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

包邮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

1星价 ¥37.3 (6.8折)
2星价¥37.3 定价¥5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00589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86页
  • 出版时间:2019-10-01
  • 条形码:9787310058945 ; 978-7-310-05894-5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南开21世纪华人文学丛书”中的一种。作者将新批评话语中的空间理论与美国华人文学研究结合起来, 在空间理论的指导下, 考察美国华人文学文本中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各章内容包括: 空间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论、美国华人文学的族群核心特性、叙事学中关于文学文本“话语层”和“故事层”的两分范畴、独属于文学文本的空间体系的建构、空间在文学文本中多层次存在、文本话语层的空间、故事层的空间、各空间层面折射的美华文学身份认同的复杂关系等。

目录

引言
**章 空间批评与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身份认同
**节 空间理论与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
第二节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身份认同研究
第三节 空间理论与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身份认同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故事层的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
**节 美国华人文学中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的隐喻模式
第二节 美国华人文学中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的反讽模式
第三节 美国华人文学中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的对比模式
第四节 “唐人街”书写与身份认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故事层的人文空间与身份认同
**节 人际交往空间与身份认同
第二节 文化空间与身份认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话语层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
**节 语言空间与身份认同
第二节 文体空间与身份认同
第三节 文本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第三空间:美国华人文学的写作策略与身份归宿
**节 “第三空间”与美国华人文学
第二节 美国华人文学的“第三空间”书写
第三节 第三空间:美国华人文学的身份归宿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蔡晓惠,女,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北美华人文学与空间批评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天津市项目及南开大学校级项目,并参与南开大学刘英教授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美国文学地理的文史考证与学科建构”。参编包括《新大学英语思辨阅读》《高级英语口语教程》《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在内的多部教材和译著。现已在《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暨南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天津市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2019年8月赴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英语系访学一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