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皖两省境内沿淮方言语音研究

包邮豫皖两省境内沿淮方言语音研究

1星价 ¥32.4 (3.3折)
2星价¥32.4 定价¥9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5238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28开
  • 页数:307
  • 出版时间:2019-10-01
  • 条形码:9787520352383 ; 978-7-5203-5238-3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豫皖两省沿淮分布的43个方言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得本区域方言当下语音情况的一手材料,运用描写与比较相结合的方法,把淮河作为一个参照,对淮河两岸的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进行比较研究。分析重要语音特征在两大官话方言接触的前沿地带相互推进的过程;利用历时文献材料,勾勒出本区域方言发展线索;结合自然地理、人文背景,探求本区域方言格局形成的原因。主要内容包括:豫皖两省沿淮分布的江淮、中原两大官话43个代表点音系的描写;十二余条重要的语音特征的类型、地理分布情况;沿淮方言微观演变的个案考察,*后讨论豫皖两省沿淮方言分布格局形成与本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及历史移民的关系。

目录

**章 绪论 **节 豫皖两省境内淮河流域自然地理及历史沿革 第二节 豫皖两省境内淮河流域方言概况 第三节 豫皖两省境内淮河流域方言研究概况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材料来源 第二章 豫皖两省沿淮方言代表点音系 第三章 豫皖两省沿淮方言声母特征的地理分布及演变 **节 知庄章组声母读音类型的地理分布及演变 第二节 精组、见系二等字声母读音类型 第三节 疑影母洪音字读音类型的地理分布及演变 第四节 非组、晓匣母的读音类型及演变 第五节 泥来母的分混类型及演变 第四章 豫皖两省沿淮方言韵母特征的地理分布及演变 **节 深臻曾梗舒声韵尾分混的类型及演变 第二节 蟹、止、山、臻四摄合口韵的读音类型及演变 第三节 \"搬一班/官一关\"的读音类型 第四节 前高元音韵母擦化的类型及演变 第五节 中古人声字的韵母类型及演变 第五章 豫皖两省沿淮方言声调的类型及地理分布 **节 声调类型 第二节 古人声字中原官话区的声调分派 第六章 沿淮方言微观演变的个案考察 **节 淮南方言的语音变异 第二节 怀远方言的内部差异及入声演变 第三节 六十年来息县方言的演变 第七章 自然、人文因素对淮河流域方言格局的影响 **节 淮河对本区域方言格局形成的影响 第二节 移民对本区域方言形成的影响 第三节 试论中原官话信蚌片的来源 第八章 基础字音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贡贵训,男,1977年出生,安徽省怀远县人。博士、教授。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湘潭大学兼职硕导。湖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科技学院“英才支持计划”人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等省级以上课题近10项。在《中国语文》、《汉语学报》、《南开语言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博士论文《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曾获评省级优秀博士论文,论著曾多次获得湖南省语言学会优秀成果奖、永州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