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媒介素养研究年度报告2017
1星价
¥22.6
(5.0折)
2星价¥22.6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43832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2页
- 出版时间:2019-09-01
- 条形码:9787504383259 ; 978-7-5043-8325-9
内容简介
《中国媒介素养研究年度报告(2017)》为2017年中国媒介素养研究年度报告,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媒介素养理论探讨、信息素养理论探讨、青少年媒介信息素养教育、新媒介素养、其他群体媒介信息素养,所选均为颇具深度的学术文章,是对2017年学术界在媒介素养研究领域的成果梳理。 《中国媒介素养研究年度报告(2017)》可供相关领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参考,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也值得阅读。
目录
**部分 媒介素养理论探讨
全文刊登
泛媒体媒介素养缺失的十大表现
信息消费时代公民理性精神的培养
学术卡片
基于使用、评价和分析能力的我国公众媒介素养现状
论“融合式媒介素养
数字素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研究
新加坡政府推进网络素养教育的措施及其特色
社交媒体礼仪:数字关系情境下的伦理方案与效果辨析
传播“公共性”视角下的城乡数字鸿沟
全媒体时代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精神建构
媒介融合生态下“媒介素能”解析——从“媒介素养”到“媒介素能”的变迁
未来传播形态的三个重要维度
智媒时代基于公众参与的网络安全治理策略
第二部分 信息素养理论探讨
全文刊登
信息消费的伦理困境及其应对路径
云时代下读者个人信息的安全风险及治理对策
学术卡片
论科学素养的“日常实践”转向
设计思维框架下的读者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代际学习:连接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新兴研究领域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云计算下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的安全风险及应对
三层面信息素养理论的建构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中美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对比研究
元素养:信息素养教育转型新导向
高校图书馆元素养教育的典型实践与发展思考
高校图书馆新生人馆信息素养平台的思考与建设
第三部分 青少年媒介信息素养教育
全文刊登
大学生个人信息管理能力培养的若干探讨:基于无边界时代的分析
当代媒介文化的特点及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取向探析
学术卡片
大学生媒介素养形成路径及教育体系研究
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研究
从社交媒体中的情绪异化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高等体育院校媒介素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全媒体时代如何提升大学生新闻素养
科技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略论
媒介素养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课在中学生媒介素养培育中的作用
学生媒介素养与道德认知水平
媒介素养视域中的青少年与电影教育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特殊性及实现路径
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与策略取向
尽快补上当代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短板
第四部分 新媒介素养
全文刊登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核心构成及教育路径探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探析
学术卡片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的现代化与媒介素养提升
网络素养:概念演进、基本内涵及养成的操作性逻辑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媒介素养研究
新媒介环境下“负面解读”的不良社会心态及对策
社交媒体“信息茧房”的隐忧与对策
新媒介公共文化空间建构与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
“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导向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模式研究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微博政治参与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
“微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
“90后”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路径探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主题班会和媒介参与——徽州农村小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
道德与法治课——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
第五部分 其他群体媒介信息素养
全文刊登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的现状及对策
学术卡片
新媒体时代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网络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美学生态视角下的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全文刊登
泛媒体媒介素养缺失的十大表现
信息消费时代公民理性精神的培养
学术卡片
基于使用、评价和分析能力的我国公众媒介素养现状
论“融合式媒介素养
数字素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研究
新加坡政府推进网络素养教育的措施及其特色
社交媒体礼仪:数字关系情境下的伦理方案与效果辨析
传播“公共性”视角下的城乡数字鸿沟
全媒体时代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精神建构
媒介融合生态下“媒介素能”解析——从“媒介素养”到“媒介素能”的变迁
未来传播形态的三个重要维度
智媒时代基于公众参与的网络安全治理策略
第二部分 信息素养理论探讨
全文刊登
信息消费的伦理困境及其应对路径
云时代下读者个人信息的安全风险及治理对策
学术卡片
论科学素养的“日常实践”转向
设计思维框架下的读者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代际学习:连接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新兴研究领域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云计算下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的安全风险及应对
三层面信息素养理论的建构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中美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对比研究
元素养:信息素养教育转型新导向
高校图书馆元素养教育的典型实践与发展思考
高校图书馆新生人馆信息素养平台的思考与建设
第三部分 青少年媒介信息素养教育
全文刊登
大学生个人信息管理能力培养的若干探讨:基于无边界时代的分析
当代媒介文化的特点及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取向探析
学术卡片
大学生媒介素养形成路径及教育体系研究
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研究
从社交媒体中的情绪异化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高等体育院校媒介素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全媒体时代如何提升大学生新闻素养
科技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略论
媒介素养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课在中学生媒介素养培育中的作用
学生媒介素养与道德认知水平
媒介素养视域中的青少年与电影教育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特殊性及实现路径
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与策略取向
尽快补上当代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短板
第四部分 新媒介素养
全文刊登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核心构成及教育路径探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探析
学术卡片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的现代化与媒介素养提升
网络素养:概念演进、基本内涵及养成的操作性逻辑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媒介素养研究
新媒介环境下“负面解读”的不良社会心态及对策
社交媒体“信息茧房”的隐忧与对策
新媒介公共文化空间建构与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
“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导向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模式研究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微博政治参与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
“微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
“90后”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路径探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主题班会和媒介参与——徽州农村小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
道德与法治课——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
第五部分 其他群体媒介信息素养
全文刊登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的现状及对策
学术卡片
新媒体时代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网络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美学生态视角下的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彭少健,浙江杭州人,教授。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长期从事西方文学、媒介素养研究。目前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会长、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乡土中国
¥13.5¥2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文言浅说
¥12.2¥24.0 -
偏见
¥19.0¥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 -
校雠蒙拾 读韩蠡解
¥5.5¥16.8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