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分
包邮回味从前:民国名家旧食记
六十六篇精选自民国报刊的散文随笔,既是民国名家对旧日生活的感怀回味,又是家乡故园心口相传的饮食札记。

- ISBN:978754773371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19-11-01
- 条形码:9787547733714 ; 978-7-5477-3371-4
本书特色
这是一场跃然纸上的饕餮盛宴,名家用细致入微的笔触记录各自记忆的味道。 莲影详述的苏州茶食店恍若如今的甜品探店指南,汤团的甜与成,嘉兴粽与广式粽的内容比对,苏广月饼的迥异风味,老字号的前世今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的味道记忆也大多有着“古早”的印记,只是我们未曾发觉。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与“美食”有关的书, 与“旧味”有关的集, 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浓郁的“古早味”。主要内容包括: 食味杂记、物色、吃香、辨味等六十六篇精选自民国报刊的散文随笔, 既是民国名家对旧日生活的感怀回味, 又是家乡故园心口相传的饮食札记, 清淡墨香中透出的是时间的陈酿, 是从前的滋味。
目录
食味杂记/鲁彦
物色/张亦庵
吃香/张亦庵
辨味/张亦庵
文人好吃/王市隐
东南食味/雷红
食在中国/范烟桥
故乡回味
故乡的野菜倜作人
绍兴东西/孙伏园
故乡的杨梅/鲁彦
橄榄茶/范烟桥
绍兴的糕干/周作人
闲话毛笋倜作人
城市味道
沪上酒食肆之比较/严独鹤
东粤食谱/玉君
饮食男女在福州廊达夫
谈到北京的小吃/知否
食在广州乎?食在广州也!/张亦庵
夏季北京的家常菜帜因
粤港澳饮食篇/魏修
风味琐记
风檐尝烤肉/张恨水
烧腊/张亦庵
乳鸽/甘贝
蒋雪舫火腿/周定宇
担担面/张恨水
瓠子汤倜作人
暖锅/周作人
鲞冻肉周作人
腌菜周作人
别样嗜好
苋菜梗/周作人
北平的豆汁儿之类倮轩
特别嗜好之食品/汪仲贤
豉/张亦庵
吃酒/陈诒先
广东的特别食品/刘白受
吃的文化
红杂拌/范烟桥
谈油炸鬼/周作人
谈鸡/张亦庵
炒栗子/周作人
吃白果/周作人
落花生/老舍
闲话茶事
喝茶/周作人
香港的茶居/飘穷
再论吃茶/周作人
茶与粤人/山石
茶居话旧/张亦庵
茶馆/张恨水
茶肆卧饮之趣/张恨水
槐荫呓语——沱茶好/张恨水
茶和咖啡/徐蔚南
茶汤/周作人
南北点心
苏州的茶食店/莲影
卖糖倜作人
烘山芋和早点心/张亦庵
苏广月饼/张亦庵
夜半呼声炒米糖/张恨水
点心与茶食/徐蔚南
南北的点心倜作人
花果飘香
风飘果市香/张恨水
凉薯与核桃/黄家骐
瓜/张亦庵
花果馔/沈毅
果盘/张恨水
重庆的水果/徐蔚南
藕与莲花/周作人
藕的吃法/周作人
节选
《回味从前:民国名家旧食记》: 食味杂记 如其他的宁波人一般,我们家里每当十一二月间也要做一石左右米的点心,磨几斗糯米的汤果。所谓点心,就是有些地方的年糕,不过在我们那里还包括着形式略异的薄饼、厚饼、元宝等等。汤果则和汤团(有些地方叫作元宵团)完全是一类的东西。所差的是汤果只如钮子那样大小而且没有馅子。点心和汤果做成后,我们几乎天天要煮着当饭吃。我们一家人都非常喜欢这两种东西,正如其他的宁波人一般。 母亲、姐姐、妹妹和我都喜欢吃咸的东西。我们总是用菜煮点心和汤果。但父亲的口味恰和我们的相反,他喜欢吃甜的东西。我们每年盼望父亲回家过年,只是要煮点心和汤果吃时,父亲若在家里便有点为难了。父亲吃咸的东西正如我们吃甜的东西一般,一样的咽不下去。我们两方面都难以迁就。母亲是*要省钱的,到了这时也只有甜的和咸的各煮一锅。照普遍的宁波人的俗例,正月初一必须吃一天甜汤果,因此欢天喜地的元旦在我们是一个磨难的日子,我们常常私自谈起,都有点怪祖宗不该创下这种规例。腻滑滑的甜汤果,我们勉强而又勉强地还吃不下一碗,父亲却能吃三四碗。我们对于父亲的嗜好都觉得奇怪、神秘。“甜的东西是没有一点味的。”我每每对父亲说。 二十几年来,我不仅不喜欢吃甜的东西,而且看见甜的(糖却是例外)还害怕,而至于厌憎。去年珊妹给我的信中有一句“蜜饯一般甜的……”竟忽然引起了我的趣味,觉得甜的滋味中还有令人魂飞的诗意,不能不去探索一下。因此遇到甜的东西,每每捐除了成见,带着几分好奇心情去尝试。直到现在,我的舌头仿佛和以前不同了。它并不觉得甜的没有味,当甜的和咸的东西在面前时,它都要吃一点。“甜的东西是没有一点味的。”这句话我现在不说了。 从前在家里,梅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母亲是不许我去买来吃的,因为太酸了。但明买不能,偷买却还做得到。我非常爱吃酸的东西,我觉得梅熟了反而没有味,梅的美味即在未成熟的时候。故乡的杨梅甜中带酸,在果类中算*美昧的,我每每吃得牙齿不能吃饭。大概就是因为吃酸的果品吃惯了,近几年来在吃饭的时候,总是想把任何菜浸在醋中吃。有一年在南京,几乎每餐要一二碗醋。不仅浸菜吃,竟喝着下饭了。朋友们都有点惊骇,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古怪的嗜好,仿佛背后有神的力一般。但这在我是再平常也没有的事情了。醋是一种美味的东西,绝不是使人害怕的东西,在我觉得。 许多人以为浙江人都不会吃辣椒,这却不对。据我所知,三江一带的地方,出辣椒的很多,会吃辣椒的人也很多。至于宁波,确是不大容易得到辣椒,宁波人除了少数在外地久住的人外,差不多都不会吃辣椒。辣椒在我们那边的乡间只是一种玩赏品。人家多把它种在小小的花盆里,和鸡冠花、满堂红之类排列在一处,欣赏辣椒由青色变成红色。那里的种类很少,大一点的非常不易得到,普通多是一种圆形的像钮子般大小的所谓钮子辣茄(宁波人喊辣椒为辣茄),但这一种也还并不多见。我年幼时不晓得辣椒是可以吃的东西,只晓得它很辣,除了玩赏之外,还可以欺侮新娘子或新女婿。谁家的花轿进了门,常常便有许多孩子拿了羊尾巴或辣椒伸手到轿内去,往新娘子的嘴上抹。新女婿**次到岳家时,年青的男女常常串通了厨子,暗地里在他的饭内拌一点辣椒,看他辣得皱上眉毛,张着口,胥胥地响着,大家就哄然笑了起来。我自在北方吃惯了辣椒,去年回到家里要买一点吃吃便感到非常苦恼。好容易从城里买了一篮(据说城里有涑椒出卖还是*近几年的事),味道却如青菜一般一点也不辣。邻居听说我能吃辣椒,都当作一种新闻传说。平常一提到我,总要连带地提到辣椒。他们似乎把我当作一个外地人看待。他们看见我吃辣椒,便要发笑。我从他们眼光中发觉到他们的脑中存着“他是夷狄之邦的人”的意思。 ……
-
知识分子的幽灵
¥12.9¥39.8 -
寻味中国
¥14.7¥38.0 -
茶经(黑白版)
¥15.4¥4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1.9¥29.8 -
中国馔馐谭
¥13.6¥23.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2.0¥26.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中国古代官制
¥12.5¥25.0 -
门外文谈
¥16.1¥38.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1.7¥39.8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经典常谈
¥6.2¥14.8 -
瓢箪鲶闲话
¥12.6¥36.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溥仪偷运国宝
¥5.2¥26.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7.5¥1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5.6¥39.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9.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