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汉学菁华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861570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400页
- 出版时间:2019-10-01
- 条形码:9787548615705 ; 978-7-5486-1570-5
本书特色
《汉学菁华》是19世纪曾先后担任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美国人丁韪良的中国研究著作。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中国通”,丁韪良不仅精通中国的语言文字,而且熟悉中国的历史文化,对中华民族和中国文明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同情心,对中国的未来怀有殷切的希望。这部著作写于1906年,从科技、文学、哲学、教育、历史等方面向西方社会全面介绍中国并提出了一系列思考,可以说是作者近50年中国研究成果的汇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丁韪良有关中国的著名作品之一, 共分五卷二十三章。**卷介绍和中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贡献, 第二卷按文体介绍了中国的文学作品, 第三卷介绍了中国的宗教与哲学, 第四卷介绍了中国了教育和科举考试体系, 第五卷介绍了中国对于历史的研究。作为一个生活在19世纪的西方人, 丁韪良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可以说是相当深入和广泛的, 由于他学识相当渊博, 也相当善于进行比较, 因此他的论点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仍然颇具价值。
目录
作者简介
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1850 年来华,在宁波传教。1858年任美国首任驻华公使列卫廉的翻译,参与起草《天津条约》,1863年由宁波调往北京。1869年经赫德推荐,就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后,被聘为西学总教习。1916年在北京去世。著有《花甲忆记》《汉学菁华》《中国觉醒》等多种著作,并曾将惠顿的《万国公法》翻译为中文。 沈弘,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博士。现为浙江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及“沈弘工作室”负责人;浙江省翻译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外国语言与文学组成员、哈佛燕京学社2018—2019学年访问学者。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性心理学
¥26.7¥58.0 -
乡土中国
¥13.5¥2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偏见
¥16.1¥56.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3.6¥36.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