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意识形态到道德法:齐泽克社会批评理论研究

包邮从意识形态到道德法:齐泽克社会批评理论研究

¥43.1 (7.2折) ?
1星价 ¥43.1
2星价¥43.1 定价¥5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682808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30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66828088 ; 978-7-5668-2808-8

本书特色

本书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齐泽克后现代主义文艺批评研究”和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启动资助项目“齐泽克哲学理论的文学阐释研究”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斯洛文尼亚左翼思想家齐泽克的理论与批评实践引起了中国学界的高度重视。国内学者主要致力于对他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本书则从意识形态和法权批评入手,通过梳理齐泽克的思想谱系,回顾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到弗洛伊德、拉康诸位西方思想家的相应理论建构,挖掘齐泽克表面庞杂的理论深处所蕴含的道德哲学与新人本主义闪光。本书在解读齐泽克思想的同时贯穿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辩证思维,对齐泽克研究及西方哲学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分二章, 意识形态批评和法罪辩证及先验道德法。内容包括: 唯物史观反意识形态 ; “虚构的现实”及其突破 ; 幻象与洞穿幻象 ; 剩余快感及剩余价值等。

目录

序 齐泽克式的戏谑与真诚 导 论 **章 意识形态批评
**节 唯物史观反意识形态
第二节 “虚构的现实”及其突破
第三节 资本主义恋物癖(拜物教)
第四节 幻象与洞穿幻象
第五节 剩余快感及剩余价值
第六节 牺牲
第七节 无神论神学与“基督牺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罪辩证及先验道德法
**节 法罪互生和法罪统一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三个神话”
第三节 “根本恶”与“恶魔之恶”
第四节 先验道德法:从康德到拉康
第五节 纯粹欲望
第六节 死亡冲动
第七节 康德同萨德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剑,湖南武冈人。201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师从杨慧林教授。现为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在《文学评论》《基督教文化学刊》《道德与文明》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主持省级课题“齐泽克后现代主义文艺批评研究”。目前研究兴趣是西哲语境中的老庄哲学,意图从信仰、友爱、权力、性别等方面反思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