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文献
读者评分
5分

敦煌文献

1星价 ¥14.9 (6.0折)
2星价¥14.9 定价¥24.8
商品评论(3条)
戴珍珠***(三星用户)

对敦煌学感兴趣,入手这本作为入门读物。

2024-06-21 14:28:20
0 0
萌二先***(三星用户)

敦煌文献,新编历史小丛书系列,真的非常小哦,货已收到,包装完好,品质满意,非常喜欢,好评,继续关注!

2023-09-21 10:44:2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00041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24
  • 出版时间:2020-03-01
  • 条形码:9787530004135 ; 978-7-5300-0413-5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一本书读懂“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敦煌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敦煌文献发现的经过,以及现存敦煌文献的类别、装帧形式、文本内容、语言文字、收藏情况等。敦煌文献,又称敦煌遗书、敦煌文书、敦煌写本,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指敦煌所出2至14世纪的古写本及印本。总数约6万卷,其中佛经约占90%,目前分散在全世界,如大英博物馆、巴黎国立图书馆、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等。1910年入藏京师图书馆时,只余8000余件,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16000余件。

目录

目 录
**章 敦煌文献的再现与流散
一、敦煌藏经洞的开启
二、敦煌文献的流散与今日收藏简况
三、“敦煌文献”释义
第二章 敦煌文献的形制
一、敦煌写本的装帧形式
二、敦煌文献中的雕版印刷品
三、敦煌文献中的珍贵拓本
第三章 敦煌宗教文献的内容与价值
一、量多质优的佛教文献
二、保存了大量逸经的道教文献
三、可填补空白的景教文献
四、犹如凤毛麟角的摩尼教文献
五、有关祆教的珍稀记录
第四章 敦煌世俗文献的内容与价值
一、堪称字字珠玑的经部文献
二、改变史学研究对象与方法的史部文献
三、包罗万象的子部文献
四、异彩纷呈的集部文献
第五章 敦煌学走过的百年历程
一、“敦煌学”释义
二、中国学界的敦煌学研究历程
三、其他国家的敦煌学研究状况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一、敦煌藏经洞的开启藏经洞的开启恰与八国联军攻打圆明园同时。清朝末年,湖北麻城人王圆箓(1849-1931年)从肃州(今甘肃酒泉)巡防营退役。他无衣无食,又没有什么谋生的本事,着实吃了不少苦。好在他精明顽强,对道教又挺有好感,便很快在酒泉出家当了道士,取法号为“道真”。王道士文化水平不高,道教知识也很有限,出家后依旧四处化缘漂泊,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前后来到了佛门圣地莫高窟。面对这里生动感人的神佛塑像和金碧辉煌的宗教壁画,王道士突然生出虔诚的信敬心,认定此处是栖鹤伏龙之所,立志要在佛窟中光大道教。于是,王道士在位于莫高窟南区北段的,今敦煌研究院编号为第16窟的东侧建起了太清宫道观(即今下寺),开始认认真真地传道募化。那时敦煌民间佛道不分,常常混同信奉,王圆箓又能说会道,远比当地不精汉语的红教喇嘛更能接近世人。因而他到敦煌不久便聚集起了一大批信徒,香火很盛。王道士便开始用募化来的钱在莫高窟“广修功德”:雇人在窟内抄写道经,将某些佛像改塑为道教灵官,打通洞窟之间的隔墙,为登窟巡礼的善男信女修建通道,清理底层洞窟内的积沙,等等,干得十分起劲。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清晨,一个在第16窟干活的雇工杨某工间休息时,用芨芨草引火点燃了一支旱烟,然后随手将燃剩的草茎插进了16窟甬道北壁的裂缝,谁知这根长长的芨芨草却被轻而易举地全部插了进去。杨某急忙敲敲墙壁,回应的声音空洞沉闷,里面似乎是空的!他赶紧将这一意外发现报告给了王道士。王道士沉着老到,吩咐他不要声张,一直等到当晚夜深人静时,才带着杨某悄悄挖开墙壁,找到并开启了密室的封口。这个密室就是后来震惊中外的今编第17窟藏经洞。倾颓泥墙扬起的灰尘尚未落定,王道士便急不可耐地将头探了进去。借着手中昏暗的灯光,发现洞中堆积秘藏的不过是些故纸残画,根本不是他期盼的可以用来达成他修“功德”夙愿的金银财宝。他有些失望了。可是他哪里知道,这些文书画幡的价值远不是金银能够衡量的,乃是千载难得的无价珍宝——这就是泽被学林的以文书为主体的敦煌藏经洞文物!藏经洞的窟门仅高1.8米,宽0.8-0.9米,洞窟内部东西长2.7米,南北宽2.8米,高2.5米,四壁向窟内略倾,容积不足20立方米。它原本是第16窟的一个耳室,开凿于晚唐,*初约为第16窟窟主,中晚唐时期的敦煌名僧洪辩坐禅修行的地方或寺庙的“廪室”(存放粮食的地方)。洪辩去世后便被改为他的影堂(纪念堂),并作了一番布置:在洞窟后部居中设立床座,座上端置洪辩塑像,并将其骨灰用纸和丝棉包好,置于塑像背部的一个小洞中,像后北壁则绘画枝叶相交的菩提双树及侍立树侧的比丘尼、近事女,窟室西壁还镶嵌有唐大中五年(851)洪辩告身碑等。关于藏经洞封闭的具体时间,学界已争论多年,迄今没有定论。由于可确认为第17窟藏经洞所出的文书上题署的*晚纪年为北宋咸平五年(1002),大家推测,藏经洞可能封闭于1002年之后不久的某个时间。关于藏经洞封闭的原因,学界也尚未形成一致意见。有学者认为是当地僧人将无用字纸废弃封销,也有学者认为是当时敦煌人出于对下列某一历史事件的担忧而采取的防患于未然的应对措施:1006年于阗佛教王国灭于信奉伊斯兰教的黑韩王朝;1036年西夏占领敦煌;十一世纪末伊斯兰教东传,哈剌汗王朝大肆毁坏佛教艺术品,等等。总之,大约在11世纪时,出于某种政治原因,或基于某些民俗习惯,莫高窟的僧人把洪辩塑像移到了今编第362窟内,将第17窟改造成了一个图书文物贮藏室,在窟内堆积码放了数万件佛经、道经、社会文书、绢画、纸画、香炉、法铎等经籍文物,然后封严洞口,在封闭处沫上了一层泥,并请人将第16窟全窟,特别是甬道北壁重绘了一层壁画,从而把封堵17窟的痕迹巧妙地遮掩了起来。这样,至王道士发现藏经洞时,窟中文物安然保存了近900年,已经成为无价奇珍。可是,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浑然不知藏经洞文物文献的真正价值,终于给宝藏带来了厄运。

作者简介

杨宝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敦煌文献、隋唐史及古籍版本。出版有《敦煌学目录初探》《敦煌史话》《敦煌沧桑》等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