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徽下的思考

关徽下的思考

1星价 ¥12.2 (3.2折)
2星价¥11.8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5000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39页
  • 出版时间:2014-01-01
  • 条形码:9787517500018 ; 978-7-5175-0001-8

本书特色

黄埔海关文化丛书编委会编写的这本《关徽下的思考》是黄埔海关文化丛书的论文卷,共收录论文49篇,包括构建大监管体系、海关现代化管理、缉私前沿探索、海关业务研究、加工贸易与保税管理、队伍建设及法制园地七个部分。本书是黄埔海关关员对海关各方面工作所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书中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构建大监管体系”、“海关现代化管理”、“海关业务研究”、“加工贸易与保税管理”、“队伍建设”、“法制园地”等六个栏目, 收录《关于海关监管模式改革的思考》、《论缉私警察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关于海关业务改革整合的思考》等文章。

目录

构建大监管体系
打造三大模块提升整体功能——试论大监管体系下的机制优化/刘广平
关于海关监管模式改革的思考/刘广平
对海关监管的再认识/赖树佳
博弈与通关管理/刘红 陈志云
试论大监管体系下的一般贸易监管机制优化/黄埔新港海关课题组
试论构建海关大监管体系对现代海关制度的新探索/东莞海关课题组

海关现代化管理
海关非执法领域风险特征、成因及防控/李宏桂
海关转变职能重在减权、放权、控权、维权/欧阳晨
试论网络治理模式下的海关基础建设/王茂盛 张远舟 张立华
从三种文明价值理念探索海关现代化建设之路——浅谈《文明与法治》对海关工作的启示/陈继耿
论缉私警察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黄埔海关缉私局课题组
浅论基层海关基础建设/新塘海关课题组

海关业务研究
关于海关业务改革整合的思考/李佩林
全面风险管理——现代海关风险管理的新方向/周运保
强化稽查,保障和促进海关税收/张家珍
刍论有组织走私犯罪/赵星 何琪琳
试论海关统计质量源头控制策略/邓燕飞 彭玉鸽
试论模糊统计理念在海关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张学敬 于勇 许宝
构建海关统计信息公开制度若干问题初探/何成锷
对一般贸易海关监管质量的再认识/周婉虹 黄剑波 黄晓鹏
浅谈关于风险参数提取的实务操作/童顺立
晚清广东沿海鸦片走私与反走私斗争浅析/张雪峰

加工贸易与保税管理
试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海关策略/徐蔚葳
东莞转型的保税物流新增量/武非
试论保税物流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协调发展/何继军 陈鑫
从“东莞模式”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保税监管改革的对策/李永新 郑红芬
对加工贸易扩大内销的若干思考/王茂盛 张明辉 郑宇
我国加工贸易区位分布及梯度转移研究/黎国林
浅析海关应如何通过发展保税物流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邱译娴 夏琳
关于转型期海关促进保税加工发展的思考/黄埔海关保税贸易发展研究课题组
从产业链和供应链角度浅谈东莞地区保税监管模式的发展/太平海关保税监管改革课题组
海关保税监管改革在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驻长安办事处课题组

队伍建设
试论党建文化建设中的信仰问题/宋浩
弘扬先进文化铸造忠诚警魂——浅谈加强缉私警察文化建设/王钟文
激发基层海关非领导职务中年关员活力初探/刘义 徐晓峰 陈腾辉
海关关员核心价值观浅探/陈海勇
基层海关关员职业倦怠症候及对策/李定青
浅谈EAP在海关队伍管理中的应用/叶殉
刍议海关人文关怀的“分众化”视角/顾春龙
加强新时期海关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黄埔海关课题组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路径依赖”破解/黄埔海关学会课题组

法制园地
海关规章中法律责任设定的不足及其对策初探/陈兵封海滨
海关实践行政复议“教示”制度的法律思考/梁争邵蓓
海关行政处罚案件审查方法研究/陈少华
和谐海关背景下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制度之困境与对策/袁炜
关于《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量罚基数设置的思考/余广伟
完善我国海关税收担保制度的法律思考/卢笙
浅析《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规制海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之不足与完善/陈雷
行政强制中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之道/刘学舟
展开全部

节选

  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而针对非执法领域的风险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海关执法、非执法风险管理呈现“单脚跳”的局面。二是内控机制缺失。国家审计署发布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认为,“公共部门内部控制比企业更加薄弱。”海关非执法领域中也存在不少内控薄弱环节,如经费支出、资产和人力资源配置缺乏定额标准,政府采购限额(工程200万元、货物120万元以下)以下无相应制度,信息化系统缺乏有效的安全审计制度等等。三是信息公开不充分。政务信息已经逐步公开,但非执法领域的信息对内公开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仍然处于“保密多、公开少”的状态,难以发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  (四)监督检查不到位  非执法领域职能部门讲服务、抓保障比较主动,也比较到位,但在监督检查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不敢管、不想管、管不了”的顾虑,实际工作中没有把干部监督、财务监督和后勤监督检查摆在应有的位置,缺乏具体有力的措施。目前多数非执法领域信息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记录、核算和统计,缺乏职能监控和预警功能,职能管理部门难以在大量信息中及时发现、纠正问题。督审、监察部门对非执法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较少,重点也不突出。  (五)绩效评估和问责乏力  海关非执法领域相关部门缺乏绩效评估制度和标准,事实上有些非业务工作也难以衡量和量化,不利于绩效考核和责任落实。此外,非执法领域问责中,监察部门往往碍于内部面子或人情关系,或者认为只要未造成重大损失,问责时就网开一面、低调处理。如2007~2008年海关总署下发的审计决定中要求进行责任分析的问题有95个,但14个直属海关仅对15个问题进行了责任分析,追究责任20人次,处理率不到16%。问责不落实以及一些其他原因,造成非执法领域许多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2010年海关总署对非执法领域内控排查表明, 70%,的风险点是制度已经明确,但关员未严格履行相关管理操作规范、未落实各项内控要求产生的。  三、非执法领域风险防控措施建议  非执法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也是可知、可防、可控的。因此,海关应当高度重视,积极防范和有效化解海关非执法风险。  (一)转变观念,树立执法风险和非执法风险共同防范的理念  按照“风险组合观”理论,只有将海关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风险管理,才能避免顾此失彼,因此,对执法与非执法风险应共同谋划、同步防范。在当前形势下,尤其不能对非执法领域的风险麻痹,必须“眼睛向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将非执法风险纳入海关风险管理体系。在教育培训方面,要强化人事、财务、关保、技术和后勤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防范风险的自觉性;在管理体制上,建立健全涵盖执法和非执法风险的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和运作模式;在领导组织上,将非执法领域部门纳入风险管理委员会,实行统一领导、统筹谋划;在运作机制上,建立起对非执法风险进行识别、处置、反馈和绩效评估的闭合回路。  (二)落实要求,积极开展非执法领域内控机制建设  *近,海关总署下发了《海关总署关于加强和完善内控机制的指导意见》(署督发[2010]413号),明确了非执法领域内控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主要方式和实施步骤等。在贯彻落实该指导意见时,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一是“查”。按照财政部统一发布的《内部会计基本规范》等6项内控文件,对财务收支、关务保障、基本建设、政府采购、私货处理和后勤管理等方面,按照业务流程逐一排查,查找内控缺失、衔接不畅、风险集中的薄弱环节和节点。二是“析”。对人事、财务、关保、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违规违纪案件,建立内控情况剖析制度,深入分析问题根源,并认真开展责任分析和追究。三是“纠”。对国家审计、内部监督和排查发现的非执法领域问题,要彻底整改,不留隐患。同时,加大通报力度,扩大影响面,达到“整改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四是“建”。要完善内控制度措施,凡内控缺失造成管理失控的,要建立相应制度;凡原有内控规定已过时或与现行政策法规不符的,要重新修订。  (三)加快改革,完善非执法领域管理体制和工作制度  民主化、公开化和规范化,是海关内部管理改革的方向。一是民主管理。充分借鉴地方民主建设经验,逐步建立起海关民主决策制度、海关民主听证会制度等。按照公共财政改革要求,可考虑推行“参与式预算”,提高基层和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度,推动落实民主理财。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制度,探索开展竞争性选拔、差额选拔等。二是“阳光”管理。信息公开是*好的“防腐剂”。海关除了做好对外公开外,还要做好对内公开,逐步规范党务、关务、财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和时间等,切实保障广大干部职工的知情权。三是规范管理。要以防范和化解非执法风险为目的,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原则,扎实推进非执法领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抓紧对现有制度的清理、补充和完善,建立非执法领域统一、严密和规范的制度体系。以岗位为单元,建立非执法领域岗位操作标准,明确各个岗位工作职责、程序、标准、依据、批注和风险点等内容,规范非执法活动。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