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4998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6
  • 出版时间:2019-10-01
  • 条形码:9787520349987 ; 978-7-5203-4998-7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探讨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问题,这里的“偏离义”包括“预设、预期、理想认知模式”的偏离,同时还包括句子隐含的“偏离义”,我们把“偏离义”上升为汉语被字句的高层构式义。*后,为了更好、更充分地分析汉语被字句对理想认知模式的“偏离”问题,本书具体又以“事件类型”为起点,以“小句”为基本单位,对汉语被字句进行系统梳理,发现了汉语被字句六种主要的“事件类型”:“言说类”事件、“认识类”事件、“位移类”事件、“击打类”事件、“计量类”事件和“致使类”事件,我们发现它们在“偏离义”上各有不同的表现,从而补充了前期“理想认知模式”偏离义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问题,这里的“偏离义”包括“预设、预期、理想认知模式”的偏离,同时还包括句子隐含的“偏离义”,我们把“偏离义”上升为汉语被字句的高层构式义。*后,为了更好、更充分地分析汉语被字句对理想认知模式的“偏离”问题,本书具体又以“事件类型”为起点,以“小句”为基本单位,对汉语被字句进行系统梳理,发现了汉语被字句六种主要的“事件类型”:“言说类”事件、“认识类”事件、“位移类”事件、“击打类”事件、“计量类”事件和“致使类”事件,我们发现它们在“偏离义”上各有不同的表现,从而补充了前期“理想认知模式”偏离义的研究。

目录

前言 引言 **章 汉语被字句的“预设偏离”问题 **节 “预设”的分类 第二节 语义预设问题 一 存在预设与事实预设问题 二 事实预设与非事实预设问题 三 过往经历预设问题 四 汉语被字句语义预设的偏离问题 第三节 语用预设问题 一 “被自杀”的个案分析 二 汉语“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的语用预设偏离问题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汉语被字句的“预期偏离”问题 **节 “预期偏离”的类型 第二节 汉语被字句“预期偏离”现象的考察 一 目的预期偏离 二 情理预期偏离 三 背景预期偏离 四 心理倾向性预期偏离 五 满足性预期偏离 六 超预期量信息 七 负预期量信息 第三节 “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的重新阐释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汉语被字句“理想认知模式”偏离 **节 “人对物”模式的偏离 一 “吃”与“饭”理想认知模式的建构 二 偏离理想认知模式的证明 三 理想认知模式与语境间的互动 四 汉语被字句的理论阐释 五 对“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研究的启示 六 小结 七 余论 第二节 “人对人”模式的偏离 一 人际关系的理想认知模式 二 偏离人际关系理想认知模式的证明 三 汉语被字句构式义的统一性解释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汉语被字句的事件类型 **节 言说类事件 一 称呼类 二 表达类 三 传播类 四 指令类 五 评判类 六 哄骗类 四 关联致使事件 五 致使类事件的完形偏离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颜力涛,1979年11月生。副教授,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现任教于辽宁大学文学院,主讲研究生语用学、语法学课程,本科生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课程。现为辽宁省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语文研究》《汉语学报》《汉语学习》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已结题),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项、省教育厅项目一项及校级项目若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