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记录中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新闻作品集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731538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621页
- 出版时间:2019-10-01
- 条形码:9787547315385 ; 978-7-5473-1538-5
本书特色
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发起于2016年的“记录中国”专业实践,坚持以新闻人的专业实践服务国家大战略,记录时代大发展,把思政课搬到中国大地上,使新闻青年与中国社会深度融合,激荡脚力、脑力、眼力、笔力,加深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知。 通过组织学生“真采真写真发表”,四年来共成功开展六次集中报道实践,项目视角从中西部脱贫攻坚,到重走联大西迁路,再到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足迹遍及全国20个省份,涵盖39个县市,采访对象超过200人。在澎湃新闻设立专栏,四年来共发表稿件50余篇,稿件及记者手记总计字数超过30万字,总阅读量破千万。同时得到人民网、新浪、百度、腾讯等媒体平台转载,被中新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广泛报道,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本书共收录了2016至2018年三年中“记录中国”项目的成果,呈现了一批优秀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的新闻报道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新闻作品集, 包括2016年“记录中国”暑期联合采访项目“关于中国贫困地区脱贫情况的调查报道”, 2017年“记录中国”专业实践调研项目“纪念高考恢复三十周年”和“重走联大西迁之路 继承先辈笃实学风”, 2018年“记录中国”专业实践项目“聚焦沿海开放城市发展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目录
作者简介
米博华,1954年出生,河北赵县人。1970年参加工作,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高级编辑,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
乡土中国
¥13.5¥26.0 -
偏见
¥16.1¥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性心理学
¥26.7¥5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3.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