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4090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15页
- 出版时间:2019-10-01
- 条形码:9787101140903 ; 978-7-101-14090-3
本书特色
本书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黄庭坚所有的诗、词、文、杂著,以及相关佛教典籍、禅宗语录)和细致的文本解读为基础,改变泛泛而论的研究方法,企图解决一些重要而实际的问题。 本书分析了黄庭坚佛教信仰的发展历程,深入考察其佛禅思想特点,有助于学界更加全面地了解黄庭坚佛教信仰的整体特色;阐发佛禅文化对黄庭坚思想、文艺观、诗学观以及具体创作的影响,显现哲学进入文学的丰富层次,在内容与方法上,均深化了佛禅思想对文学影响的研究,在佛禅与文学影响研究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一部出自参禅有年而自得其乐者之手的学术著作 以其佛禅中人的特殊性情 发掘黄庭坚其人其诗的禅意真实 感受这位文学大家的佛禅妙思及诗意呈现的兴致
目录
序
前言
**章 黄庭坚学佛参禅的过程及其信仰确立
**节 早年及初仕时期:与佛教的接触期
第二节 大名及留京待官时期:思想的苦闷期
第三节 太和任职期间:趋心向佛的转折点
第四节 元祐京师期间:学佛的深入期
第五节 贬谪黔宜期间:参禅的突破期
第六节 黄庭坚佛教活动及其特点
第二章 黄庭坚的佛教思想及其禅学内蕴
**节 黄庭坚阅读的佛教重要经典及其心得
第二节 黄庭坚与僧人的交游、酬唱
第三节 黄庭坚的佛教思想及其禅学内蕴
第四节 从黄庭坚看儒释道对宋代士大夫人格建构的影响
第三章 黄庭坚的佛禅思想对其诗学观念的影响
**节 文章本心术——彰显创作主体的精神境界
第二节 观化与阅世——独特的观物方式
第三节 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句中有眼的语言艺术观
第四章 黄庭坚的佛禅思想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节 文学意象的禅学内蕴
第二节 以诗说禅与幻出万象:黄庭坚的禅意造境艺术
第三节 茶韵·禅心·诗情——黄庭坚茶诗中的禅思
第四节 以禅入词——黄庭坚词创作的新尝试
前言
**章 黄庭坚学佛参禅的过程及其信仰确立
**节 早年及初仕时期:与佛教的接触期
第二节 大名及留京待官时期:思想的苦闷期
第三节 太和任职期间:趋心向佛的转折点
第四节 元祐京师期间:学佛的深入期
第五节 贬谪黔宜期间:参禅的突破期
第六节 黄庭坚佛教活动及其特点
第二章 黄庭坚的佛教思想及其禅学内蕴
**节 黄庭坚阅读的佛教重要经典及其心得
第二节 黄庭坚与僧人的交游、酬唱
第三节 黄庭坚的佛教思想及其禅学内蕴
第四节 从黄庭坚看儒释道对宋代士大夫人格建构的影响
第三章 黄庭坚的佛禅思想对其诗学观念的影响
**节 文章本心术——彰显创作主体的精神境界
第二节 观化与阅世——独特的观物方式
第三节 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句中有眼的语言艺术观
第四章 黄庭坚的佛禅思想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节 文学意象的禅学内蕴
第二节 以诗说禅与幻出万象:黄庭坚的禅意造境艺术
第三节 茶韵·禅心·诗情——黄庭坚茶诗中的禅思
第四节 以禅入词——黄庭坚词创作的新尝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孙海燕,安徽庐江人,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毕业,现任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佛禅文化对唐宋诗歌的影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共建项目1项。在《文学遗产》《中国文化研究》《学术界》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