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时随事(遗产实践话语建构的中国范式)

包邮因时随事(遗产实践话语建构的中国范式)

1星价 ¥25.0 (6.3折)
2星价¥25.0 定价¥4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819179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65页
  • 出版时间:2019-06-01
  • 条形码:9787308191791 ; 978-7-308-19179-1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从话语研究的理论视角,对我国遗产保 护和利用中“政府 、社会参与”的遗产实践进行 批评话语分析,进而探讨如何建构传播中国经验和中 国智慧的遗产保护和利用话语,提升我国在 遗产 领域的话语权,提升我国文化大国的地位。
该书作者将话语研究的理论原则和视角方法应用 于遗产研究,不仅为遗产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视角提供 了借鉴,而且为话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案例研究支持 。

内容简介

本书从我国具体遗产实践入手, 在遗产运动全球化语境下, 从遗产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实地情况出发, 反思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遗产话语体系, 分析和研究我国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社会实践所处的社会语境、社会现实和遗产的社会实践涉及的利益相关群体等, 揭示中国本土遗产实践话语的细节层面, 并尝试 与西方遗产话语进行跨文化对话。

目录

绪论
章 研究构想的提出
节 遗产实践是建构中国话语的重要资源
第二节 从整理国故、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第二章 话语分析研究方法
节 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方法
第二节 福柯的知识/权力话语分析以及治理思想
第三节 遗产研究的话语转向
第三章 “政府 、社会参与”的遗产社会实践
节 “政府 、社会参与”的遗产实践作为机构话语的建构
第二节 遗产政策作为政府在遗产实践中主体地位的话语策略
第三节 “政府 、社会参与”遗产实践的社会语境
第四章 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社会实践网络
节 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社会实践网络的纵向维度
第二节 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社会实践网络的横向维度
第三节 遗产保护利用的社会实践网络特征:各层级政府各司其职
第四节 遗产保护利用的社会实践网络特征:从单体遗产保护到遗产所在地的空间治理
第五章 遗产社会实践中的语言使用者
节 政府相关部门作为遗产实践的语言使用者
第二节 遗产专家学者作为遗产实践的语言使用者
第三节 社会公众在政府 的遗产实践中的话语表述
第六章 社会参与在政府 的遗产实践中的能动性
节 遗产实践下的社区与社区参与
第二节 我国社会参与遗产实践的现状
第三节 促进社会参与遗产实践话语建构的能动性
第七章 遗产的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治理方式:发展话语与文化话语的融合
节 从经济话语导向到文化话语
第二节 遗产保护话语与经济话语的融合
第三节 破解遗产保护与发展难题:以良渚古城遗址的社会实践为例
第四节 遗产实践是我国政府进行文化治理的一种方式
第八章 提升我国在 遗产实践领域中的话语权
节 提升我国在 遗产实践中的话语权所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遗产专家学者在 “遗产外交”中建构遗产的“中国范式”
第三节 我国历史传统作为提升话语权的重要资源
第九章 结语
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研究的启示意义
第三节 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崇,1980年12月生,浙江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化遗产、文化记忆和话语研究。主持2项杭州市哲社课题、1项余杭区社科联重点课题,参与2项国家社科基金和多项横向课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