被确认过,所以斗牛至今没有被解释好。……
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20世纪美国小说家、记者,“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一生经历丰富、传奇,写作风格简洁明快,以“文坛硬汉”著称,对现当代美国和世界文学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1953年凭借《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4¥55.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随园食单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0.5¥30.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